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给大家讲一下目前国内大多数手机厂商 对移动端游戏优化的方法,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于CPU的常规调节频率来提升游戏性能和降低游戏功耗;另一类是基于GPU相关的图形学(和计算机视觉不一样!!!)来提升游戏相关体验和降低游戏功耗;
本节讲一下移动端游戏优化经常遇到的问题:
(1)CPU/GPU性能瓶颈——游戏帧率无法跑满、游戏时手机发热
王者荣耀——90帧+极致画质
和平精英——90帧+HDR画质
LOL——90帧
决战平安京——90帧
穿越火线——频繁GC,游戏自身设计问题
明日之后——最高配置
山海经——30帧
天涯明月刀——30帧
光遇、江南白景图——游戏时间较长会引起手机发热
米哈游系列游戏——游戏自身功耗优化真的是渣渣!
(2)温控方案限帧限频
对于90帧游戏(部分厂商可能有一些区别):
一般43°时将游戏限制到80帧
一般45°时将游戏限制到60帧
一般47°时将游戏限制到50帧
对于60帧游戏(部分厂商可能有一些区别):
一般43°时将游戏限制到55帧
一般45°时将游戏限制到50帧
对于大多数厂商来说,游戏只会限制到50帧,因为50帧以下将会引起触控延迟,影响游戏体验;但oppo系公司已经提出了新方案——SurfaceFlinger优化方案:可以将游戏限帧到50帧以下 但 却不影响触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