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工业革命(三)

本文概述了从阿塔纳索夫-贝瑞计算机到现代计算机的发展,包括ENIAC的诞生、晶体管的发明、集成电路的出现以及微处理器的演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的体积、速度和功能得到了显著提升,从早期的真空管到现在的纳米工艺,摩尔定律见证了集成电路上晶体管数量的指数增长。最新技术如E级超算Frontier展示了计算能力的惊人突破。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电子计算机

  阿塔纳索夫-贝瑞计算机(Atanasoff–Berry Computer,通常简称ABC计算机)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由美国科学家阿塔纳索夫在1937年开始设计,不可编程,仅仅设计用于求解线性方程组,并在1942年成功进行了测试,最多可以求解含29个未知数的线性方程组,是公认的计算机先驱。阿塔那索夫把这台机器命名为ABC,其中,A、B分别取他本人和助手克利福德·贝里的姓氏的第一个字母,C即“计算机”的首字母。这台计算机的电路系统中装有300个电子真空管执行数字计算与逻辑运算。机器上装有两个记忆鼓,使用电容器来进行数值存储,以电量表示数值。数据输入采用打孔读卡,采用二进位制。ABC的设计中已经包含了现代计算机中四个最重要的基本概念。
  1943年,美国国防部批准了由Pennsyvania大学John Mauchly教授和John Presper Echert工程师提出的制造一台由电子管构成的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电子数字积分器和计算器)的计划,其目的是计算新型火炮的弹道轨迹。ENIAC于1946年2月14日交付使用,它由17468个电子管、6万个电阻器、1万个电容器和6千个开关组成,重达30吨,占地160平方米,耗电174千瓦,耗资45万美元。这台计算机每秒只能运行5千次加法。它是完全的电子计算机,能够重新编程,解决各种计算问题,是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947年12月,美国贝尔实验室的肖克利、巴丁和布拉顿组成的研究小组,研制出一种点接触型的锗晶体管。晶体管的问世,是20世纪的一项重大发明,是微电子革命的先声。晶体管出现后,人们就能用一个小巧的、消耗功率低的电子器件,来代替体积大、功率消耗大的电子管了。
  1950年,第一只“PN结型晶体管”问世了,今天的晶体管,许多仍是这种PN结型晶体管。
  1959年到1964年间设计的计算机一般被称为第二代计算机。其大量采用了晶体管和印刷电路,计算机体积不断缩小,功能不断增强,运行速度最高可达每秒百万次,可以运行FORTRAN和COBOL ,接收英文字符命令。这一时期出现大量计算机应用软件。
  1958年,仙童公司的罗伯特·诺伊斯(基于硅)与德仪公司杰克·基尔比(基于锗)间隔数月分别发明了集成电路,开创了世界微电子学的历史。
  集成电路,英文为Integrated Circuit,缩写为IC。它是经过氧化、光刻、扩散、外延、蒸铝等半导体制造工艺,把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电路所需的晶体管、电阻、电容等元件及它们之间的连接导线全部集成在一小块硅片上,然后焊接封装在一个管壳内的电子器件。
  集成电路的出现,使计算机变得更小,功耗更低,速度更快。1964年到1971年这一段时期的电子计算机被称为第三代计算机。其特征是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来构成计算机的主要功能部件,主存储器采用半导体存储器,运算速度可达每秒几十万次至几百万次基本运算。在软件方面,操作系统日趋完善,第三代计算机语言(高级语言)如BASIC语言逐渐流行。
  1971年之后,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应用,第四代计算机应运而生。
  1971年,英特尔发布了其第一个微处理器4004,包含仅2000多个晶体管,采用英特尔10微米PMOS技术生产。
  1971年,Kenbak Corporation推出的Kenbak-1是世界公认第一部个人电脑,。
  1978年,英特尔发布了第一款16位处理器8086,含有2.9万个晶体管。
  1981年8月12日–IBM推出以Intel 8088 微处理器为核心的个人电脑。这种5150型计算机是现代PC的原形,操作系统是MS-DOS(微软磁盘操作系统)。
  1985年,东芝采用x86架构开发出世界第一台真正意义的笔记本电脑。
  1993年,英特尔奔腾处理器问世,含有三百万个晶体管,采用英特尔0.8微米制程技术生产。
  2006年,英特尔·酷睿2双核处理器诞生。该处理器含有2.9亿多个晶体管,采用英特尔65纳米制程技术在世界最先进的几个实验室生产。
  2009年,intel酷睿i系列全新推出,创纪录采用了领先的32纳米工艺。
  芯片代工巨头三星和台积电都已宣称将在2022年下半年实现3纳米制程芯片的量产。
  1965年,英特尔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依据行业发展情况,总结出:集成电路上可以容纳的晶体管数目在大约每经过18个月到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这就是著名的摩尔定律。2003年之后,凭借着多核的设计以及半导体工艺的进步芯片的性能依旧在提升,但摩尔定律显然已经放缓。
  2022年5月,第59届的全球超算TOP500榜单上,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Frontier成为全球第一款E级超算(百亿亿次),获得冠军。Frontier在基准测试中跑出了1.012E-FLOPS的峰值实测性能。
  注:FLOPS,即“每秒所执行的浮点运算次数”(floating-point operations per second)的缩写。
  这台计算机是美国慧与科技公司制造的,安装在美国田纳西州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中。Frontier占地面积达到372㎡,整个系统具有9408个计算节点,每一个节点都配备了一个AMD2021年发布的第三代EPYC(霄龙)服务器处理器7A53,为64核128线程,支持XGMI总线,是专门为超算定制的产品。除此之外,其还拥有十分强大的图形处理性能,因为每个节点都有4个AMD锐龙MI250X GPU。这些节点分布在74个Cray EX机柜中,每个机柜的重量就高达8000磅。Frontier拥有9.2 PB 的运行内存,37 PB的节点本地存储,以及 716 PB 的中心范围存储。其峰值读取速度达到5.5TB/s,写入速度则为4.6TB/s。Frontier的功率为21.1兆瓦,在最高功率时,计算机会产生非常大的热量,以至于需要4个大功率水泵每分钟推动超过25000升的水在机器周围流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