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本文根据《爱的艺术》- [美]艾西里·弗洛姆做读书笔记。
强烈吐槽 人民文学出版社 刘福堂 的翻译版本,太多内容完全不通顺,就像把英文句子逐词翻译一样。
推荐 上海译文出版社 李建鸣 的翻本
1. 爱是一门艺术
-
爱是一种能力,如同音乐,绘画,木工或者医疗一样,需要掌握理论、掌握实践、并为之努力。
-
爱的谬误一:认为爱的问题是一个找正确对象的问题。有了正确的对象就有爱。只爱他的对象,而对其他的人无动于衷。
-
谬误一忽视了爱本身的意义。爱不是同一个特殊的人的关系,而更多的是一种态度、一种倾向,一种可作用于身边一切事物的能力。如果一个人只爱他的对象,而对其他的人无动于衷,他的爱就不是爱,而是一种共生有机体的联系或者是一种更高级意义上的自私。认为只要找到合适对象就有爱,就如同不学习绘画的基本功,认为找到合适的模特就能画出佳作。
-
爱的谬误二:由谬误一引发的,认为爱情关系也遵循等价交换的基本原则,爱情就是一笔买卖,对方值不值得我追求、对方会不会看中我。物质上、相处上,毫无摩擦的伴侣被奉为是理想的结合。为了使自己值得被人爱而采用许多方法获得世俗的成功,以赢得人心和对异性有吸引力。
例如将好的爱情看作是合作关系,一个丈夫应该理解他的妻子,并是她的帮手。他应该赞赏她妻子的新衣服,也要称赞她做的饭菜。而每当丈夫疲劳不堪、怨气十足地回家来时,妻子则应该体谅他。如果丈夫忘记了她的生日,妻子不应该生气,而应该通情达理。
-
谬误二敬如宾客的关系,实际上是通过尽力使对方舒适,保护自己免遭孤独感的侵袭,将两个人的自私看作是爱情和信赖,这两个人一辈子都会互不了解。
-
爱的谬误三:将相互陌生的人破除分隔,相许对方,融为一体时的入迷和疯狂看作是爱。而这只证明了这些男女过去是多么地寂寞。
2. 爱的理论
2.1. 爱是人类生存问题的解答
- 人意识到面对社会和自然的威力自己的无能为力——这使他产生孤寂的存在,孤寂感是每种恐惧的根源。因此实现与人类共同体的结合、把人类、家庭和社会集合在一起是人内心最强烈的追求,这是人类的最基本的要求。
- 如何克服孤寂感?人通过祭人或军事掠夺、奢侈享受、清教徒式的节制、狂热的工作、艺术活动和创造性的劳动等作出自己的回答,构成了一部人类历史。
- 克服孤独感的方法之一是(集体)纵欲,在短暂的极度兴奋中世界消失了,因此隔绝孤独之感也会消失,但清醒之后他们的孤独感反而加剧,因此要不断重复。
意思是纵欲让人忘记了现实,忘记了要面对的问题
- 克服孤独感的方法之二是同一组人保持一致,形成国家、教派。通过失去个性、消除差别、将人原子化、资本化,所有人的娱乐、机械劳动、情感等都被标准化、限制在一个已知范围内,来获得安全感,并促成了今日“平等”的概念。这种方法虽然持续时间长,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来看是互为陌生的,是自动机器之间的关系。
- 克服孤独感的方法之三是爱,分为成熟的爱和不成熟的爱。
- 不成熟的爱是指共生有机体的结合。消极形式是服从,服从他的保护者,屈服于命运、疾病、音乐、兴奋、享受,不作任何决定和冒险,不孤独但无法对生存问题做出独立、自由的回答。
- 不成熟的爱的积极形式是控制,通过命令、利用、欺压对方使自己摆脱孤独、身价百倍,但仍离不开自己的崇拜者,依然不是独立、自由的。
后文将反复提到不成熟的爱,其本质就是服从和控制
- 成熟的爱能够保留自己完整性和独立性的条件下,与他人合二为一。
后文重点介绍成熟的爱。
2.2. 爱的元素
积极与消极
-
积极是指主动、意愿,内心自由和独立。是一种占主导地位的生产性倾向,我是行动的主人,认识到行动的意义和必要。在积极的情绪支配下行动,就是情绪的主人。
-
消极是被动,受外力驱使,是受苦的人,不了解动机而去行动
-
美德、欺骗、妒忌、创造、野心和每种形式的贪婪是积极的。被迫、受苦、遵守、顺从、从众、忍受都是消极的
-
具备积极性能够克服他的依赖性、自恋性,以及剥削别人的要求,并能找到对人性力量的信赖以及达到目的的勇气
成熟的爱是一种积极的“给”
-
爱不是关系,不是一种消极的冲动情绪,是性格上的一种倾向,是一种积极的给予的态度,是积极追求被爱人的发展和幸福。这种追求的基础是人的爱的能力
-
具体而言,给是一种积极地给予,同别人分享他的财富、欢乐、兴趣、理解力、知识、幽默和悲伤——一切他身上有生命力的东西
-
“给”是力量的最高表现,恰恰是通过“给”,我才能体验我的力量,我的“富裕”,我的“活力”,我的自我价值感。因为我的存在让我所在的世界变得更好,是我让我周围的人和事更加符合我的价值观。因而我变得欣喜万分。
-
给不是为了得,不是为了交换,也必然不是痛苦的。害怕受到损失的吝啬鬼,不管他拥有多少财产,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他是一个贫穷和可怜的人
付出不是为了回报,是为了让对方更加完美,我能感到我是有价值的
被讨厌的勇气:人生观
- 给在提高自己生命感的同时,也会提高对方的生命感,你会得到对方身上所唤起的有生命力的东西。所以给的同时也使接受者也成为一个给的人
- 教师向他的学生学习,演员受到观众的鼓舞,精神分析学家通过治愈他人的病而治愈自己的病
- 因此只能用爱去换爱,用信任换取信任。如果你想欣赏艺术,你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
- 如果给没有唤起对方的爱,这样的爱就是不幸
关心
- 爱情是对生命以及我们所爱之物生长的积极的关心。如果缺乏这种积极的关心,那么这只是一种情绪,而不是爱情
责任
-
责任是一件完全自觉的行动,是积极的,是对另一个生命表达出来或尚未表达出来的愿望的答复。“有责任”意味着有能力并准备对这些愿望给予回答。
-
一个爱的人的回答是,我兄弟的生命不仅与他自己有关,而且也同我有关。我应对其他的人负责就像对自己负责一样。
尊重
- 尊重是指有能力、实事求是地正视对方和认识他独有的个性。尊重就是要努力地使对方能成长和发展自己
- 尊重决无剥削之意,接受他本来的面目,而不是要求他成为我希望的样子
了解
-
了解对方是尊重、关心和责任心的基础
-
在爱情中,通过积极深入对方、人与人的结合,我们认识对方,认识自己,认识所有的人,了解内心最深处的秘密。这是心理学的渊源
-
必须客观地去认识对方和自己,以便使自己能够看到对方的现实状态或者能够克服幻想。只有客观地认识一个人,才能在爱中了解他的真正本质。
-
关心、责任心、尊重和了解是相互依赖的。在成熟的人身上可以看到这些态度的集中表现。
2.3. 爱的对象
注意下文中提到的“母爱”、“父爱”、“母亲”、“父亲”不是指妈妈、爸爸这两个现实角色,而是指两种爱的形式。爸爸身上也可以有母爱,妈妈身上也可以有父爱。
博爱
- 博爱是对所有人的爱,对周围人的爱,爱人如爱己,特点是博爱没有独占性。
- 博爱的基础是认识到“我们是兄弟、我们是平等的”。要深入了解他人的本质、共性,而不是停留在表面——仅仅是智力、才能上的差别。
魏尔曾经很优美地表达过这种关系:“同样的话(即丈夫对他妻子说“我爱你”)可以是很一般的,也可以非同一般,这要按说这些话的方式而定。说话的方式则取决于这些话发自内心的深度,而不取决于个人意志。在双方息息相通的情况下,这些话会触动对方相等的内心深度。所以一个有能力区别的人就会听得出来这些话的份量究竟有多大”。
当你发自内心的去爱另一个人时,是因为你看到了你们之间的共性、共同点,而不是你们之间的差别、矛盾点。
-
差别、互助并不意味着一个人弱小,另一个人强大,自力更生,走自己的路的能力是普遍的持续状态。
-
因为利益而去爱他人不足为奇。只有爱那些与个人利益无关的人时,人开始发展他的博爱。例如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产生同情。
母爱
-
母爱是无条件的,是安全感的,是被动的,是消极的。母爱不需要用努力去换取,但也根本无法赢得,无法被唤起
-
母爱对孩子的肯定应包括两方面:1. 抚育生命的成长。2. 使孩子具备爱的能力。
-
母爱最值得赞美的东西是指:母亲对孩子的爱不是基于对弱者的权力欲和占有欲,也不仅仅是基于动物本能,而在于母亲的爱的能力,即她一定会促成一个完整的、独立的生命,促成母亲与孩子的分离,这种给比得使她更幸福,使她的生活产生新的意义,进而促成上述母亲对孩子的肯定
-
所以检验母爱的试金石是:愿不愿意忍受同孩子的分离,以及在分离后能不能继续爱孩子。
-
对孩子而言,母爱是“我被人爱,原因是我长得可爱、我是母亲的孩子、我孤立无援。”更确切的表达是:”我被人爱是因为我是我。”
-
孩童式、不成熟的爱是:我(需要)被人爱,所以我爱人
-
进入少年时代的儿童最终会克服他的自我中心阶段:他人的要求比自己的要求更为重要,给比得更能使自己满足,爱要比被爱更重要。
-
成熟的爱是:我爱人,所以我(需要)被人爱
-
母亲是我们的故乡,是大地和海洋,无条件的母爱是每个人最深的渴求。所以通过努力换取的爱往往会使人生疑,害怕爱会消失,认为我不是被人爱,而是被人需要而已。
父爱
- 父爱是有条件的爱,是纪律、秩序和指引,“你符合我的要求,所以我爱你”。与母爱不同,父爱是受努力支配的,辜负就会失去、努力就可以赢得
- 一个成熟的人他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母亲的良知对他说:“任何罪恶都不会使你失去我的爱和我的祝福。”父亲的良知却说:“你必须改变自己,这样你才能得到我的爱。”
性爱
-
阳性的特点是渗透、指导、积极、守纪律和善于冒险,而阴性则具有接受、保护、求实、忍耐和母性的特点
-
阴阳两极在每个人、每个动植物,基本作用的对立之中,只是侧重不一,有的阳性特点多,有的阴性特点多
-
在堕入情网的爆炸式强烈感受下,两个人之间的所有隔阂似乎都消失了,此时人们认为陌生人已成为亲密的人,因此不需要作出努力真正地接近对方。按其本质这种突发的强烈感受是注定短命的,因为这种快速“了解”实际上只了解了人的表面,而没有深入内心,不是真正的接近,两个人之间的障碍并未被真正克服。这不是爱。
-
性要求、讲述生活、叙述恐惧、谈出自己的幼稚等看似亲密的表现,都可以克服人与人之间的隔离、消除对孤独的恐惧。但若不以爱为基础、没有博爱的成分,实际上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占有欲、被占有欲、虚荣心以及破坏心。这种吸引在一刹那会造成两者结合的幻觉。这种“亲密”会看不到对方,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消失,最终双方依旧是陌生的,又要在另一个人身上寻找新的“亲密”,如此往复。
一些夫妇常常感受到的相互之间的那股不正常的吸引力:那就是只有当他们一起睡觉或者发泄了相互的憎恨后,他们会突然感到两个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
性爱的独占性不是指只爱对方而不爱他人,这样的二人依旧是孤独的、恐惧的。性爱的独占性在于:我只同一个人完全的融为一体,在日常生活的全部范围内排斥他人。
-
对人类的爱是对一个特定的人的爱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通过爱一个人,进而爱全人类。
-
从我们都是一体的意义上来看,人就其本质来看都是一样的,我们从博爱出发爱每一个人,所以爱谁原则上没有区别,爱情只是意志的行为,爱谁、与谁缔结是一项决定、诺言,意志能够保证爱情的继续存在。但从我们是不一样的角度出发,性爱就要求具有特定的、完全是个性的成分,是两个特定人之间的吸引力,爱情是一种自发的、无法控制的感情反应,是自由意志的沉沦。实际上二者都是正确的,性爱既有理性的成分也有感性的成分。
所以说爱情既需要理性的判断和诺言,也需要二者之间的特殊感情
-
“爱情病理学”中的神经机能病态爱情思想:人在爱情上的基本要求是“结伴”思想,认为爱情关系也遵循等价交换的基本原则,物质上、相处上,毫无摩擦的伴侣被奉为是理想的结合。实际上是双方通过尽力使对方舒适,保护自己免遭孤独感的侵袭的自私,这两个人一辈子都会互不了解。
-
神经机能病态爱情思想的基本条件是:牢牢地抓住父亲或母亲的形象,并把他儿时对父亲或母亲的情绪在成年后都转移到对方身上。
-
如果男子始终停留在同母亲的联系上(缺乏父爱),他们始终感到自己是孩子、需要母亲保护、母爱、温暖、关怀和欣赏,因此成年后他需要他的妻子身上无条件的母爱。他身上可看到很强的虚荣心和没有完全暴露的远大志向,他待人和蔼可亲、温文尔雅以获取欣赏和爱,他们的目的是被人爱而不是爱自己。
妈宝男
-
如果男子始终停留在同父亲的联系上(缺乏母爱),他的生活目标就是要使父亲高兴——如果他做到了,他就感到幸福、满足。但如果他做了错事,他就感到空虚、被唾弃。因此成年后他会倾向于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他的妻子,像父亲对小姑娘那般,有距离的、流于表面的敷衍以求婚姻的稳定,但其内心实际上是对对方的轻视。
-
如果父母互不相爱,家庭气氛”规规矩矩”(假性亲密关系),同时子女同父母没有很多接触,子女永远不知道父母的感受和想法,最后完全隐退到自己的小天地里去。成年后,他们也会回避,内心不断滋长恐惧以及在这个世界感受到无信赖,最终导致被虐癖。他们常常愿意同他们的伴侣吵闹,只有这样才能够使他们暂时失去紧张和恐惧的感受
-
偶像化、崇拜化的爱情。他所爱之人被当做一切爱情、光明和祝福的源泉而受到他的崇拜,他失去了对他自己力量的觉悟,在被爱者身上失去自己,而不是找到自己。但是从长远来看,不可避免地出现失望,只能再寻找一个新的偶像
-
将现实的爱情推移到过去、未来、赋予代用品,通过幻想、消费使对爱情、人与人结合和亲近的向往得到满足,这是他们体验爱情的方式。但如果爱情成为两个真实的人之间的一种当下的现实关系——他们就僵化了。这些抽象的和异化的爱情形式其作用就和鸦片一样,为了减轻现实、人的孤独和与世隔绝所带来的痛苦。
二次元、爱情影视剧的沉迷
- 将自己的问题投射到伴侣、孩子身上,他们感到没有能力赋予自己生活的意义、回避自己的问题,从而把注意力放到“所爱者”上,但这必然造成失败。原因一是每一个人的生存问题只有自己能解决,而不能通过一个代理者。原因二是伴侣or孩子将无法解决他们自己的生存问题,还要满足对方的投射,以缓和父母之间的紧张关系。
这些父母常使用的理论就是为了孩子不愿离婚。但深入的调查结果表明:在这样的“共同的家”中笼罩着的那种紧张和不幸的气氛往往比公开的决裂对孩子的损害更大,因为公开的决裂至少表示一个人有能力通过一项勇敢地决定来解决无法忍受的家庭关系。
-
一个经常出现的错误幻想:认为爱情必定意味没有冲突。他们认为争吵都是毁灭性的,实际上只是对一些小事产生分歧,本质上是无法澄清或无法解决的。这些小事掩盖了真正的冲突。真正的冲突是人的内在现实并能在人的心灵深处体验到的冲突,这绝不是毁灭性的。这些冲突会得到澄清、带来净化,令双方能变得更有知识,更坚强。
-
爱情只能产生于这样两个人中间,这两个人都从他们生存的圈子里跳出来并互相结合,同时他们每个人都又能脱离自我中心去体验自己。只有这种“中心体验”才是人的现实,才是生活,才是爱情的基础。这样体验到的爱情是不断地挑战,这种爱情不是避风港,而是一种共同的努力、成长和劳动。如果两个人能从自己的生命的本质出发,体验到通过与自觉地一致,与对方结成一体,而不是逃离自我,那么在这样的基本事实面前,就连和谐、冲突、欢乐和悲伤这样的东西也就只能退居第二位了。“爱情的存在只有一个证明:那就是双方联系的深度和每个所爱之人的活力和生命力。这也是我们所能看到的爱情的唯一成果。”
自爱
-
对人类的爱是对一个特定的人的爱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通过爱一个人,进而爱全人类。如果他只爱别人不爱自己,那他就是没有能力爱。爱别人和爱自己不是两者择一,恰恰相反:一切有能力爱别人的人必定也爱自己。
-
爱自己和爱别人没有区别。自爱也是自己对自己的创造力、贡献力的表现,包括对自己的关怀、尊重、责任心和了解诸因素,对自己的生活、幸福、成长以及自由的肯定。这些都是以爱的能力为基础的。
-
利己者眼里只有自己,总是按照对自己是否有利的标准来判断一切人和事物,他们体会不到“给”的愉快,而只想“得”,试图通过对自己的关心去掩盖和补充自己缺乏爱的能力,因此利己和自爱绝不是一回事,实际上是互为矛盾的。利己者不是太爱自己,而是太不爱自己,他们原则上没有爱的能力。
利己和自爱的区别在于:利己是只想从外界“得”,不想“给”,感受不到自身价值。自爱是自己“给”自己,通过对自己关心、尊重等行为让自己变得更好,感受到我是有价值的、自我价值感。
- 讨好(原文称“忘我”)的本质还是利己,讨好别人的背后隐藏着一种很强的自私性,这是没有能力爱的体现。例如母亲的讨好并没有让孩子感受到被爱,他们胆小,紧张,担心受母亲的责备并想方设法满足母亲的愿望,孩子们生活在一种不能使母亲失望的压力下。
讨好和博爱的区别在于:讨好是通过“给”的方式来“得”,其目的还是从外界“得”,本质还是利己。博爱通过“给”外界,通过自己的行为让外界变得更好,感受到我是有价值的、自我价值感,不需要“得”
3. 爱的实践
-
爱是一种个人的体验,每个人只能通过自己得到这种体验。讨论爱的实践问题只能是讨论实践的先决条件,也就是实践的最初步骤(更多的是一种抽象的人的特质)。达到目的的最终(具体)步骤都得由每个人自己去做出。
-
注意,爱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3.1. 必要条件
纪律
集中
耐心
3.2. 特殊条件
客观
- 获得爱的能力的主要条件是克服自恋倾向。具有这种倾向的人体验到的外部现实只是内心活动,是一个被自恋倾向歪曲了的图像。这个图像中,只有对他们有利或者威胁他们的食物才有意义,主要源自于他们自己的贪婪和恐惧。
- 我们每个人对世界都有一个非客观的图像,自恋的程度不一,歪曲客观的程度也有高低。
- 譬如一位妇女打电话给他的医生,告诉他,她很想当日下午去他那儿看病。医生说,他今天下午没有空,明天下午才有空。可能个妇女却说:“医生,渴望住的地方离您那儿才五分钟的路!”这位妇女不能理解她住的近却不能节省医生的时间。她完全是从自恋的角度出发看问题:因为她节省了时间,所以医生也节省了时间。对她来说“我”是唯一的现实。
- 真不知有多少父母首先关心的是他们的孩子是否听话,是否使他们高兴等等,而不是孩子自己经历了些什么,是怎么经历的——当然这些经历与父母无关。
- 真不知有多少丈夫认为他们的妻子很专横,实际上是由于他们自己同母亲的幼稚的联系而把妻子的一个要求解释为是限制他们的“自由”。
- 真不知又有多少妻子认为她们的丈夫无能或者软弱,而实际上仅仅是因为丈夫不符合他们童年时代想象中的光彩夺目的骑士啊!
- 对其他民族缺乏客观性就更常见,也更具有危险性。一个民族会突然地把另一个民族看成是劣等的和敌对的,却自认为本民族具有一切优秀的和高贵的品质。敌人的行为用一种尺度衡量,而自己的行为却用另一种尺度衡量。甚至敌人的善意举动也被看作是险恶用心的产物,只是为了遮住我们和世界的眼目而已,可另一面用高贵的动机来为自己的坏行为辩护。
-
同自恋相反的是客观性,客观性是对人和事物持开放的态度,能实事求是地看待事物,能从表面深入现象核心的实现主义。同自恋相反,客观性的基础不是与外部世界毫无关系,而是强烈的联系。
-
能进行客观思考的能力就是理智,以理智为基础的感情是谦恭(妄图全知、全能的幻想)。在爱的实践上表现在:能否学会爱取决于人的自恋程度和能不断培养自己的谦恭、客观性和理智
-
谦恭和客观性同爱一样不能只限于生活的一些范围,应在任何情况下都力求客观,并能注意到在什么情况下我没有力求客观。应该努力去认识一个被我的自恋歪曲了的人的形象同这个人的实际面目,也就是同我的利益、困难和恐惧无关的实际面目之间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