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线圈分类_磁共振线圈(二)

本文介绍了MRI设备中的接收线圈,包括发射/接收线圈和接收线圈的类型和作用。接收线圈分为表面线圈、体腔内线圈、相控阵线圈等,每个种类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和优势,如相控阵线圈通过并行采集技术提高了扫描效率。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本文字数1859字,12幅图片,两篇相关文章,建议阅读时间15分钟。

作者:宇翔

审核及修改:李懋

我们熟知的MRI设备主要由主磁体系统、梯度系统、射频系统、计算机系统以及其它辅助设备共同组成。线圈贯穿整个MR设备当中,比如:匀场线圈、梯度线圈、射频线圈等。

在上一期的线圈介绍中,主要是介绍了梯度线圈,本期的内容则是大家平时使用非常多的接收线圈。

上期为大家介绍了匀场线圈以及梯度线圈,这期将为大家介绍射频线圈,射频线圈的作用是什么?即将射频(RF)脉冲发送至患者,并接受信号。那么从射频线圈的作用来看可以将其分为两类——发射/接收线圈(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Coil)、接收线圈。图1:QBC Coil,正交体线圈图2:头线圈图3:膝关节专用线圈

发射/接收线圈(T/R Coil)顾名思义是将发射与接收线圈整合在一起,既可以发射射频脉冲也可以接收射频脉冲,我们日常使用中常见的发射/接收线圈有嵌入磁体孔径内部的体线圈(body coil,飞利浦将其称为Q-body coil或者QBC Coil)、头线圈(发射/接收线圈)和膝关节线圈。这类线圈在工作时并非接收和发射同时工作,而是通过电子线路在发射与接收中进行快速的切换从而达到发射射频脉冲和接收信号的作用。

图4:体部线圈(接收线圈)

图5:另一些体部线圈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