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扣子(coze)
扣子是新一代 AI 应用开发平台。无论你是否有编程基础,都可以在扣子上快速搭建基于大模型的各类 AI 应用,并将 AI 应用发布到各个社交平台、通讯软件,也可以通过 API 或 SDK 将 AI 应用集成到你的业务系统中。
在AI大模型出现以前,就有云开发平台,它们能提供运行环境和常用组件,既提高应用开发的效率,也便于在互联网上分享使用。AI应用开发平台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大模型组件的编排。
同为应用开发平台,与开源的Dify相比,扣子的功能丰富且更新迅速。要介绍它的功能和使用,一两十篇文章也不够,我们也没必要学习完它所有功能才开始,建议从自己的需求出发,搭建一个小应用,有问题再查阅官方文档:
https://www.coze.cn/open/docs/guides/welcome
扣子应用程序实例
这里还是用音乐考级信息查询这个场景作例子,分享如何用扣子制作AI智能体和简单应用。
回顾网页版大模型的局限:
当我让豆包/DeepSeek等公用模型搜集所有古筝考级曲目及其示范演奏视频时,大模型因为调用次数限制,只给我显示部分内容。
应用设计思路:
扣子的应用开发中,大部分是智能体(agent),跟官方的模型聊天框类似,它们通常是经过训练或能调用某些技能,比通用模型更善于回答特定问题。
我们可以设计一个智能体(调用对话流),精确控制模型的回答,从判断意图开始,让流程进入不同的处理分支,当判断到要搜集所有曲目数据时,程序针对所有级别查询对应曲目,再对曲目做循环,查询完所有资料再返回答案,这个称为同步模式。如果任务复杂,等待的时间就很长,像死机一样,用户会不耐烦。通过设置工作流异步运行,可以解决部分问题,即先给出一条提示“报告生成中,请耐心等待”,用户可以继续对话,大模型查到信息后再显示回答。
异步输出虽然不影响用户继续做其他事情,但还是要过很长时间才能给出答案。接下来转变设计思路,把搜集资料和查询资料拆分成两个过程:
1.一次性/定时触发:程序收集特定领域资料,分析数据,整理成知识;
2.用户提问时:智能体查询知识库作答。
这个思路是通用的,对于其他领域的问题,只需要修改提示词和参数就可以复用。
-
应用程序效果:
扣子的特性介绍
以上应用在其他AI开发平台也能做,比如Dify、FastGPT,用扣子应该是最简单的。
关于Dify的介绍,可以参考:大模型应用开发平台Dify部署(进阶篇)
扣子的个人空间,有项目开发、资源库、发布管理、模型管理、效果评测几个菜单。项目开发包含智能体和应用两种。资源库包括插件、工作流、知识库、数据库等。对话流是特殊的工作流,用于插入到应用程序里进行AI对话,支持把工作流转换成对话流。
-
扣子个人空间
创建智能体:
智能体支持AI创建,可以用自然语言描述智能体的用途,比如输入以下内容“创建一个能帮助新手进行AI学习、每天更新AI资讯的智能体。”,扣子自动帮我创建了一个智能体,它做的工作包括为智能体命名、配置图标、编写提示词、设定大模型、插件、编写开场白/预设问题等。预设的大模型是“豆包.工具调用”。插件是商店里面可以选取的工具,有收费(有一定的免费试用额度)也有免费的,大模型会根据提示词在适当的时候调用。
用户可以在这个AI创建的智能体上,修改提示词、大模型,调用插件、工作流,挂载知识库和修改参数。除了豆包的模型外,还有DeepSeek、千问、Kimi等主流模型可选。调试好后点右上角发布,发布渠道有豆包、飞书、抖音等字节系的应用,也支持微信。不过有些第三方模型和插件在豆包发布后是不能分享智能体的,例如飞书。包含你自己资源(工作流等)的智能体,发布后也只能自己使用。
-
扣子AI创建智能体
-
AI创建的智能体:
-
智能体调用的插件:
-
发布智能体
创建应用程序:
虽然大模型能自动调用工具,但什么时候调用、参数如何赋值,开发者不能精确控制,这就需要创建工作流。工作流能在智能体中智能调用,也能在应用程序中指定调用。相比智能体,应用程序的创建需要有点开发基础。
智能体用到的工作流是使用自己个人空间已发布的工作流,而应用程序的工作流是克隆的副本(只克隆最外层那个,嵌套在里面的工作流不克隆)。如果添加数据库和知识库,也是创建副本,不添加也可以在工作流里继续调用工作空间里的资源。
应用程序的业务逻辑(后端),由一个或多个工作流完成。工作流组件包括大模型、代码、sql等组件,也包括插件和工作流。在画布中,循环里面不能包含循环,所以涉及大模型多层循环调用的要用工作流嵌套。个人工作空间的工作流也可以嵌套,但每次修改内层的工作流,都要一层层点发布才能生效,非常繁琐,所以,针对业务逻辑复杂的场景,自己调试用的也建议使用应用程序。
-
后端:
-
工作流组件
应用程序里面提供了常用的前端界面组件和布局模板,不懂前端也能轻松使用。像我这个应用,就是给管理者更新数据的,不需要精美的排版,在组件上绑定好工作流,就能把前后端关联。
-
前端
调试好逻辑和用户界面,点右上角发布,发布渠道包括API/SDK、小程序、社交平台和扣子商店。有些程序是调试的时候能跑,发布后就不正常了,这个后面再详细说。
-
应用程序发布
创建知识库:
知识库支持文本、表格、图片等格式,导入类型有本地上传、在线数据(提供URL)、飞书、公众号、Notion等。飞书属于字节的生态链,飞书云文档能提供跟WPS、Office类似的功能(还是弱很多的)。扣子开发的应用程序支持把输出内容写入飞书的文档(doc、excel、ppt),也支持读取飞书文档或用它们来创建知识库。
在上面的例子《音乐考级信息收集》应用中,是先调用大模型把联网搜索的信息写入数据库,然后调用大模型读取数据库并编写报告写进飞书文档,最后把飞书的文档导入知识库给智能体使用。数据库和飞书文档不是必须的,是为了方便管理数据和查看而创建,可根据项目需要灵活设计。
扣子数据库在调用前需要先在个人空间的资源库创建。数据库的界面非常简陋,不支持SQL查询,需要查询字段和统计,就要另外写工作流。
知识库上传本地文件,最多300个,每个100M以下,单个PDF是500页以下。知识库可用空间,基础版1G,专业版默认10G,支持付费扩容。知识库导入飞书的文件可以自定义同步频率,只能一个或多个文件导入,不能导入和同步一个目录。
如果智能体已经挂载了知识库,知识库更新后,不用重新发布智能体,就能读取更新的内容。目前《音乐艺考咨询》智能体支持的乐器如下:
扣子的收费
新开通的扣子账户是基础版,送每天500个资源点(相当于0.5元),升级专业版后,除了使用更多类型资源(模型、插件、API)和获得更多的插件/API调用次数外,超额部分支持充值购买,详见官方文档:
https://www.coze.cn/open/docs/guides/edition
豆包和DeepSeek的模型按量收费,DeepSeek的调用价格大概是豆包的4倍。Kimi、千问和其他第三方模型在调试区是免费试用,每天限额100次。使用默认的32K豆包模型,用户自行输入问题提问,500资源点也够用。如果要挂载知识库、跑复杂的工作流,或调用豆包、Deepseek等长文本模型,就需要按1元/1000token充值。使用语音、图像、视频等多媒体,价格是按分钟算的,比文本贵得多。
-
豆包部分模型收费如下:
扣子的使用问题&个人思考
(以下内容比较细,没有用过扣子的可以忽略这一段。)
1.大模型自动调用工作流、插件不稳定,有时能调用,有时不调用,查询关键词也不准确,模型直接输出一串英文错误信息。在工作流里,最好把插件作为一个节点插入,控制它的输入输出,不要把它加到大模型的技能里;
2.工作流的各组件之间要传递参数,大模型的输出不稳定(特别是使用了联网搜索技能),不要把它的输出直接给下一个节点使用。我是用代码组件对输出进行校验,有异常时走错误分支;
3.智能体挂载知识库后,系统提示词让它先找知识库,找不到联网调用,它经常不搜索就返回不知道或不回答,在对话框明确叫它联网搜索,它才会去搜索。创意模式比精确模式更容易触发AI插件调用;
4.调试结果不如预期,让AI自动修复,大多数情况下越改越错,不如拷出去求助其他大模型;
5.豆包256K上下文的大模型限制专业版使用,但体验一般,经常因系统错误终止运行(这种情况token为0,不收钱),在调试区可以使用Kimi/千问等限次免费使用的模型,Kimi模型擅长处理长文本。专业版支持多人协作,不发布也能共用资源;
6.数据库分为测试数据和线上数据,在调试区是访问测试数据。智能体发布到豆包后,就是访问生产数据;应用程序如果没有加入数据,发布后也是使用测试数据。
7.应用程序发布后,工作流有运行时间限制,经常报错(workflow execution timeout或network error)。但看日志,工作流是跑成功的,只是超时后前端没获取到运行状态。有时候还会连续执行两次,token也是double算。试运行工作流,预览应用程序,或以异步方式在智能体调试区运行,都正常显示;
8.智能体使用了工作流,在调试区可以使用异步模式运行,显示也正常。但发布后,又有一定几率变回同步模式,答案生成前一直转圈圈。无论是同步还是异步,它都不会给出异步运行的预设提示。跟应用程序一样,明明工作流已经成功运行,模型还是乱回答,不是给出错误的链接,就是说无法完成你的请求,请稍后重试(这个应该是对network error的友好回复)。
9.使用了豆包的模型的智能体,发布到豆包后,免模型调用费。调试得差不多的模型发布到豆包能节省费用。也可以加触发器,定时调用。已经发布到豆包的智能体,有时候会提示不能下架,不想别人看到,就设置私密。
扣子实际用起来问题不少,篇幅原因,不再赘述。
总结
以上是我个人使用AI应用开发平台扣子的一些分享,这个平台AI资源丰富、简单易用,无论个人还是企业都推荐使用。由于功能众多,我也在不断探索中。以上提到的种种问题,也不一定是问题,有些可能是我没掌握使用方法,如有大神路过,请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