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中量化因子和比例因子,模糊控制器设计中量化因子_比例因子的选择

Ξ 收稿日期:2008-11-15

作者简介:王川川(1985—

),男,河南濮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军用电力系统测试技术的研究.

模糊控制器设计中量化因子、比例因子的选择

Ξ

王川川a ,赵锦成a ,齐晓慧b

(军械工程学院a.电气工程系;b.光学与电子工程系,石家庄 050003)

摘要:以一个具体的电机系统为控制对象,通过Matlab 编程,设计了模糊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通过修改量化因子

和比例因子,得到不同的阶跃响应曲线,在此基础上,详细地分析了量化因子和比例因子取不同值时对模糊控制系统性能的影响,并由此分析得出了选择量化因子、比例因子的基本原则.关键词:模糊控制;量化因子;比例因子中图分类号:TP27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707(2009)01-0061-03 1965年L A Z adeh 教授创立了模糊集合论,从而为描述、研究和处理模糊性现象提供了一种新的工具.一种利用模糊集合的理论来建立系统模型、设计控制器的新方法———模糊控制也随之问世了.模糊控制对于非线性、时变、无法或难以建立精确数学模型的系统能进行有效的控制,且模糊系统的设备简单,鲁棒性好,经济效益明显.故自从模糊控制技术诞生以来,在诸多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模糊控制系统设计的核心是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模糊控制器的设计主要有3个部分:输入量的模糊化;模糊逻辑推理;去模糊化过程[1].因此在模糊控制系统的应用中,有

2个问题是必须考虑的,一是输入量的模糊化,即量化因子

的选择;二是去模糊化过程中比例因子的选择.量化因子和比例因子对模糊控制系统性能有极大的影响.为此,本文中就量化因子、比例因子对模糊控制系统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量化因子、比例因子选择的基本原则.

1 量化因子和比例因子定义[2]

设误差的基本论域为-x

  • 3
    点赞
  • 2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