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者模式
定义
建造者模式:是将一个复杂的对象的构建与它的表示分离,使得同样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
与抽象工厂的区别:在建造者模式里,有个指导者,由指导者来管理建造者,用户是与指导者联系的,指导者联系建造者最后得到产品。即建造模式可以强制实行一种分步骤进行的建造过程。
建造模式是将复杂的内部创建封装在内部,对于外部调用的人来说,只需要传入建造者和建造工具,对于内部是如何建造成成品的,调用者无需关心。
UML图
建造者模式通常包括下面几个角色:
builder:给出一个抽象接口,以规范产品对象的各个组成成分的建造。这个接口规定要实现复杂对象的哪些部分的创建,并不涉及具体的对象部件的创建。一般至少会有两个抽象方法,一个用来建造产品,一个是用来返回产品。
ConcreteBuilder:实现Builder接口,针对不同的商业逻辑,具体化复杂对象的各部分的创建。 在建造过程完成后,提供产品的实例。具体来说一般是两项任务:组建产品;返回组建好的产品
Director:调用具体建造者来创建复杂对象的各个部分,在指导者中不涉及具体产品的信息,只负责保证对象各部分完整创建或按某种顺序创建。负责调用适当的建造者来组建产品,导演类一般不与产品类发生依赖关系,与导演类直接交互的是建造者类。
Product:要创建的复杂对象。
实例
不妨就实现《大话设计模式》上的建造小人的例子吧!!在游戏开发中建造小人是经常的事了,要求是:小人必须包括,头,身体,手和脚。现在系统要包括的分为胖人和瘦人。写出建造者模式的代码如下:
产品类
package com.wrh.builder;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List;
//产品类:一个产品的构造有add函数来完成
public class Product {
List<String> list=new ArrayList<String>();
public void add(String str){
list.add(str);
}
public void show(){
for(String str:list){
System.out.println(" "+str);
}
}
}
抽象建造者
package com.wrh.builder;
//建造者接口:一般至少提供两个方法,一个是根据部件建造产品,一个是返回组建好的产品
//由于这里是以建造人为例:包括建造 头、身体、手和脚4个方法。
public interface Builder {
public void buildHead();
public void buildBody();
public void buildHand();
public void bulidFeet();
public Product getProduct();
}
具体建造者1
package com.wrh.builder;
//根据具体的部件来构造具体产品
public class BuilderThinPerson implements Builder{
private Product thinPerson;
public BuilderThinPerson() {
thinPerson=new Product();
}
@Override
public void buildHead() {
thinPerson.add("瘦人头");//具体构建头,这里只是加入了一个字符串
}
@Override
public void buildBody() {
thinPerson.add("瘦人身体");
}
@Override
public void buildHand() {
thinPerson.add("瘦人手");
}
@Override
public void bulidFeet() {
thinPerson.add("瘦人脚");
}
@Override
public Product getProduct() {
return thinPerson;
}
}
具体建造者2
package com.wrh.builder;
public class BuilderFatPerson implements Builder{
Product fatPerson;
public BuilderFatPerson() {
super();
fatPerson=new Product();
}
@Override
public void buildHead() {
fatPerson.add("胖人头");
}
@Override
public void buildBody() {
fatPerson.add("胖人身体");
}
@Override
public void buildHand() {
fatPerson.add("胖人手");
}
@Override
public void bulidFeet() {
fatPerson.add("胖人脚");
}
@Override
public Product getProduct()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return fatPerson;
}
}
导演类
package com.wrh.builder;
/*
* 导演类
*
* 构造的流程固定
* */
public class Director {
//按步骤开始构造
public void Constructor(Builder builder){
builder.buildHand();
builder.buildBody();
builder.buildHand();
builder.bulidFeet();
}
}
客户端
package com.wrh.builder;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Director director=new Director();
BuilderThinPerson builderThinPerson=new BuilderThinPerson();
director.Constructor(builderThinPerson);//构造瘦人
Product p=builderThinPerson.getProduct();
p.show();
//构造胖子
BuilderFatPerson fatBuilder=new BuilderFatPerson();
director.Constructor(fatBuilder);
Product fatPerson=fatBuilder.getProduct();
fatPerson.show();
}
}
看过上面代码发现使用建造者模式有什么好处了吗?上面的例子,通过建造者模式,使得建造过程通过Director类的Construct函数固定了,即建造过程不会变,。但是具体的头,身体,手脚这些身体的各个部分会变化,基类Builder中将各种Build函数定义为抽象方法,必须在子类中实现。这样不仅仅使得建造小人的过程不变,而且很利于系统的扩展,一旦出现其他种类的人根本不需要改动之前的BuiderFatPerson,BuilderThinPerson,Director,Product等类,只需要新添加新的类。符合OCP原则。
建造者模式与工厂模式的区别
我们可以看到,建造者模式与工厂模式是极为相似的,总体上,建造者模式仅仅只比工厂模式多了一个“导演类”的角色。在建造者模式的类图中,假如把这个导演类看做是最终调用的客户端,那么图中剩余的部分就可以看作是一个简单的工厂模式了。
与工厂模式相比,建造者模式一般用来创建更为复杂的对象,因为对象的创建过程更为复杂,因此将对象的创建过程独立出来组成一个新的类——导演类。也就是说,工厂模式是将对象的全部创建过程封装在工厂类中,由工厂类向客户端提供最终的产品;而建造者模式中,建造者类一般只提供产品类中各个组件的建造,而将具体建造过程交付给导演类。由导演类负责将各个组件按照特定的规则组建为产品,然后将组建好的产品交付给客户端。
使用建造者模式的场合和好处
使用建造者模式的好处:
1.使用建造者模式可以使客户端不必知道产品内部组成的细节。
2.具体的建造者类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对系统的扩展非常有利。
3.由于具体的建造者是独立的,因此可以对建造过程逐步细化,而不对其他的模块产生任何影响。
使用建造模式的场合:
1.创建一些复杂的对象时,这些对象的内部组成构件间的建造顺序是稳定的,但是对象的内部组成构件面临着复杂的变化。
2.要创建的复杂对象的算法,独立于该对象的组成部分,也独立于组成部分的装配方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