怎么样才叫科研能力强?

::: block-1

“时问桫椤”是一个致力于为本科生到研究生教育阶段提供帮助的不太正式的公众号。我们旨在在大家感到困惑、痛苦或面临困难时伸出援手。通过总结广大研究生的经验,帮助大家尽早适应研究生生活,尽快了解科研的本质。祝一切顺利!——时问桫椤

非常感谢各位的点赞关注和转发,你们的点赞和关注是我更新的动力

:::

背景

实验室有一个同学学科理论知识一点也不扎实,基本原理什么的一概不懂,跟着老师的想法做实验,经常被老师夸奖实验做得好,还负责好几个课题;而另一个同学讲起理论来头头是道,他讲的东西甚至实验做得好的那个同学都不懂,但他自己因为拿到了一个不好做的课题实验一直进组不顺利,总是被老师说的一无是处。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样才能正确评估自己的科研能力呢?

难道运气好的人就可以好做实验,不求甚解;而运气不好的人就只能被一次次的批评打击耗光所有的热情吗?

# 不要当真

研一给导师发自己看文献写的小论文,没有回复,石沉大海。

在这石沉大海之前跟师兄说想读博想发论文,师兄鼓励了我,告诉我要更加努力,六月前投出去,我打了鸡血一样拼命写,通宵写。

每次组会汇报完就汇报完了,都是每周闭着眼睛乱汇报,老师几乎不会发表意见,每次叫我去办公室汇报,汇报完了说你先回去,要做的事情我微信发你。老师面对面印象里对我说的话都挺伤我心的,好像没有那种讨论的场景在脑海里,所以后来我养成了逃避的习惯。老师让我理解数据,做了一年的相关性分析(后来另一个老师锐评我70页的PPT看得出工作量很大我很努力但他觉得是浪费时间),老师可能是真正的科研人,确实理解数据这很重要。而我太功利,看着朋友研一发了两篇sci眼红。

研二失恋加受挫在床上躺了半年,老师那段时间前所未有地关心我,回学校准备科研导师布置了一个纯文字没有数据的中文期刊,听说和一个项目挂钩,我心想这种综述高瞻远瞩的战略性文章不都是大佬发的吗,我也配?应该这个项目完成的前提是这篇论文能中,老师说这篇文章大家贡献都是一样的,但是给我一作,我需要感恩,压力是挺大的。我必须感恩戴德地花很久的时间写和投这篇纯中文文字没有模型数据的论文,经常性被说也经常内耗,我那个研一发两篇sci的同学又写sci做实验了,我很苦涩,耗在这篇中文上。

后来研二下学期三月份,我已经写完了一篇sci的manuscript,仿照着别人的论文作了一小点改进,我就是个学术混子,我老师不知道。但我不想石沉大海,我找老师说我想转博我想发sci,老师说我不懂你在着急什么。

我后来又找了两次,老师建议我写一篇中文再写一篇英文,建议我先写中文。

后来那篇sci被搁置,我想先不改了,去写了那篇中文,因为老师甚至把中文论文的提纲都列给我了,我不好意思不写,想着让老师满意中文投出去投英文。

后来中文发给老师后,我经常看着置顶的微信没有弹出红点发呆。

后来主动找我询问我那篇纯文字的文章是否接收了,对几天前发的消息好像没看见。

我主动去办公室找了老师说那篇中文期刊,老师又说我不明白你在急什么,说我没有完全按照提纲的写以后也不需要让他再看,然后让我去找我的师兄和同门检查中文期刊的数据代码,但是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没有查,写完了老师要查了。文章写完了开始查,后来师兄同门看完了问老师,老师不回复了。

后来我转博去了其他组,我问他想给硕士课题画个句号,能不能把论文请老师看了投出去。

老师说自己没时间看,叫我自己投了。告诉我别挂老师名字。

我知道那一刻老师绝对没想到我的论文能中,绝对不可能想到,因为这两年我感觉一直都挺被看不起的。

后来的一天,老师主动给我发消息说,你写论文黄河的数据不要用。当时还没有离开组的我苦笑感慨真实。

后来我一起把研一的那篇也投了出去,我苦笑,自己硕士写的垃圾英文甚至老师都没有看过一眼或者说讨论过一次就投出去了。

没有老师挂名基金挂名的论文很碰壁哈哈哈哈我猜的也大概率是因为我菜,好多人后来质疑我不挂老师,我老师可是很有名的,挂老师我更容易中我不傻。

中文期刊随便投个拉倒了,英文的最初也碰壁最后幸运有个归宿。

后来九月博士入学前就八月给博导做了个实验,博士入学前硕士那段时间没任何事情干,用和第一篇第二篇同样的数据集作为一小部分,又额外找了其他数据发了两篇。

同一个数据集被用了三次,不同的方法,中国气象网和中国水文年鉴的数据。不是老师嘱咐不能用的黄河数据。

后来读博后,转了方向,跨度很大,从气象到管道流体力学,提了北师大的数据,投了一篇。半年给导师干了三个项目的横向。

读了半年

博士的方向也投了两篇,fluent学了很久,也对上了实验。发了一篇流体和数值计算,也学会了一个专业的软件,投了一篇。

都还在漫长的审稿周期中。

后来不知道谁看我论文中了,估计心里很不爽吧,也可能是酸就到处讲我了。

据说我的同门直博传我离开组后仍然用课题组数据,影响了一个博士毕业。他觉得自己可以是一作,不应该是我。还有人说我为啥博士还在做硕士课题,我想说我他妈熬夜发烧39°通宵做横向的博士悲惨生活被你说的这么轻松?文章你写的?但我这些都是听别人传的,可能真相不是这样,就像别人传的我我觉得也不可信。

我觉得很离谱,因为这一路上,我多么渴望自己能够接受我朋友那样的科研训练,但我从来都是在导师眼里只适合发中文期刊的那个。我我这菜的三脚猫的功夫如何能配影响一个博士毕业。

而且我还在床上躺了整整半年,比我的同门少了整整半年的科研时间,为什么这三年他都不发呢?

我只想过好自己的生活,从来不讲别人是非,就连同我的同门直博在第一次组会被发现本科毕业论文数据造假编的,亲口承认,三年里也没有对任何人透露过半个字。

我始终觉得别人的生活与我无关。

我苦涩过。

就像我研一期间石沉大海等老师回复的那些天。

研二期间写完sci感觉老师看不上从办公室走出来的落寞我记得很清楚。

当然这可能是我太敏感。

我撤稿了第二篇后面写的篇,虽然后来博导跟我说返修了,哈哈哈哈哈。

我科研是不是很厉害,厉害到没有人管过我,却能影响一个博士的毕业。

但我当真这么厉害吗?博士混个毕业拉倒,我也不想走科研。

看到差距

新闻联播看过吧,每晚七点播出的那个。很多人都是边吃饭边看。

有的人看个热闹,但有的人看完,却能知道下一个投资的热点。这就是能力的差距。

科研能力强不强,其实有个很简单的办法。给他同领域的一篇文献,让他提出三个里面存在的问题,意思是让他以审稿人的角度,写一个review report。

能力是否强悍一看便知。

很多学生刚开始做实验的时候,喜欢拿着文献当成圣经,别人说的什么试剂,自己抓紧买。以崇拜的角度看文献,水平自然不会高到哪去。

文献本来就是作者在讲自己的故事。为了故事的观赏性,有时作者会故意夸大,有时也会刻意隐瞒。

看到他的不足之处,才是你过人的地方。

工作能力

一个小小的建议,不要认为你见的那些东西是科研。其实那些都不叫做科研,就是灌水而已。那些所谓的实验既不是探索未知世界,也不是出于个人兴趣爱好。完全就是为了生存或者解决某一现实问题而做。从本质上来说,研究植物能不能唱歌,一些探索性生物实验,或者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生活轨迹,都算科研。科研最重要的是科研热情和科研兴趣,科研能力是其次的。

一个很现实的事,大家都是为了过的更好,而做那些自以为是科研的东西,学生为了毕业证,老师为了完成业绩。绝大部分课题组都像你们实验室,老师只想实验早点出结果发论文,对他来说这只是一份工作,对你们来说就是为了毕业。你的老师也知道哪个学生基础好,理论好。但他只想要的是成果,其他他不关心。他从事是的科研工作,他只是一名科研从业人员,而不是科学家。

认清这个现实,对你现在和以后工作都有好处。你把你所面对视为只是一份工作,这份工作和科研一点关系都没有。领导和老师关心的是你的工作能力,而不是其他的东西。如果看其他回答,也都是如此,都是从功利性角度的回答,他们告诉你的都是如何去提高工作能力,而不是科研能力。现实就是如此,你需要提高的是工作能力。

第一层(研一,理解课题):从导师那里接手一个课题,可以自主查阅相关文献,弄懂1. 为什么研究这个(研究目的);2. 大致可能需要用什么方法,以及为什么选用目前这个方法、有什么优劣势(研究手段);3. 这个研究和其他类似探究比有什么独特性(新颖在哪)。具体表现在讲述自己的研究时能说的出xx研究为什么重要,xx结果的意义是什么。当然很多基础研究其实意义是比较虚的–所谓意义其实更多是兴趣驱动的一个“借口”,为自己的工作提供一个自洽的逻辑支撑,不要忘了爱因斯坦的名言: “If we knew what it was we were doing, it would not be called research, would it?” 但是如果一个学生整天觉得自己的研究毫无意义,甚至懒得研究自己研究背后的逻辑,那是非常难以在领域内做好的–其实其他工作也一样,没有内驱力,任何事都很难成功,因此中外大学招收研究生时往往更看中学生的“积极性”,这个可能比纸面成绩还要重要-一个成绩普通但思维活跃积极的学生远远比一个成绩很好但反应迟钝/缺少兴趣的学生好(虽然后者也有极小概率是个天才)。因此如果真的对于科研项目缺少兴趣,最好的选择就是赶紧换导师和研究方向,千万不要勉强自己,以免耽误双方的时间。

如果发生导师对课题或结果非常兴奋,而学生自己完全不明所以一脸茫然的情况,就是典型的课题理解不足的问题,反复多次导师就很容易对学生失去耐心,没有人喜欢单方面输出而没有反馈–而且做为导师面对这种情况还特别容易产生挫败和无力之感–“对牛弹琴”最为致命!当然这也可能是导师自己糊涂没有把项目核心说清楚,不能完全怪学生。但是做为学生如果在导师提出某些想法的时候思路能够很快跟上,甚至补充一些自己的想法(想法本身不一定要多成熟,但能只要证明学生确实理解并开始动脑思考,其实已经是难能可贵了–注意这里主要其实是态度和心态问题),一定会让导师有如遇知音之感,师生关系很可能逐渐发展成为伙伴关系(不过据我观察,这样的学生可遇不可求,这么多年我也只见过廖廖几个人)。

课题理解不足的另一个典型情况就是汇报时罗列研究结果,但是给不出结果的解读,说不出哪里重要,哪里好、哪里不好。研究意义主要来自于文献掌握,门外和门内一个重要别主要在于是不是能很快意识到一个探究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第二层(研二、三,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研究中遇到具体问题一定要先通过查找资料自我分析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案,自己有了一些想法后再去问导师或者其他学长,养成遇到问题先自己动脑子思考的习惯,而非遇到问题就去找学长和导师问–遇到问题立刻就问别人本质上还没脱离上学时的作业思维–不会就找现成答案。这样首先不会因为事先毫无准备导致导师说什么都毫无反应一脸懵逼;其次自己的前期研究思考还可以极大的提高后期请教别人时的交流效率和深度,不仅可能获得更具体深入的指导,还会给别人留下头脑清晰的好印象。

此外就是逐渐熟悉已有的研究套路–绝大部分科研是循规蹈矩缺少创新的,因此只要对文献稍有掌握,对于大部分实验搞清楚下一步该做什么其实是基本技能(可惜即使是这个技能能掌握的研究生也不是很多),这样你和导师的交流水平才能提升,开始动脑筋去设计一些真正新颖的方法。否则总是对下一步研究十分茫然,就只能停留在单纯被指挥的被动地位,而且这样情况久了,不仅导师会觉得非常难受,学生也会因为没有主动性而对研究失去兴趣–主动发现的新东西对学生自己的激励才是最大的,在导师完全指挥下即使做出出色的研究也往往很难自己走远。

此外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前提是一定是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搞清楚为什么这样做经常要比知道应该这样做更加重要!有不少学生照着别人的研究套路做下来,甚至可以发表还可以的文章,但是对背后的原理机制还非常糊涂。所谓缺乏创新能力,经常是对已有的知识是如何获得的缺乏了解。不少“流水线”型研究把科研做成了填空题,一个套路里面就是换个对象,这种模式很容易制造实验技术过关但科研能力不足的学生。

(如果一个学生能够在提出问题的同时,先表达一下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然后再问导师的看法,不管这个学生的理解和方案的对错,都绝对能让任何导师一见倾心。相反如果一个研究生遇问题总是自己不假思索地询问别人,而别人讲解时又一脸懵懂,会让周围的人感觉这个人不仅不聪明而且很懒惰,久而久之别人也会对此人产生反感。一开始别人可能出于好为人师的原因有耐心解释,但这种没有收益单方面输出式交流是无法持久的–人都希望自己的付出有回报,都希望可以通过交流让双方都有所收益。如果发现周围的人普遍对自己的问题不耐烦,就需要好好反思自己是不是思考的太少导致交流水平太低。)

第三层(博士中后期,发现新课题并独立研究的能力):通过阅读文献和科研实践学会自己发现新课题,分析可行方案,自主寻找资源,与导师逐渐成为合作者,利用导师的资源和智力帮助自己完成实验。

导师也是人,和所有“领导”一样,喜欢的是不用操心自己就能干活的员工。同时人与人的交往也是一样,要想真正获得平等的尊重,就需要有接近的实力。当年就亲眼看到一个中国的博后和自己的导师–后来的诺奖得主–因为实验设计争吵,导师认为那个实验能做,博后觉得就是没法做,后来博后还吵赢了–现在这位博后已经是教授了。做到博士后期或者博后,如果还没有达到和导师在课题上可以对等交流的水平其实就是不太合格的–导师可能见识更广博,但是在具体的课题上博士后期应该比导师对课题的理解更深。

总之,科研的核心能力首先是文献掌握,进一步是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最后是建立对领域的大局观和研究品味:分辨哪些问题才是值得研究的。而博士训练的最终目的是学会自己独立的开展新研究的能力。

PS,在圈子里呆了20多年(包括在美国十多年),就我个人观察,美国top20以上的大学里面大概有60-70%的博士能基本做到上面这三层,国内清北博士大概有30-50%,其他华五之类的研究生大概15-30%能做到。(当然从基本做到到做好,还有不小的差距,而且科研和其他领域一样,成功不仅需要实力还需要机遇。)

这里必须强调国内做好的研究生比例少,主要倒不是中外科研整体水平的差距大–近些年国内外研究水平差距确实是越来越小了,而主要是因为国内lab的学生人数太多–国内lab的人数一般比国外同类型相似产出的lab多2-3倍,而越是大lab越是容易良莠不齐(2-8定律越明显,这个是全世界通用的),相反国外因为人力成本太贵,lab人数一般比较少,因此每个研究生获得的指导和资源投入都会更多–大多数普通大学的实验室往往只靠2-3个研究生维持(当年我读博士的系有20来个教授但一年只招3-4个phd,这还是美国科研投入最高的几个高校之一,我认识不少教授经常几年都招不到一个phd,因此欧美单个的博士个人平均资源投入一般来说要远比国内博士多)。但也正因为如此,能在国内做的出色的博士一般的能力都是很强的–因为基本都靠自己打拼出来。就我个人观察,近些年能在国内做出头的学者的能力水平并不比国外回来的差,甚至更高。

当然过去几十年的中国科研平均水平确实不高(总体成才率比较低),博士培养的要求也相对偏低,整体水平还是和国外有不少差距–美国博士不仅招收门槛高人数少而且毕业要求也较高,美国博士里面没有完成学位的比例高达50%,也就是有一半的博士研究生最终没拿博士学位(这是美国高等教育年鉴的统计数字)。不过目近几年国内科研水平突飞猛进,博士毕业要求已经越来越高,已经很有接近美国的趋势了–因此未来在国内拿博士学位也会越来越难。

国内的博士招生多,同时高校招PI的人数也多,本质上确实有广撒网的问题,导致目前国内博士的平均水平确实尚不如欧美,而高校青年教师竞争也更激烈,但问题的本质其实还是中国人多,产业相对落后没法有效吸收高学历人才。其实要提高博士水平,避免过度非升即走,在招人的时候门槛提高就完了,类似美国医学院法学院,就是严格控制人才供给。但如果那样现在90%的读了研究生抱怨工作不好找或者被非升即走淘汰的人恐怕一开始就连入行的机会都没有。一个人是应该一开始就被淘汰,还是自己有机会尝试了之后再被淘汰,还是见仁见智吧。

最后再跑题几句,科研从本质上说要由兴趣驱动,如果你从小就对很多事物怀有好奇,并且能从发现背后原理的过程中获得快乐,那么科研可能是一个适合你的选择,而你其实也会比较容易做到以上的所有内容,因为产生好奇/问题并试图寻找问题的答案已经是你的习惯和本能。反之,如果你本来就对探索未知的东西没有什么兴趣,那就实在没有必要在科研这个东西上浪费个人的生命,因为科研本质上是一个单纯考虑从个人的投入产出角度看非常不合算的行业。全世界都是如此,任何国家的科学家整体都不算是那个社会同等学力的高收入群体,欧美博士去公司要比去高校至少多1.5-2倍的工资,而且工作压力也比在高校要小很多!是真的活少钱多。选择科研这个行业如果不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后面会越来越痛苦,换一个更适合自己的行业才是对自己负责的选择。

另外指导一个非常努力但是对科学本身缺少兴趣的学生让导师也很难受,大多数科研对智力天赋要求真的不算很高,就我观察多数看似努力但做不好的人主要是因为心思并没真的放在研究上–不少人看似卖力做研究但其实不动脑子,本质原因并非是智力不足而是不够用心(我感觉这类学生在中国的比例远远高于国外,学会了一些研究套路并发表了论文,但是对研究的理解相当肤浅的人其实非常之多)。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对于多数具有平均智力水平以上的本科生,所谓科研能力的瓶颈其实往往在于科研的兴趣,而非科研的知识和技术。

  • 6
    点赞
  • 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