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网站“社会化”的5点建议 及 社会化媒体中最常见的五种异常情绪

怎么让我的网站变得“社会化”一些?是不是用个uchome搭建一个“家园”就是社会化了呢?这是我经常听到的一些问题,我从年初开始一直在关注社会化设计方面的东西,最近和一帮兄弟姐妹一起在翻译社会化设计方面的模式,下面是是我对网站“社会化”的一些看法,希望对大家有用:

1 内容为先,给用户一个来你网站的理由。

之前我一直在强调一个网站内容的重要性,不管什么网站,要变得社会化,第一步还是要从内容入手,想想自己为什么喜欢去豆瓣,为什么喜欢去开心网,并不是因为上面有一些“社会化”的功能,而是上面有你需要的内容,社会化网络是关于人的,所以这里的内容不仅仅指传统的内容,而是指“人以及他们之间的交谈”。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网站上增加一个用uchome搭建的sns就是社会化,而不是从人和他们之间的交谈出发的话,那么没有那个用户愿意来你网站建立自己的个人主页,创建一个群组,用户需要的是和其他用户“交谈”。

2 给用户一个树立自我品牌(网络名片)的方式,并且方便其他用户辨认。

这里的网络名片简单的说是一个头像,下面这个图片,我不用解说,大家也知道他是谁。

不管这个用户在网站上做什么,这个网络名片都应该跟随着,而不光光是他的一个用户名而已。一张网络名片应该是这个用户的个人主页的精粹,上面应该记录用户的对社区的贡献,比如上传了多少照片,发布了多少评论,有多少好友,正在用哪些服务和功能。

Friendfeed riendfeed上的用户名片

3 让用户有事情可以做。

如果你的网站用户可以做的事情还停留在让用户浏览内容注册(登录)之后发表内容上,那么确实要考虑引进更多的事情了,一个社区型网站的用户可以分成下面几大类:

–浏览者(占绝大多数,根据90-9-1原则,这个群体占90%)
–私利者(愿意为自己的“私利”而做一些事情,比如看到好玩的东西和朋友分享,订阅RSS,这类型的用户将越来越多)
–评论者(包括打标签,评价一个东西有用或者没用,就某个文章或者图片发表一个评论)
–偶尔贡献者(9%左右,)
–重度贡献者(这是一个用户自产生内容的网站的内容创造者,绝大部分内容都是由着1%的用户贡献的)

而一个网站要变得“社会化”,最大一点就是要增加中间三种类型的用户可以做的事情,减少他们的参与成本,让他们能方便简单的做一些事情,而不是在用户分享一篇文章或者评价一个照片的时候让他注册登录,要知道有时候注册和登录并不能就从此绑着用户。

4 建立线上和线下的连接桥梁。

如果用户能把在线社区融入现实生活那是最好不过,一个良好的在线社区中,用户之间都是各自熟悉和认识的,网站应该提供一些工具和功能让在线社区融入到线下活动,这样不仅能增强用户之间的交流,也增强了用户对这个网站的粘性,会把这个网站当成一个线下活动的线上据点。豆瓣的同城活动,逐渐成为我寻找同城活动的一个重要工具,而每当我想找点活动参加下,我就会想起这个豆瓣同城。

5 让社区成员来管理社区。

–对社区实现轻度管理,不能硬性规定社区中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社区是大家的,在社区运营中,需要更多倾听用户的声音;
–社区的内容的好坏由用户靠社区的智慧来判定,而不能太依靠编辑,提供给社区用户一些举报垃圾内容的功能;
–网站运营者不能以管理者的身份参与到社区中去,而是以“榜样的力量”参与到社区中去;

–社区的声誉系统也是很重要的,对贡献者一定要有鼓励,这个不能简单的是靠积分去体现,要建立符合自己社区习惯的用户声誉系统。



原文:Top 5 Social Network Disorders
译者:Logan
本文链接:http://www.socialbeta.cn/articles/sm_top5_disorders.html

本文编译自PCWorld的“Top 5 Social Network Disorders”,作者讨论了在社会化媒体中经常出现的5种异常情绪,包括 微博单相思、新鲜事强迫症、地盘争夺、习惯性评论、信息厌烦。这些异常的心理状态和情绪,让用户在社会化媒体中出现了很多非理性行为。你是否也有类似的情绪和习惯?或者你有一些其他的发现?欢迎与我们讨论。Logan

诚然,SNS的出现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件好事。事实上,社会媒体甚至可以改善人们的健康。但是最近我发现由于近些年对于社会媒体的使用,自己出现了一些异常的情感和心理状态。

1.微博单相思(原文使用Unrequited Twitter Love)

写一条很好的Tweet或者更新了你的Facebook状态会让你情绪不错,但是如果没有任何人回复、likes、响应或者转发,你的好情绪会消失的。这种无响应的微博之爱(或者可以说是孤芳自赏^_^,译者注)就像是你周五的晚上守在电话机旁,等待着你的男朋友或女朋友打电话给你。现在,你就在微博上不停的刷新界面,哀叹“为什么没人理我?”这种情绪只能被它的对立面(作者称之为Sally Field-like Twitter Love,Sally Field是一个美国女演员,译者注)所抵消,这种对立的情绪通常是“有人转发我的消息了! 他们喜欢我! 他们真的喜欢我!”

2.新鲜事强迫症

为了发现每个人在说什么做什么,你会持续的检查微博中的新鲜事。并且,你会上下翻页到你上一次检查的新鲜事,以保证你没有错过什么重要的消息。 比如,当你的鼠标放在了页面的底部,你会有一种强烈的意识去向上滚动页面,查看最新的动态。

3. 地盘争夺

用户通常都有持续登录Foursquar、Gowalla 以及Facebook地理服务的心理需求,并不是因为想要告诉朋友他们在哪,而是为了保护自己在某一地盘上的mayor地位不被他人取代。(在类似Foursquare的地理服务中,你在某个地方check-in多了,就会成为那个地方的mayor,译者注)同时,对于那些没有成为mayor的用户,他们也会努力去从现任的mayor手中夺取这一称号。如果你因为经常忘记check-in而让自己没有机会成为你所在的办公室或者咖啡馆的mayor,沮丧感将随之而来。

4. 习惯性评论

你感觉有义务去对于其他人的状态更新、微博或者博客添加一些毫无意义的评论,比如 “我同意!”、“我喜欢!”。 你这么做,只是为了让别人感觉到你关心他们,或者你在寻求别人对你的关注。这种心理状态的受害者通常是青少年,但我们也发现了来自更年长用户的案例。这些受害用户快速的追踪并评论其他人的几乎所有的信息。最严重的受害者甚至会评论那些与他们不相关的名人甚至组织的状态更新。

5. 信息厌烦

当你阅读某个朋友的更新状态或者tweet,并且你对于这些信息并不关心,从而没有任何响应或表达任何情感。并且,你可能对于这些无关信息产生怒气,不明白“为什么我要关心某某人是否晒伤了?”这一症状的受害者最显著的表现就是加入了那些声称“删除所有来自’FarmVille’(Facebook上的开心农场)请求”的小组,告知你的朋友和follower你没有时间去看其他每个人的更新。当然,大量的用户对无关信息产生厌烦的同时,也造成了他们朋友和follower的“微博单相思”。

以上是作者总结的在SNS上出现的五大反常情绪。您是否有类似的症状或者有其他的看法呢? 欢迎与我们交流。我们欢迎任何评论,甚至是那些来自有“习惯性评论”倾向的用户。:-)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