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S,全称Earnings Per Share,意为每股收益或每股盈利。它是指税后利润与股本总数的比率,是上市公司股东每持有一股所能享有的企业净利润或需承担的企业净亏损。每股收益通常被用来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衡量普通股的获利水平及投资风险,是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据以评价企业盈利能力、预测企业成长潜力、进而做出相关经济决策的重要的财务指标之一。
EPS的计算公式为:每股收益=(税后利润-优先股股利)/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平均股数。
每股收益越高,说明每股获利能力越强,投资者的回报越高;反之则越差。在分析时,可以进行公司间的比较,以评价该公司相对的盈利能力;可以进行不同时期的比较,了解该公司盈利能力的变化趋势;还可以进行经营实绩和盈利预测的比较,掌握该公司的管理能力。
然而,投资者在使用每股收益指标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每股收益不反映股票所含有的风险。例如,同一公司股票的每一股,在不同时期,其税后利润不尽相同,若公司税后利润出现负增长,每股收益下降,反映该公司财务状况可能正在恶化。因此,投资者在使用该指标时,需要结合其他财务指标和公司经营状况进行综合分析。
股票是一个“份额”概念,是所有权的一部分,而每股收益中的收益概念,既指税后利润,又指股份的利润分配。因此,每股收益并不能完全反映股东的实际收益情况。
每股收益指标还受到公司股本变动的影响。在送红股、公积金转增股本、配股等情况下,每股收益需要进行调整。因此,投资者在比较不同公司的每股收益时,需要注意这些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