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走线的参考平面

走线的参考平面在哪?  
很多人对于PCB走线的参考平面感到迷惑,经常有人问:对于内层走线,如果走线一侧是VCC,另一侧是GND,那么哪个是参考平面?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必须对了解传输线的概念。我们知道,必须使用传输线来分析PCB上的信号传输,才能解释高速电路中出现的各种现象。最简单的传输线包括两个基本要素:信号路径、参考路径(也称为返回路径)。信号在传输线上是以电磁波的形式传输的,传输线的两个基本要素构成了电磁波传输的物理环境。从电磁波传输的角度来讲,信号路径和参考路径一道构成了一个特殊物理结构,电磁波在这个结构中传输。从电流回路角度来讲,信号路径承载信号电流,参考路径承载返回电流,因此参考路径也称为返回路径。  

对于PCB上的表层走线,走线和下面的平面层共同构成了电磁波传输的物理环境。这里,走线下面的平面到底是什么网络属性无所谓,VCC、GND、甚至是没有网络的孤立铜皮,都可以构成这样的电磁波传输环境,关键在于下面的平面是导体,这就够了。信号路径是表层走线,所以下面的平面就是参考路径。对于PCB上这一特殊结构,参考路径是以平面的形式出现的,所以也叫参考平面。从电流回路的角度来说,参考平面承载着信号的返回电流,所以也叫返回平面。下面的图显示了表层走线的场分布和电流分布。这里参考平面的作用应该很清楚了:作为电磁波传输物理环境的一部分(从电磁波传输角度)、作为电流返回路径(从电流回路角度)


走线、上方平面、下方平面3者共同构成了电磁波传输的物理环境,所以上下两个平面都是信号的参考路径,也就是参考平面,从下面的场分布图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物理环境和场分布的关系。从构成电流回路的角度来看,下图的电流分布图也很清晰的显示出返回电流的分布,如果两个平面和走线之间的间距近似相等,那么两个平面上的返回电流也近似相等,此时,两个平面同样重要。从这个角度也能很好的理解两个平面都是参考平面。


理解参考平面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构成电磁波传输的物理环境”。 
看看感到困惑的结构,是否满足这个条件? 
很宽的无网络孤立铜皮可以么? 
当然导体必须是“平面形式”才能称为“参考平面”,要不然何来平面之说! 
前文指出了如果两个平面和走线的间距近似相等(这种情况在十几层的板子上很常见)时,那么两个平面对于走线的重要性也近似一样。实际工程中我们还会碰到另一种情况,两个平面其中之一距离走线很近,另外一个距离走线很远,比如典型的6层板配置,中间的芯板(Core)厚度通常在1毫米以上。下图是一个6层板层叠示例,内层两个信号层InnerSignal1和InnerSignal2都属于这种情况,这时两个平面对内层走线的作用肯定是不同的。这时哪个是参考平面?


先看平面上的返回电流,对于InnerSignal2来观察远离它的VCC平面上的返回电流有多少。远离InnerSignal2的VCC上的返回电流很少,有近90%的返回电流时从紧邻InnerSignal2的GND平面上返回的,GND平面对InnerSignal2影响远大于VCC平面。 
再看VCC平面对InnerSignal2层走线阻抗的影响。下图将有VCC平面和没有VCC平面两种情况下走线阻抗做了一个对比,即使拿掉VCC平面也没有对走线阻抗产生致命的影响,阻抗变化量不到1欧姆,变化率小于2%。从工程角度来讲可以近似认为InnerSignal2层走线参考平面就是和它最接近的GND平面。 
尽管可以这样近似,但关键是一定要清楚距离InnerSignal2层很远的那个VCC平面不是没有影响,只不过影响不大而已。任何时候不要把问题绝对化,这样对初学者有百害而无一利,如果总是追求非此即彼、非黑即白,很可能会走入死胡同。 

资料来源:一牛网论坛

关键词:PCB

  • 12
    点赞
  • 8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通过PCB走线可以提高ESD(静电放电)防护的方法如下: 1. 地线设计:在PCB布局中,应合理布置地线,将地线尽可能贴近信号线和电源线,以降低ESD对信号和电源的影响,并为ESD产生的电荷提供引流路径。 2. 分割回线:将回线分成短段,避免长段回线上的电压波动,减少ESD在回线上的传导。同时,回线之间的间距要足够大,以减少电荷在回线之间的损失。 3. 参考平面设计:在PCB设计中,应尽量增加参考平面的面积,有效地降低ESD对信号线和电源线的干扰。参考平面可以扮演屏蔽和引流的作用。 4. 电流限制器:在ESD防护回路中使用合适的电流限制器,以限制ESD放电过流对敏感元件的破坏。 5. 使用保护器件:将ESD保护器件(例如TVS二极管)连接到需要防护的信号线和电源线上,以吸收和释放ESD产生的电荷,从而保护敏感元件。 6. 接地设计:PCB布局时应确保地线的路径短、宽而扎实,通过增加接地点的数量,提高接地的效果,减少ESD对电路的损害。 7. 隔离电路:利用隔离电路的设计来减少ESD从一个区域传导到另一个区域,从而保护敏感电路。 总的来说,通过合理的PCB走线设计可以有效提高ESD防护。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电流的流动路径、电荷的引流和吸收、地线的设计、参考平面的增加等因素。通过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ESD对电路的影响,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