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包络追踪技术:从原理到实现

ET包络追踪技术

第一章 ET包络追踪技术:从原理到实现



前言

随着5G/6G技术的普及,无线设备对射频功率放大器(PA)的效率要求愈发严苛。以智能手机为例,其射频前端(RFFE)功耗占比超过40%,而PA的功率附加效率(PAE)直接决定设备续航能力


一、ET技术基础

1.1 定义与原理
ET包络追踪技术是一种通过动态调整PA的供电电压,使其随输入信号的包络变化,从而使PA在不同功率水平下都能保持高效运行的技术。其核心原理在于,通过实时监测射频信号的包络,并据此调整PA的电源电压,使PA始终工作在最佳效率点附近。

1.2 技术背景
ET技术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由Loy E Barton提出,旨在解决高功率调幅广播发射机的能源问题。然而,直到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和基站对高效电源管理的迫切需求,ET技术才得到广泛应用。

二、ET技术实现

2.1 系统架构
ET系统主要包括射频信号发生器、包络检波器、包络整形器、ET电源调制器和功率放大器(PA)等组件。射频信号经过包络检波后产生包络信号,该信号经过整形后输入到ET电源调制器,产生随包络变化的供电电压,供给PA使用。

ET系统架构图

2.2 关键技术
2.2.1 包络检波与整形
包络检波器用于从射频信号中提取包络信息,该信息随后经过整形处理,以符合ET电源调制器的输入要求。整形过程可能包括非线性处理,以优化PA的整体性能。

2.2.2 ET电源调制器
ET电源调制器是ET系统的核心组件,负责将整形后的包络信号转换为随包络变化的供电电压。该调制器需要具有高带宽、低噪声、高效率等特性,以满足PA的动态电压需求。

2.2.3 同步与延迟匹配
ET系统中,射频信号路径与包络跟踪路径之间的同步至关重要。任何延迟不匹配都会导致功率损失和信号失真。因此,需要通过延迟匹配技术确保两条路径的严格同步。

最后能实现给PA供电的Vcc电源的大小与射频信号的功率值能同步契合,达到既不损害射频信号信息,又省电的目标。

三、ET技术的优势

3.1 显著提升PA效率
通过动态调整供电电压,ET技术能够使PA在不同功率水平下都保持高效运行,显著提升PA的平均效率。相比传统的固定供电方式,ET技术可将PA效率提高一倍以上。

3.2 降低功耗与延长电池寿命
由于PA效率的提升,移动设备的整体功耗显著降低,从而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这对于智能手机等电池供电设备尤为重要。

3.3 改善信号质量
ET技术通过优化PA的工作状态,减少了非线性失真和带外噪声的产生,从而改善了射频信号的传输质量。


总结

ET包络追踪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电源管理技术,在提升射频功率放大器效率、降低功耗和延长电池寿命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然而,其技术实现复杂度高、成本控制难以及兼容性与标准化问题仍需进一步解决。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ET技术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坐忘行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