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来一场人工智能的奇妙冒险吧~

目录

 一、引言       

二、人工智能

三、机器学习

四、深度学习

五、全部内容


一、引言       

       人工智能,人工究竟如何创造智能?或许你听过,或许你见过,或许你还亲自上手写过,所以,它到底是怎么运作的?你可能会想,这里充满着数学,可是数学太难,你可能会说,这里科普很多,可惜科普有太浅,如科学搔痒一般。那为什么不把二者合二为一?既有科普的清晰直观,也有难度适中的数学推演,不必一板一眼,也不是泛泛而谈。这就是本次课程的出发点,坚持如无必要,不增新知的理念,围绕具体的问题,一步步给大家揭开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的神秘面纱。

       从深海生物小蓝遇到的问题开始,我们发现一个一元一次函数构建的神经元可以表示一种直觉,而在这个线性函数外套上,一层非线性激活函数就可以对事物进行分类,而利用梯度下降和反向传播算法可以让机器自己学习到问题的解。在加入更多的隐藏层神经元后,你又会发现用来承载函数的神经网络开始能够解决更加复杂的问题,而用向量可以表示出问题的更多特征,进入更高的维度矩阵能让我们的计算更加直观和高效。所以这些数学概念到底是如何发生作用的?

        本课程将用你看得见摸得着的方法去解构神经网络的工作原理。最后你会发现数学不是目的,只是手段,科普也不是那个阻碍你骚扰的靴子,而是一步步把数学串起来的一条线。

        在每一节课中都会有原理讲解和编程实践两个部分,但是为了不让琐碎且干涩的编程实验影响到原理讲解的紧凑和流畅,在课程内容上,我们采用“干湿分离设计”,湿润的原理讲解部分可以作为硬核科普,不涉及复杂的数学原理和编程,倾向于直观展示,让你轻松搞懂神经网络到 底在干什么。

       自然我们也做了仔细的简化,为此针对本次课程我们专门开发了数学可视化工具,不需要编程也可以直观的看见一个函数,并通过拖拽的简单操作去体会它的秘密。而甘涩的编程实验部分,我们采用Python语言去实现每节课提到的算法。不太熟悉Python没有关系,机器学习和神经网络算法对编码的要求并不大,往往就是简短的几行代码就可以搞定,而且本课程会一行一行手把手的教你Python以及单排数据库的辩存技巧。原理懂了,实践自然是迫切的。本课程准备了丰富的实践项目,比如经典的手写体识别、物体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等。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会介绍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并使用Keras框架,用很少的代码去实现它们。

二、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就是让机器具有人类的一样的智慧,有人类的视觉、听觉、阅读、写作等能力。人类大脑是经过了上亿年的进化才形成的复杂结构,但我们至今仍然没有完全了解其工作机理。虽然随着神经科学、认知心理学等学科的发展,人们对大脑的结构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大脑的智能究竟是怎么产生的还是未知。我们并不理解大脑的运作原理,以及如何产生意识、情感、记忆等功能.因此,通过“复制”人脑来实现人工智能在目前阶段还不切实际。

         阿兰·图灵(Alan Turing)  在1950 年发表了一篇有着重要影响力的论文《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阐述一种“智能机器”的可能性.由于“智能”一词比较难以定义,他提出一个著名测试,后人称之为图灵测试

          图灵测试:“一个人在不接触对方的情况下,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和对方进行一系列的问答.如果在相当长时间内,他无法根据这些问题判断对方是人还是计算机,那么就可以认为这个计算机是智能的”.图灵测试是促使人工智能从哲学探讨到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因素,引导了人工智能的很多研究方向。

       我们要使得计算机能通过图灵测试,计算机就必须具备理解语言、学习、记忆、推理、决策等能力。这样,人工智能就延伸出了很多不同的子学科,例如机器感知(计算机视觉、语音信息处理)、学习(模式识别、机器学习、强化学习)、语言(自然语言处理)、记忆(知识表示)、决策(规划、数据挖掘)等.所有这些研究领域都可以看成是人工智能的研究范畴。

      目前,人工智能的主要领域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感知:模拟人的感知能力,对外部刺激信息(视觉和语音等)进行感知和加工.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语音信息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等.
2.学习:模拟人的学习能力,主要研究如何从样例或从与环境的交互中进行学习.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和强化学习等.
3.认知:模拟人的认知能力,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知识表示、自然语言理解、推理、规划、决策等.

三、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 是指从有限的观测数据中学习 ( 或 “ 猜 测”) 出具有一般性的规律 , 并利用这些规律对未知数据进行预测的方法 . 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分支,并逐渐成为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因素. 传统的机器学习主要关注如何学习一个预测模型.一般需要首先将数据表示为一组特征,特征的表示形式可以是连续的数值、离散的符号或其他形式.然后将这些特征输入到预测模型,并输出预测结果.这类机器学习可以看作浅层学习.浅层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不涉及特征学习,其特征主要靠人工经验或特征转换方法来抽取.
       在实际任务中使用机器学习模型一般会包含以下几个:
       1. 数据预处理: 对原始形式的数据进行初步的数据清理(例如去掉一些冗余的数据特征等)和加工(对相关数值进行缩放和归一化等),并构建成可用于训练机器学习模型的数据集.
       2. 特征提取: 从数据的原始特征中提取一些对特定机器学习任务有用的价值高的特征.比如在图像分类中提取边缘特征、尺度不变特征、变换特征,在文本分类任务中去除停用词等.
       3.特征转换: 对特征进行进一步的加工,比如降维和升维. 降维包括特征抽取和特征选择两种途径.常用的 特征转换方法有主成分分析、线性判别分析等.

四、深度学习

       为了让机器学到更好的特性,需要构建具有一定“深度”的模型,并通过学习算法来让模型自动学习出好的特征表示(从底层特征,到中层特征,再到高层特征),从而最终提升预测模型的准确率.所谓“深度”是指原始数据进行非线性特征转换的次数.如果把一个表示学习系统看作一个有向图结构,深度也可以看作从输入节点到输出节点所经过的最长路径的长度.这样我们就需要一种学习方法可以从数据中学习一个“深度模型”,这就是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的一个子问题,其主要目的是从数据中自动学习到有效的特征表示.
学习深度学习需要掌握以下内容:

1、学习深度学习,首先要掌握线性代数、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基础知识,这样才能理解深度学习算法的原理;

2、学习深度学习,要掌握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CNN)、循环神经网络(RNN)、深度强化学习等深度学习模型;

3、学习深度学习,要掌握深度学习框架,如TensorFlow、Pytorch等;

4、学习深度学习,要掌握数据预处理、模型训练和评估等技术。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2-4部分为CSDN博主「微学AI」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weixin_42878111/article/details/128130766

五、全部内容

引言:来一场人工智能的奇妙冒险吧~

1.一元一次函数感知器:如何描述直觉

2.方差代价函数:知错

3.梯度下降:能改

4.反向传播:能改

5.激活函数:给机器注入灵魂

6.隐藏层:神经网络为什么working

7.高维空间:机器如何面对越来越复杂的问题

8.初识Keras:轻松完成神经网络模型搭建

9.深度学习:神奇的DeepLearning

10.卷积神经网络:打破图像识别的瓶颈

11. 卷积神经网络:图像识别实战

12.循环:序列依赖问题

13.LSTM网络:自然语言处理实践

14.机器学习:最后一节课也是第一节课

视频链接:icon-default.png?t=N176https://pan.baidu.com/s/1C2JTqyNmuAc3G-R-xQ45Dw?pwd=5vwb 

  • 1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 回答1: 强场自电离(photoionization)是一种关键的原子物理过程,它涉及原子的结构和性质。由于它的重要性,许多研究人员都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以探索它的机理和物理本质。本文将综述最新的研究进展,针对强场自电离研究中所使用的PRL等级方法,讨论其在理论和实验上的优势和局限性。 ### 回答2: 强场自电离是在强激光场作用下,原子或分子被剥离自身电子的现象。自电离是一个极其基础且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实验室中的现象,在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研究兴趣。然而,随着激光技术的快速发展,研究者们逐渐进入了强场自电离的领域,为此PRL等级的引言也相应增加。 强场自电离的研究得益于强激光技术的高度发展。激光技术的完善和高能量激光系统的广泛应用,使得研究者们获得了以往难以想象的高强度激光场。因此,研究者们开始探索在这种极端条件下原子或分子的行为,引发了强场自电离的研究热潮。 强场自电离引发了许多有意义的科学问题,也带来了许多新颖的现象和应用。在强电场中,原子或分子的外层电子可能被剥离出来,从而改变原子或分子的结构和性质。这种自电离过程的理解对于理论物理学,特别是量子力学和电磁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也为高精度激光测量、高速通信和光子学等领域的技术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强场自电离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并且在许多国际重要会议和期刊中受到广泛关注。最近的实验和理论研究表明,强场自电离的机制和动力学过程具有较强的非线性特性和瞬态行为,这对我们理解和应用这一现象至关重要。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更多的实验和理论工作来深入研究强场自电离的各个方面,为我们的科学知识体系和技术发展提供更加全面和准确的基础。 总之,强场自电离作为一个新兴领域,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对其产生机制、动力学过程以及应用前景的深入探索,将为我们打开新的科学大门,推动相关领域的学术进展和技术创新。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