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思学院|“元宇宙“是什么东西?

作为以创新为使命的线上培训组织,优思学院对"元宇宙"的发展甚为关注,究竟什么是元宇宙?它对我们的未来生活带来什么意想不到的影响?"元宇宙"概念可以应用到教育和培训吗?本文我们将会深入探讨。

什么是元宇宙?

首先,“元宇宙”不是新词汇。早于 1992 年,美国科幻小说作家尼尔・斯蒂芬森 (Neal Stephenson) 在出版小说《溃雪 (Snow Crash)》时,就用此词形容现实与虚拟世界在网路空间结合。“元(Meta)”解作超越,而英文后半截的“verse”则取自“universe”,指宇宙。

记得红色和蓝色药丸吗?在电影《黑客帝国》,人物一直沉睡,陷入由电脑“母体”塑造的世界而不自知,被传递到大脑的感觉欺骗。年轻读者或许会对三年前上映的《挑战者一号》更熟悉,人们为逃避现实纷扰,甘愿投入虚拟实境网路游戏“绿洲”麻痺自己。

这些虚拟世界某程度便是“元宇宙”的体现。当然,现今科技距剧中世界尚有大段距离,但背后有处共通 - 如幻似真,如历其境。

 

脸书(Facebook) 的说法是,“元宇宙”是一组虚拟空间,与传统视像会议科技不同,用户借虚拟与扩增实境,提升在其中的存在感。朱克伯格指,传统线上会议缺乏感官体验,使社交互动容易被遗忘,他本人就试过忘记与会者名字,而“元宇宙”正好可弥补。

“『元宇宙』并非要令用户在网络花更多时间,而是让用户所花时间更有意义。”他说。

很动人的说法。风险投资者 Matthew Ball 则给出相较客观的说明。他认为“元宇宙”由多个互通的实时立体虚拟空间组成,延续人类世界既有身份、物件,以至收费和权益。

在“元宇宙”,用户存在感是关键 - 以往在现实和互联网做到的,买衫、去演唱会、开会,“元宇宙”也做到,而且可以做得更好。当中不可或缺的科技,便是虚拟与扩增实境。

國際大廠除Meta、輝達外,還有這些公司搶進元宇宙| TechNews 科技新報

 

两项科技听似陌生,但在日常生活里,我们都见过接触过。虚拟实境俗称“VR (Virtual Reality)”,最普遍印象便是那些装有屏幕的“笨重”眼镜。随着近年兴起,楼盘以至医疗均有应用。扩增实境与之稍有不同,俗称“AR (Augmented Reality)”的它,重点在于让手机等荧幕的虚拟世界与现实结合与互动。风靡全球的手机游戏 Pokémon Go,便是运用扩张实境增添真实感。有商店亦会使用此技术,让顾客预览搭配不同衣物的效果。

那么,VR 眼镜和 Pokémon Go 又是否元宇宙?可以算是也可以算不是,因为元宇宙没有明确定义。然而在 脸书(Facebook) 眼中,“元宇宙”要严格一些,指其关键在于“公开和互通性”,即将不同平台连接起来。比如说,你在 Microsoft Word 建立一份文件,再用 Gmail 转寄到同事的 iPad 上,微软、Google 和苹果公司虽在竞争,产品却须要互通运作。脸书(Facebook) 所言的“元宇宙”亦一样。是故要完成“元宇宙”,科企需要高度合作,朱克伯格亦强调“元宇宙”非个别公司能够独自完成的项目。

总括来说,“元宇宙”并非个别公司的出品,而是透过 VR 与 AR 等科技,容许用户创建虚拟化身,建设一体化的虚拟空间,便利工作、娱乐、交友等生活日常。

元宇宙”会成为社交科技最终型态吗?

"元宇宙”被许多科企视为数码生活的未来。

早于今年 7 月,朱克伯格便透露对“元宇宙”的憧憬。他认为“元宇宙”是下一代移动网络世界,更是社交科技最终型态,指正成立专门建设“元宇宙”的队伍,期望 脸书(Facebook) 公司从社交媒体公司转型为“元宇宙”公司。9 月 22 日,脸书(Facebook) 任命虚拟实境和扩增实境部门的创办人 Andrew Bosworth 为首席技术官。5 日后,脸书(Facebook) 再宣布投资 5,000 万美元,展开为期两年、名为“负责任建设『元宇宙』”的项目。脸书(Facebook) 指,此项目将与政府、公民团体、学术机构、以至其他科企合作,探讨如何解决兴建“元宇宙”时出现的隐忧。香港大学亦有份参与项目,会和首尔大学合作,探讨“元宇宙”安全、伦理道德和负责任设计的议题。

本月 17 日,脸书(Facebook) 再宣布,为建设“元宇宙”,将于未来五年在欧盟开设一万个高薪技术职位。据今年 3 月数据,脸书(Facebook) 现时有 60,654 名员工,这次额外招聘的规模,可谓相当庞大。

脸书(Facebook) 积极推元宇宙,是近月的事;但若算它对虚拟实境和扩增实境的投资,则可追溯至许多年前。2014 年,脸书(Facebook) 花约 20 亿美元收购虚拟实境公司 Oculus。到 2019 年,脸书(Facebook) 发布它首个虚拟实境眼镜 Oculus Quest,并在去年 9 月发布眼镜的第二代系统,名为 Oculus Quest 2。数字显示,型号相当成功,截至今年首季,脸书(Facebook) 已售出超过 460 万副 Oculus。今年 8 月,脸书(Facebook) 发布虚拟实境遥距工作应用程式 Horizon,供 Oculus Quest 2 的用户化身虚拟空间进行会议,形容是向“元宇宙”基础迈进一步。1 个月后,脸书(Facebook) 与眼镜公司 Ray-Ban 合作,发布首款智能眼镜,它容许用户聆听音乐、收听电话、拍摄相片和短片,并透过附属应用程式,将它们在 脸书(Facebook) 旗下服务分享。

今日(10 月 28 日),朱克伯格在宣布公司改名为 Meta 的同时,亦公布一系列 VR/AR 新产品消息,包括为 Oculus Quest 2 设虚拟家居 Horizon Home、加入工作软件 Slack 等。Horizon Home 将容许用户邀请朋友交流,一齐看影片和玩游戏。Horizon Home 也将容许用户自行“室内设计”。除此以外,脸书(Facebook) 的 Horizon Workrooms 软件亦会得到强化,如将支持 Zoom 通话。

The Metaverse: Will it be a decentralized haven or a centralized tyranny?

朱克伯格表示,脸书(Facebook) 深信智能眼镜将是建设“下一个电脑平台”的重要部分。

而 脸书(Facebook) 的竞争对手不会坐以待毙。美媒 CNBC 去年 5 月报道指,苹果公司已斥资 1 亿美元收购虚拟实境公司 NextVR,显示他们亦有计划,进入相关科技领域。苹果公司亦正积极设计虚拟实境眼镜,预计最早将于明年推出。Google、微软等公司亦紧随其后。

疫情与技术进步推动元宇宙议题

既然虚拟实境与扩增实境技术已出现一段时间,为何“元宇宙”的概念近期才起飞?

原因有许多。COVID-19 疫情是其中之一。学者估计,全球超过三分之二人口曾因疫情经历封城措施,持续数周至数月不等。《路透社》分析认为,人们长留在家,对拟真的社交互动需求上升,促进对“元宇宙”的讨论。

Here's Who's Winning The Race To Dominate Metaverse Tech

 

 

此外,The Verge 分析指,近年图像技术以至互联网连接度大幅改善,亦是元宇宙兴起的原因之一。分析以游戏为例,指电子游戏现在普遍采用“实时模式”,生产商持续更新游戏,营造真实和具吸引力的环境。例如著名电脑游戏《英雄联盟》和《斗阵特攻》,The Verge 的文章指它们虽然非“元宇宙”,但比起静态游戏,为玩家营造的更似虚拟空间。当这些技术愈臻成熟,便为“元宇宙”的展开提供必要条件。

“元宇宙”真可行吗?

然而,亦有评论对“元宇宙”的实际需求和可行性评价负面。

先从需求来说。过往深入民心的科技创新,如传真机、电脑等,都为大众生活带来便利,“元宇宙”却未必能做到。《金融时报》解释,虚拟实境和扩增实境效用成疑,大众不确定它们有否真正弥补到现时遥距通讯的缺陷──我们是否真想在晨早会议,看到同事的立体化身?

有分析则认为,科企对“元宇宙”的定位最终反而使公众减低意欲。英国科技杂志 WIRED 以《朱克伯格的“元宇宙”已经烂透了》为题,指部份人预计“元宇宙”会随着科技和社会发展自然演化,却未有真正解释为何用户会选择在“元宇宙”花时间。杂志又批评,疫症虽然为公众对“元宇宙”的讨论添柴,但朱克伯格和微软却不能以疫情永续为前设,预想在“元宇宙”出现无限多个办公室和令人兴奋的虚拟会议。

执行方面的制肘亦不少。科技近十数年高速发展是不假,但似乎距离实现“元宇宙”仍相当远。以流动数据为例,《彭博》分析指,现时第四代流动通讯技术(4G)支援多人游戏的应用程式也只是刚刚好,若要实现对数据需求更大的“元宇宙”,全球有数百万计的人需要第五代(5G)甚至第六代(6G)的技术。惟资料显示,目前全球仍有约七成国家未获 5G 网路覆盖,距离 6G 还相当遥远。

同时,脸书(Facebook) 追求的平台互通执行上亦相当困难。正如当动漫风格的人物出现于真人电影,往往会显得非常突兀;同理,平台间的程式有不同设定,相互之间可能并不支援。而且,The Verge 分析指,若要科企因此再为每样产品推出可以相容的版本,价格相当高昂,既不值得,亦无诱因如此做。

"元宇宙"概念可以应用到教育和培训吗?

也许当元宇宙继续发展时人们会发现不少缺点,因为我们或许将进入“庄周梦蝶”的一个处境,正是梦里不知身是客,当中的梦,就是虚拟世界了。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先了解对老师教学或学生学习有什么影响。

SKT's metaverse platform Ifland to become the next big thing after  smartphone - Pulse by Maeil Business News Korea

 

在这里先提出一些教学例子﹕让我们想像一下教一首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老师利用科技“带领”同学直接到唐朝(如果资料数据足够,连历史时空也可模拟)的白帝城,调较时间在早上让学生理解“朝辞白帝彩云间”是何样的光景,日光是强烈还是温和?是哪个季节的太阳,早上有多早?彩云又是何等模样,是淡是浓?

然后说到“猿声”,说到“轻舟”怎样“一日还”时,让学生模拟坐在舟上感受微风轻吹,又或是选择作为旁观者站在山边上远看李白这趟行程,听猿猴的叫声以及舟子的轻灵动感,那岂不是能多角度了解这首诗吗?

再举一个活动的例子:奥运过后,大家都喜欢剑击,我们又怎样可以将自己锻炼成奥运金牌选手那样呢?若科技发展成熟,教练可将一个数码对手调整相应级数,然后让运动员进行练习。运动员仍旧穿着专用套装,拿着剑刺向对方,对手可以是虚拟,也可以是实体的,不过不用在同一场地。

教练甚至可以输入大量数据,模拟不同等级的剑手,让运动员逐级挑战。无论是否和实际情况有一定差距,至少提升技术的可能性又增加了不少,前提是元宇宙发展已趋成熟,尤其是体感仪器。还有就是交流团、户外学习等活动,和以往在网上虚拟的游览不同,学生能够透过数码化的个人与同学们一起边走边看展品,同时聆听导赏。个人学习经历将更为立体全面,是真实的全天候全感官的学习体验。

学习评估怎么办?

想像到了这里,问题来了,那如何进行学习评估呢?到了那天,可能教育就更着重学生如何去经历每一趟“学习旅程”,老师可能设计一个学习历程,让学生进入其中,解决各个问题。

Microsoft, Nike Embrace Metaverse Following Facebook's Name Change

 

例如以“逛伦敦的超级市场”为主题,学生要购买健康零食,当他经过陈列架时,就会出现选择货品的相关资讯,学生要用英语说出那零食的名称,货品才会由模糊变得清晰,学生就可以选取那件零食,在购买的同时也可以要求学生留意营养价值,最终所购买的零食要符合营养标准,并且到最后缴费时能够取出适当的款项付款。

上述的主题学习部分内容其实已有不少学校在进行,但所要准备及组织工夫却甚为费时,如果透过科技整合,这些本来是跨科目的知识就可以在日常生活场景中得到实现,这才是Authentic Learning(实境学习),老师亦可按学生程度调较所需要完成的项目,深浅可全由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代劳。

这是脸书(Facebook) 的公关手段?

连带实效成疑,亦有评论认为,“元宇宙”没那么复杂──它只是 脸书(Facebook) 摆脱近年争议的公关手段。

脸书(Facebook) 近年确是丑闻缠身。今年 8 月,美国竞争监管机构联邦贸易委员会向法院提出申索,指控 脸书(Facebook) 违反竞争法,透过收购竞争对手 Instagram 和 WhatsApp,非法维持在社交媒体的垄断地位。本月初,外媒形容为“吹哨者”的 脸书(Facebook) 前软件工程师 Frances Haugen 向《华尔街日报》泄露公司内部文件,揭示 脸书(Facebook) 运作的种种问题,如纵容假消息传播、让名人比一般用户有更宽松待遇等。

其中最显着的,是脸书(Facebook) 被指明知旗下产品 Instagram 对青少年精神和心理健康有害,却未采取任何行动。Haugen 形容,脸书(Facebook) “置利益于用户安全之上”。事件引起许多国家关注立法规管社交媒体公司,Haugen 已先后出席美国和英国国会听证会,两国现已开始草拟法案。

《华盛顿邮报》指,脸书(Facebook) 全面推动“元宇宙”,由全球事务和通讯副总裁 Nick Clegg 与营运总监 Sheryl Sandberg 约见不同智库讨论如何规管。报道指,有意见认为,这正是 脸书(Facebook) 从垄断诉讼转移视线的尝试。

《华邮》又引述哈佛大学媒体、政治和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Shorenstein 研究总监 Joan Donavan 的说法,指这场对“元宇宙”的宣传计划似乎旨在使监管机构失效。他形容,只要科企能让技术看起来“崭新、新颖和吸引 (fresh and new and cool)”,就能够逃避规管,指“在政府赶上、明白这些技术之前,科企有数年能以此作辩护”。

“元宇宙”也可以是噩梦

而若 脸书(Facebook) 长远而言希望透过元宇宙,摆脱其负面形象,那其结果可能是适得其反。因为,已经有不少论者开始批评元宇宙的概念,其实也是一种霸权。

圣路易华盛顿大学教授  Ian Bogost 上周在 The Atlantic 撰文指,“元宇宙”只不过是科企对权力的幻想。他认为,“元宇宙”仅是虚拟和扩增实景的另一代名词,只是包装得更吸引,若抽离于科幻小说,本身无实质意义。他又提到,“元宇宙”在小说《溃雪》中其实相当危险,作者本意是讽刺。

Voice: 10 Things You Need to Know About the Metaverse

Ian Bogost 续指,科企虽大,但没有公司可以庞大到拥有全世界。现时人们生活仍有一大部分远离电脑。而若公众被逐步说服,慢慢放弃现实,用“元宇宙”解决一切现实、经济、政治等问题,会令科企无法控制的一切消失。他又质疑,为实现平台互通,科企提出将不同平台合一,届时“元宇宙”将会由单一服务提供者垄断所有搜集原材料、供应链、生产、分销,以至相关论述,是无止境的消费黑洞。

虽然这结果并不必然发生,但 Bogost 强调,“元宇宙”背后反映的,是科企的野心。有类似看法的论者不只一人。研究组织 Think of X 创办人 Andrew Orlowski 也在《每日电讯报》发表评论文章,直接在标题点明“脸书(Facebook) 狂妄自大的『元宇宙』揭示它对人类的厌恶”。

Orlowski 批评,科企已造成大量社会问题,却置诸不理而热衷于开发“元宇宙”。他续指,美国科企对立体虚拟世界的热衷,背后其实是“超人类主义 (Transhumanism)”思维,即主张使用科学技术增强人类精神与物理能力界限。Orlowski 批评,这套思维其实是一系列偏见,蔑视世界繁琐的政治与社会事务,以至对人类身体和生理现实的厌恶。他又引用作家 Mary Harrington 的说法,形容“人类身体在『元宇宙』并不神圣,更遑论离不开意识,它们是无力的一块肉,我们以之生财,随意当作工具,如玩具积木般重组以适应我们的自我意识”。

此外,美国前联邦通讯委员会主席 Tom Wheeler 亦认为,“元宇宙”不单不会解决现时的问题,其平台互通的特性,更将使个人私隐、市场竞争和误导消息等问题恶化。

他说,脸书(Facebook)为达致利益最大化,会尽可能使用户在社交平台互动来花大量时间,看更多广告。为此,他认为,脸书(Facebook) 以演算法为主导的运作模式,将会为用户推送已有既定立场的资讯来增加互动,强调“元宇宙”不会如朱克伯格所说,创造社会基础的共同价值,而是挑起纷争与冲突。

他简而言之点明:“现在在社交媒体所出现的问题,如果不处理,只会转移到『元宇宙』中。”

“元宇宙”的概念目前仍新颖、抽象,短期内料应对社会难有任何直接影响。然而,随着关注度飙升,公众必然有更大担忧。科企如何向公众阐述“元宇宙”的概念,以至影响舆论走向,将会备受瞩目。

正如瑕不掩瑜,坏处不一定能否定某件事物的好处,反之亦然。如何为“元宇宙”去芜存菁,可能将是本世纪的难题。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