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nsorcore

动手Attention优化2:图解基于PTX的Tensor Core矩阵分块乘法实现 - 知乎

        在CUDA编程中,warp是一个执行单元,它包含一组并行执行的线程,通常这个数量是32个线程。这些线程以SIMD(单指令多数据)的方式执行,意味着它们同时执行相同的指令,但操作的数据不同。

        对于处理16x8的矩阵,我们需要决定如何将这些数据分配给线程。一种常见的方法是按行或按列分配数据给线程块,然后在线程块内部进一步将数据分配给warp中的线程。

        假设我们使用一个线程块来处理整个16x8的矩阵,并且每个线程处理一个元素。由于一个warp包含32个线程,而矩阵只有128个元素(16行 x 8列),我们可以将整个矩阵分配给一个包含足够多线程的线程块。然而,这并不会充分利用warp的SIMD特性,因为warp中的线程数量(32)并不能整除矩阵中的元素数量(128),这会导致某些warp中的线程闲置。

为了更好地利用warp,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种策略:

  1. 使用多个线程块:虽然一个线程块足以处理整个矩阵,但使用多个线程块可能有助于更好地利用GPU资源,特别是当有其他并行任务需要执行时。
  2. 每个线程处理多个元素:为了让warp中的每个线程都有工作要做,可以让每个线程处理矩阵中的多个元素。例如,每个线程可以处理一个小的子矩阵或向量。
  3. 矩阵分块:将矩阵分成更小的块(tiles),每个块由一个warp或一组warp处理。这种方法在处理大型矩阵时特别有用,因为它可以提高内存访问的局部性并减少线程间的通信开销。
  4. 填充(Padding):如果矩阵的大小不是warp大小的整数倍,可以通过添加额外的元素(通常是零或无效值)来“填充”矩阵,使其大小成为warp大小的整数倍。这样,每个warp都可以完整地处理一个数据块,而不会有闲置的线程。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哪种策略取决于具体的算法、数据大小和访问模式以及GPU的架构。通常,需要通过实验来确定哪种策略对于给定的任务和硬件平台最有效。

        然而,对于16x8的矩阵这样的小规模数据,可能没有必要进行复杂的分块或填充操作。简单地使用一个线程块和足够的线程来处理整个矩阵可能就足够了。在这种情况下,每个线程可以处理矩阵中的一个元素或一个小块的数据。如果矩阵的大小恰好是warp大小的整数倍(例如,32x32的矩阵),那么每个warp可以自然地处理矩阵的一个部分,而无需额外的操作或考虑。


        访存(Memory Access)和线程排布(Thread Layout)在概念上不是完全一致的,它们涉及不同的层面和问题域。下面分别解释这两个概念以及它们可能的关系:

访存(Memory Access)

        访存通常是指处理器或计算核心从存储器(如内存或缓存)中读取数据或将数据写入存储器的操作。在高性能计算和并行处理中,访存模式(如连续访问还是随机访问)和数据局部性(如数据是否在缓存中)对性能有重要影响。

线程排布(Thread Layout)

        线程排布是指在并行计算环境中,如何将线程映射到可用的处理器核心上。线程排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线程之间的通信、同步以及资源利用的效率。在设计线程排布时,需要考虑线程的依赖性、工作负载的平衡以及处理器的拓扑结构(如多核、多处理器等)。

两者之间的关系

        尽管访存和线程排布不是同一层面的概念,但它们在并行计算中是紧密相关的。合理的线程排布可以提高访存效率,因为当多个线程访问相邻或相同的数据时,如果这些线程能够在物理上接近的处理器核心上运行,那么它们共享缓存和数据局部性的机会就会增加,从而减少远程内存访问的延迟和开销。

        另外,一些现代处理器提供了硬件支持来优化访存和线程排布,如同时多线程(SMT)技术允许每个核心同时执行多个线程,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隐藏访存延迟。还有处理器的缓存层次结构和预取策略也是为了优化访存性能。

        在设计并行程序时,程序员通常需要综合考虑访存模式和线程排布等因素,以达到最佳的性能和效率。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还需要使用特定的工具或编程语言特性(如OpenMP、CUDA等)来显式控制线程排布和访存行为。


        Tensor Core 是 NVIDIA GPU 中的一个特殊硬件单元,设计用于加速深度学习和其他大规模矩阵乘法运算。Tensor Core 能够直接处理存储在 GPU 全局内存中的数据,但它们并不直接从全局内存将数据加载到寄存器文件中。相反,数据传输和计算过程涉及多个层次和步骤。

        以下是 Tensor Core 执行计算时数据流动的大致过程:

  1. 全局内存(Global Memory): 这是 GPU 上最大的内存空间,也是 CPU 和 GPU 之间交换数据的主要区域。但是,全局内存的访问延迟相对较高。

  2. 缓存层次(Cache Hierarchy): 为了减少全局内存的访问延迟,GPU 通常有 L1 和 L2 缓存(在某些架构中可能还有其他级别的缓存)。这些缓存可以自动地存储最近访问过的数据,以便快速重新访问。

  3. 共享内存(Shared Memory)或本地内存(Local Memory): 在 CUDA 编程模型中,每个线程块(block)都有其自己的共享内存空间,线程块内的所有线程都可以访问这个共享内存。共享内存的访问速度比全局内存快得多,但它的大小有限。当线程需要合作处理数据时,通常会使用共享内存。然而,Tensor Core 操作通常不直接涉及共享内存;它们更多地在全局内存和寄存器之间工作。

  4. 寄存器文件(Register File): 寄存器是 GPU 上最快的内存空间,但它们的大小非常有限。每个 CUDA 线程都有其自己的寄存器集,用于存储局部变量和中间计算结果。Tensor Core 操作的数据通常最终需要加载到寄存器中,以便进行实际的计算。

        Tensor Core 的操作通常涉及以下步骤:

  • 从全局内存中读取数据。
  • (可选)通过缓存层次结构加速数据访问。
  • 将数据加载到寄存器中。
  • 在寄存器中执行矩阵乘法或其他 Tensor Core 支持的操作。
  • 将结果写回全局内存或缓存以供后续使用。
  • 12
    点赞
  • 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