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计算机论文,10分钟读懂6篇Nature/Science系列文章

这篇博客介绍了6篇发表在Nature和Science上的计算机科学相关论文,涉及领域包括材料科学、电输运、化学反应、酶促C-C键组装、神经刺激技术和固态电池。研究亮点包括:柔性多边形拼接规则、非线性霍尔效应、C-H官能化、自驱动迷走神经刺激装置和氟化固态电解质界面,为相关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和应用潜力。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 布朗大学陈鸥Science:柔性多边形拼接规则制备单组分准晶纳米晶超晶格

计算机模拟早已预测出单组分胶体基元能组装成准晶超晶格,但从实验上验证这一预测十分具有挑战性。布朗大学陈鸥等人发现,具有各向异性表面功能的去顶四面体量子点能自发形成十重准晶超晶格。作者通过透射电子显微学、电子断层成像技术实现了准晶超晶格的结构重构,包括纳米尺度的堆积、原子尺度的定向排列。独特的准晶有序性衍生出一种拼接概念,即“柔性多边形拼接规则”,其很好的再现了实验观测。作者指出,单组分准晶超晶格的形成关键在于各向异性形状,基元的表面功能性以及组装微环境。这项发现可能促进以焓驱动路线、各向异性基元为基础的各类超结构的创造。

5433387cdb6d078e14e14e7cac41577f.png

Nagaoka Y, Zhu H, Eggert D, et al. Single-component quasicrystalline nanocrystal superlattices through flexible polygon tilingrule[J]. Science, 2018.

DOI: 10.1126/science.aav0790

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2/6421/1396

2. 麻省理工Nature:时间反演对称下观测到双层WTe2中的非线性霍尔效应

电流的霍尔效应是指,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两端的电场会使导体/半导体产生横向电压。对霍尔效应的研究导致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例如贝利曲率和拓扑不变量(Chern数)的发现。磁体具有内部磁化&#x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