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写作试题——解析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写作:第56~57小题,共65分。其中论证有效性分析30分,论说文35分。

56.论证有效性分析

分析下述论述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等)
有人认为选择越多越快乐。其理由是:人的选择越多就越自由,其自主性就越高,就越感到幸福和满足,所以就越快乐。其实,选择越多可能会越痛苦。
常言道:“知足常乐。”一个人知足了才会感到快乐。世界上的事物是无穷的,所以选择也是无穷的。所谓:“选择越多越快乐”,意味着只有无穷的选择才能使人感到最快乐。而追求无穷的选择就是不知足,不知足者就不会感到快乐,那就只会感到痛苦。
再说,在作出每一选择时,首先需要我们对各个选项进行考察分析,然后再进行判断决策。选择越多,我们在考察分析选项时势必付出更多的精力,也就势必带来更多的烦恼和痛苦。事实也正是如此。我们在做考卷中的选择题时,选项越多选择起来就越麻烦,也就越感到痛苦。
还有,选择越多,选择时产生失误的概率就越高,由于选择失误而产生的后悔就越多,因而产生的痛苦也就越多。有人因为飞机晚点而后悔没选坐高铁,就因为可选交通工具多样而造成的。如果没有高铁可选,就不会有这种后悔和痛苦。
退一步说,即使其选择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也肯定有优劣之分。人们作出某一选择后,可能会觉得自己的选择并非最优而产生懊悔。从这种意义上说,选择越多,懊悔的概率就越大,也就越痛苦。很多股民懊悔自己没有选好股票而未赚到更多的钱,从而痛苦不已,无疑是因为可选购的股票太多而造成的。

命题分析

今年有效性真题难度适中,但是在第一个漏洞的阅读中,大家会发现由于材料逻辑比较绕,导致考场上有不少考生都被吓到了,反而影响了做题。其实仔细看来,今年的出题方式和漏洞分部与预测高频出现的逻辑漏洞相吻合,相信各位同学并不陌生。同时,大家能够通过关键词法,定位明显漏洞。考试时间紧张,难免无法周全,大家能够完成此篇文章写作已经挺不容易了。

本题难点

本题的论证比较罗嗦,有许多的重复,但是我们考生写文章时又不能重复,否则会扣分。
所以,本题写作的难点不是你不会批驳题干的每一组论证,而是怎么不重复地批驳题干比较重复的论证。

评分标准

(1)根据分析评论的内容给分,占16分。
本题论证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另有他因。知足常乐是指知足的人容易获得快乐,但并非一个人知足了就会感到快乐,因为导致快乐的原因的复杂的,也许并不仅仅因为知足。
2)混淆概念。世界上的事物是无穷的,并不代表选择是无穷的,面对有些事情,人们的选择是有限的。
3)非黑即白。不知足者不会感到快乐,并非一定只会感受到痛苦。
4)过于绝对。选择越多并不一定代表必然付出更多努力。也许选择越多分析的就越详细,进而决策越容易。此外,付出努力并不一定会必然带来痛苦,付出更多努力也许会让人振奋。
5)类比不当。做考卷只是我们无数选择中的一种,以此举例推到全部,不恰当,并且,用考卷的选择类比人生的选择本身也是不恰当的。
6)强拉因果,文章所说选择越多,选择会产生失误的概率越高的说法是不恰当的。失误不是由于选择多而造成的,因为选择不是随机的而是需要进行主观的判断和合理的决策的。如果只有一种选择,飞机,那么晚点依旧会产生痛苦。
7)另有他因。股民痛苦的原因不是来自于选择,而是来自于没有赚到钱。
(2)按论证程度、文章结构与语言表达给分,占14分。

本题分析

题干结论:

选择越多可能会越痛苦。

题干论证1:

常言道:“知足常乐。”一个人知足了才会感到快乐。世界上的事物是无穷的,所以选择也是无穷的。所谓:“选择越多越快乐”,意味着只有无穷的选择才能使人感到最快乐。而追求无穷的选择就是不知足,不知足者就不会感到快乐,那就只会感到痛苦。

参考批驳1:

世界上的事物是无穷的,并不意味着现实的选择也是无穷的,因为许多事物也许跟我当下的选择无关。比如现在世界上有无数的笔,但此时此刻我写作文的笔的真正选择就只有这么3支。另外,不知足地追求更多的选择,也未必就意味着不快乐。我不知足当下的现状,所以我努力考研,但是我很充实、很快乐啊,尤其是想到考上自己理想的院校之后就更加快乐。

题干论证2:

再说,在作出每一选择时,首先需要我们对各个选项进行考察分析,然后再进行判断决策。选择越多,我们在考察分析选项时势必付出更多的精力,也就势必带来更多的烦恼和痛苦。事实也正是如此。我们在做考卷中的选择题时,选项越多选择起来就越麻烦,也就越感到痛苦。

参考批驳2:

选择时付出更多的精力未必就会带来更多的烦恼和痛苦。我喜欢学习,我希望自己能考上自己理想的院校,所以我心甘情愿地付出更多精力备考,这其中似乎没有什么太多的烦恼和痛苦。至于我们考卷中的选择题,比如说数学和逻辑,当我们的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认真研读题干就能推出正确答案,其他再多的选项都是错的,根本不构成我们的麻烦和痛苦。

题干论证3:

还有,选择越多,选择时产生失误的概率就越高,由于选择失误而产生的后悔就越多,因而产生的痛苦也就越多。有人因为飞机晚点而后悔没选坐高铁,就因为可选交通工具多样而造成的。如果没有高铁可选,就不会有这种后悔和痛苦。

参考批驳3:

一般来说,选择越多,所有选项里包含正确答案的概率自然也就越高,所以比选择少的失误的规律总体应该更低。至于飞机晚点有人后悔没有选坐高铁,更不能以偏概全地推出多一个高铁选项对所有人来说,反而带来更多的痛苦。因为多了一个高铁这个选项,更多的人,包括前面后悔的人,在订票时就可以根据天气情况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无论是效率还是心情应该要比没有高铁选择好多了。

题干论证4:

退一步说,即使其选择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也肯定有优劣之分。人们作出某一选择后,可能会觉得自己的选择并非最优而产生懊悔。从这种意义上说,选择越多,懊悔的概率就越大,也就越痛苦。很多股民懊悔自己没有选好股票而未赚到更多的钱,从而痛苦不已,无疑是因为可选购的股票太多而造成的。

参考批驳4:

选择越多,是可能会增加懊悔的概率,但推不出选择多会总体上增加一个人的人生痛苦程度。以做股票为例。如果给你可选购的股票很少,而且都是严重亏损的股票,你整个人不是更痛苦吗?你亏钱的概率不是更高吗?还有,就算现在亏损,但一想到下次还有扳本的选择和机会时,你的心情难道不比没有下一次的选择更好吗?

本题范文1

                                                    选择越多真的越痛苦吗?

上文使用诸多不恰当的方法上演了一出精彩的诡辩∶选择越多可能会越痛苦。而事实上,这种论述是值得怀疑的,具体缺陷分析如下∶
首先,文中提到,世界上的事物是无穷的,所以选择也是无穷的。这一论断不够准确。世界上的事物是无穷的,但是这并不代表人们的选择是无穷的。面对有些事情,人们的选择是有限的。以事物的无穷定义选择的无穷,实在荒谬。
其次,作者认为选择越多,人们付出的努力就更多,也进而势必带来烦恼和痛苦的观点太过绝对。选择越多并不一定代表必然付出更多努力。也许选择越多,选项分析的就越详细,进而让我们的决策越容易。此外,即便付出努力,也并会必然带来痛苦,有很多人都因为付出更多努力而倍感振奋,由此可见原文推论不成立。
再次,文章所说选择越多,选择会产生失误的概率越高的说法是不恰当的。大部分情况下,失误不是由于选择多而造成的,因为选择不是随机的而是需要进行主观的判断和合理的决策的。比如当出行只有一种选择飞机时,而晚点依旧会产生痛苦。
最后,人们因为自己的选择并非最优而产生懊悔,并不代表选择越多,痛苦越大。许多股民痛苦的原因不是来自于选择,而是来自于没有赚到钱。有不少股民在选择繁多的股市中仍然盈利没有因选择而感到懊悔和痛苦。可见,选择的多与少与人们的痛苦程度并无直接关系。
由此可见,上文从论点、论据至整个论正过程都存在诸多不恰当之处,以此作为依据得出的结论是值得商榷的。

57.论说文

根据下述材料,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论说文,题目自拟。
知识的真理性只有经过检验才能得到证明。论辩是纠正错误的途径之一,不同观点的冲突会暴露错误而发现真理。

参考提纲

总论点:
论辩是真理之友。分论点:
1.真理不是主观的宣称,必须经得起各方论辩的经验才是真正的真理。
2.论辩会倒逼论辩双方事先更好地完善自己的思想、从而更接近真理。
3.任何人都有自己的认识误区,论辩有助于暴露错误、从而发现真理。

审题立意

【类型分析】材料中直接给出了一种观点,我们只需要支持或反对他的观点即可。
【材料观点】论辩是纠正错误的重要途径之一。
【确定态度】对于材料的观点,我们应该支持。
【确定主题】要敢于论辩,以求发现真理。

命题分析

贴近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热点,回溯玫革前夕的真理标准大讨论,话题源于胡福明等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
今年的题目是非常规的出法,难在很多人对实践、真理、论辩等概念的认知不全面,难于分析论理,难于匹配例证,产生心理障碍。
按照我们平时所讲授的立意方式三步法∶
第一步,概括大意。材料包含两层意思︰真理需要检验,论辩是发现真理的重要途径。
第二步,提出关键词。“真理”、“论辩”、“检验”、“途径”。
第三步,提出立意。后半句着墨更多,前后两者有递的关系,核心的逻辑是“论辩”与“真理”的关系最佳立意方向为:论辩有助于发现真理。
因此,常见题目为:
(1)论辩有助于发现真理
(2)真理越辩锌越明。

评分标准

(1)按照内容、结构、语言三项综合评分。
一类卷( 30-35分)︰立意深刻,中心突出,结构完整,行文流畅。
二类卷(24~29分)∶中心明确,结构较完整,层次较清楚,语句通顺。
三类卷( 18-23分)∶中心基本明确,结构尚完整,语句较通顺,有少量语病。
四类卷( 11~17分)∶中心不太明确,结构不够完整,语句不通顺,语病较多。
五类卷(10分以下)︰偏离题意,结构残缺,层次混乱,语句不通。
(2)漏拟题目扣2分。
(3)每3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至多扣2分。
(4)书面不整洁,标点不正确,酌情扣1~2分。

本题范文1

                                         真理越辩越明

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然而,认识真理的过程中,论辩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同无知辩,同偏见辩,向未知挑战,与荒谬斗争,同强权抗衡。人们正是在长期追求真理的过程中,认识到:真理越辩越明。
鼓不敲不响,理不辩不明。论辩可以使认识由片面到全面,由含混到清晰,由肤浅到深刻。刘勰xie在《文心雕龙》中告诉我们︰论如析薪,贵能破理。
论辩是使真理发展的动力之一。论辩能促使人们原有的认识逐渐正确与完善。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刚一出版,当时的大主教企图扼杀进化论思想,但进化论反而在论辩中得到了传播和普及。正如伽俐略所说︰“真理就是具备这样的力量,你越想攻击它,你的攻击就越加充实和证明了它。”
论辩是检验真理的重要环节。带着批判性的眼光去衡量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检验方法。法国科学家普鲁斯特同贝索勒进行了9年的论辩,贝索勒的种种质疑,迫使他潜心研究,终于发现了定比定率,论辩推动他获得了成功。
论辩是使真理常新的有力保障。论辩是防止真理僵化的有效途径。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开创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轴心时代。近代中国,从洋务运动的自强振兴,到辛亥革命的驱除鞑虏,无不伴随着激烈的论辩。
与此同时,真知灼见产生之时,习惯与偏见就早已站在它的面前,目标不能一蹴而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真理之火有时会变得暗淡,但它永远不会熄灭。
审视当今世界,从东西文化之争,到南北之间对话,从多元化的国际政治格局,到经济一体化的多边国际资判,论辩无所不在。让我们记住革命导师马克思的话︰把真理比作燧石,它受到的敲打越厉害,散出的光辉就越灿烂。真金不怕火炼,真理更不怕论辩。

看过的心得:通过加粗的句子可得:基本每一段都有引用名人事迹和名人名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fo安方

觉得俺的文章还行,感谢打赏,爱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