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不带基准的轮廓度公差是否可以按照平面度公差测量,引发了广大工程师的关注和讨论。
说法一
不可以。
如图,平面度0.4标注在被测表面上,这个曲面是实际表面。那这个表面的实测平面度就等于实际表面最高点减去表面最低点,也就是红色包容区域的宽度,红色的包容区域不需要相对理论表面是对称分布。
不带基准轮廓度,即实测轮廓度值,等于用相对理论表面对称的一个包容区域,把实际表面所减包在里面,这个包容区域的宽度就等于实测轮廓度值,这个宽度实际上就等于实际表面的起始点到理论表面距离的两倍,也就是最大偏差的两倍,就是实测表面的轮廓度。
大家习惯认为轮廓度不带基准等于平面度测量,而且发现有些测量软件也是这样的,这是不符合标准定义的。
ISO标准对平面度公差定义:
the extracted surface shall be contained between two parallel planes 0,08 apart.
提取实际表面限定在两个平行的0.08的平面内(公差带)
ISO标准对轮廓度公差定义:
The extracted surface shall be contained between two equidistant surfaces enveloping spheres of diameter 0,02, the centres of which are situated on a surface having the theoretically exact geometrical form.
提取(实际)轮廓面应限定在直径等于0.02,球心位于理论正确几何形状表面上的一系列圆球的两等距包络区域(公差带)之间。
平面度公差的实际包容区域是不需要相对理论表面对称,而轮廓度公差的实际包容区域是要相对理论表面对称的,这就是区别。
说法二
可以。
不带基准的轮廓度控制平面时,等价于平面度。
说法一的解释适用于带基准的轮廓度,理论轮廓不能动的情况。不带基准的理论轮廓,和实际轮廓要会进行最佳拟合。如果按照最大值最小法拟合(最小区域法),理论轮廓一定在最高点和最低点中间(和平面度的拟合效果一样),所以是一样的。
对于平面来说,通过最大值最小法拟合后,理论轮廓一定在实际轮廓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中间(刚好),所以和平面度一样。
不带基准的轮廓度公差到底可以按照平面度公差测量吗?你的想法是什么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分享,严禁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后果自负。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相关资料进行确认,并及时修改或删除。
好啦,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关注"玩转GDT",每天三分钟,轻松成为"GD&T达人"。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