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门店的复制过程,其实就是人才的复制。
王道无尽功,
万事人为本。
连锁经营最大的难题就是人才。
我们先看一个案例:
行业:餐饮连锁
地区:上海
规模:11家直营连锁店
问题:因为之前11家店人气一直非常旺,所以打算今年再开5家直营店,由于人才培养速度没能跟上开店的速度,不得不放弃原先规划的目标。
分析:公司的人才增长数量 没能达到公司扩张的速度,说明内部培养人才的土壤机制不完善。

这是我们逸马经历16年提炼出来的连锁企业生命周期图,我们可以很明显看到的是:人才培养、人才激励、商业模式梳理与创新等是贯穿企业全阶段的问题。
对于人才培养而言,大多数连锁企业的老板也很重视,但是如何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这才是我们要深度思考的,也是本文着重分享的一个点。
我们今天从这三个方面分享:
- 人才培养的三大体系
- 门店员工晋升通道的机制设计
- 建设内部商学院

人才培养的三大体系
①构建职业层级和职务体系
②按层级构建培训体系
③按层级构建考核体系
三项制度必须牢牢的联动起来。大多数企业经常会把职业层级和职务设计归于运营部的业务,培训归于培训部/门店管理层的业务,考核制度则归于人事部的业务的形式,将它们分开管理。
如果,这三项业务之间如果没有联动性的话,会产生许多矛盾。

门店员工的晋升通道机制设计

第一步:设定层级
晋升机制设计方法的第一步是设计各个职位的层级,层级是构建晋升通道的骨架
(下图仅供参考)

第二步:为各层级命名并加以定义
接下来,对分好的层级进行命名并定义职位的职责。可以从下图中看到一个通用的例子,分别在一般层,中间管理层,管理层的层级上放置了2个职位。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公司所要求的各职位的职责需要非常的明确。
(下图仅供参考)

第三步:设定业务的内容及其所需的能力
由于业务内容出现更改,各职位的培训课程和考核方式也需要做出相应更改,因此,业务内容的改善不仅仅是运营部的工作,培训部和人事部等相关部门也应该相互协助。
(下图仅供参考,需要根据自己企业具体情况而定)

第四步:制定各层级的培训课程
这一步是针对所整理的内容制作各层级的培训课程。需要注意的是课程不仅仅只有培训项目,还应该包括课程类别,培训制度,指导者,培训工具,考核方式,结果是否达标等内容。大多数企业的培训都只包含培训项目和指导者,在怎样考核培训成果方面还是有所欠缺,因此就会变成“只是实施了培训”的情况,培训的质量并没有得到改善。此外,和培训内容相对应的培训工具对于培训质量的提升也是很重要的,例如业务手册(SOP),培训手册等。
第五步:设定各层级的晋升标准
培训之后,需要针对性的对培训人员进行相应的能力考核,检查培训的质量。如果没通过考核,继续回炉再造!

需要注意的地方是“工作很努力”“在公司待的时间很长”这样诸如此类的理由不应该成为晋升的标准,这种考核方式不利于选拔出真正优秀的人才,只能选出混时间 混日子的人,也无法促进大家的积极性。所以,各层级的晋升标准需要相当明确,对考核的公平性也要有理有据。
各层级的晋升标准如下图所示。(仅供参考,要根据自己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

第六步:设定各层级的工资标准
工资对于员工来说非常重要,需要标明各层级的平均工资。这一步需要注意的是,在离职多发期间(进公司后3个月未满)升职所对应的工资涨幅需要比其他期间升职时所对应的工资涨幅高。下图是上海快餐业的平均工资图。红字是平均工资+10%的数值,蓝字是平均工资-10%的数值。红字部分的工资水平为有竞争力,相反蓝字则为缺乏竞争力。(仅供参考)


建设内部商学院
企业培训部门的演变及生命周期
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企业能不能像学校一样源源不断的复制人才,建立企业的内部商学院?
答案是可以的。

所以我们作为企业的一把手,先要简单了解企业培训部门的演变及生命周期,这样才能规划企业的人才复制。
必须把人才复制计划放在战略规划中。建设企业商学院分为四个阶段:
初期:行政部和人事部,有意识的培训新员工,但大多是流于形式。
发展:慢慢演变人力资源部门,有专职岗位的培训,以及有意识建立训练部门。
成熟:开始专业化分工,培训训练中心成立,完善训练体系,着手开发企业的训练课程,讲师团队搭建完成。
壮大:企业商学院建立,往企业大学发展,有可能企业大学是企业一部分的利润来源,不仅对内员工的需求培训,也可以对外进行收费培训。
简单的了解了建设企业商学院的过程,你就有了明确的方向。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更多连锁资讯干货,请关注连锁院长。
如果觉得有用,欢迎转发,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