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线圈分类_核磁线圈的基本架构及各部分主要功能

本文介绍了磁共振成像设备的架构,包括主磁体、梯度系统、射频系统、谱仪系统和计算机辅助设施。主磁体分为超导型和永磁型,梯度系统负责三维空间定位,射频系统激发和接收信号,谱仪系统控制整个过程,计算机及辅助设施确保设备精确运行。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核磁线圈的基本架构及各部分主要功能

核磁共振设备核磁线圈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不带成像功能的设备:核磁共振分析仪,主要用于科研和工业领域;另一类是带成像功能的设备:核磁共振成像仪,比如临床医用的核磁成像设备;本文主要介绍磁共振成像设备架构。核磁共振成像设备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主磁体2、梯度系统3、射频系统4、谱仪系统5、计算机及辅助设施

(1) 主磁体

主磁体是核磁线圈最重要组成的部分。磁体分为电磁体和永磁型。

核磁共振设备的基本架构及各部分主要功能

常导型电磁体基本上已经被淘汰。

超导型:超导型磁体具有磁场稳定,均匀性能好等优点。核磁线圈但超导磁体制作工艺复杂,运转中要消耗制冷剂,安装、 维护费用昂贵。

永磁体是由磁性物质制造,一经磁化,能够长期保持磁性。永磁类磁共振设备的运行、安装、操作费用均明显低于超导型设备。但是永磁设备重量大,热稳定性差、 磁场均匀性调试困难、磁场强度也较低,一般医用永磁体成像设备场强在1.0T以下。

核磁共振设备的基本架构及各部分主要功能

(2) 梯度系统

成像用的梯度系统至少由X、Y、Z三路梯度线圈组成。核磁线圈梯度系统包括梯度线圈、梯度控制器、数/模转换器、梯度放大器及梯度冷却系统等。

梯度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为磁共振成像提供三维空间定位。

核磁共振设备的基本架构及各部分主要功能

(3) 射频系统

射频系统由射频线圈、射频发生器和接收器组成, 其主要作用是激发检测部位并收集磁共振信号,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