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促反应动力学_关于固定化酶的活性改变问题

51f287d7b84a30986e6e4d3d5cb1fc12.gif

关于固定化酶的活性改变问题

dcaad6ef85f94e64fbdb02a1ed615b1d.png

问题的提出 5ca589320ce1fe25818bbeca4ced74d3.png 选修教材中的考试试题中,经常会出现固定化酶,属于酶工程理论,教学中经常用酶的动力学原理来解释。其实,由于固定化处理,酶的活性会有相对改变,可能下降或上升,和固定化的方法不同有关,也就是说,不能一概而论。 问题: 固定化酶的活性和游离酶的活性比较?

cf8e594699312ef48c2d0ae06ded8dbf.png

关于固定化酶的发展简史

50年代:开始了酶固定化研究。1953年德国科学家首先将聚氨基苯乙烯树脂与淀粉酶,胃蛋白酶,羧肽酶和核糖核酸酶等结合,制成了固定化酶。 60年代,是固定化酶技术迅速发展的时期。1969年,日本的千烟一郎首次在工业上应用固定化氨基酰化酶生产L-氨基酸。 1971年,第一届国际酶工程学术会议在美国召开, 开展了微生物细胞固定化研究。 1973年,千烟一郎首次利用固定化的大肠杆菌细胞生产L-天冬氨酸。 1978年, 铃木用固定化细胞生产α-淀粉酶。 80年代,固定化细胞用于生产胞外酶, 又发展了固定化原生质体技术,排除了细胞壁这一障碍。 在抗体酶、人工酶、模拟酶等方面, 在近20年均取得了较大进展, 显示出广阔而诱人的前景。用小分子化合物修饰酶分子侧链基团,使酶性质发生改变。 修饰剂的选用、修饰方法上又有了新的发展。

043c6156c259dad602c52e2dc80462eb.png

游离酶和固定化酶的比较实验

以下内容摘录于网络吉林农业大学《酶工程》教学论文一部分。

本试验采用海藻酸钠包埋交联法制备固定化α-淀粉酶,得到最佳的固定效果,并对游离酶和固定化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比较。  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确定了游离酶和固定化酶的最适pH、最适底物浓度、最适反应温度,并进行了比较 1、pH 对固定化酶与游离酶活性的影响

4c02943921d5c71ee410af7498e1f752.png

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取pH 5、6、7、8、9,测定游离酶与固定化酶的活性,试验结果见图。由图可知,游离酶和固定化酶的最适反应pH均为6.0,与游离酶相对活性相比,固定化酶的相对酶活变化幅度不大,即 固定化酶在pH 变化范围内能够保持相对较高的酶活,相比游离酶具有更宽的适应性。  2、底物浓度对固定化酶与游离酶活性的影响

8dc2886d2f30e51a944c19db177fa175.png

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取底物浓度为 1.5%、1.0%、1.5%、2.0%、2.5%的淀粉溶液,测定游离酶与固定化酶的活性,试验结果见图。由图可知,游离酶和固定化酶的最适底物浓度均为1.5%的淀粉溶液,与游离酶相对活性相比,固定化酶的相对酶活变化幅度不大,即固定化酶在底物浓度变化范围内能够保持相对较高的酶活,相比游离酶具有更宽的适应性。 同时,由实验结果可见,低浓度底物浓度范围内,随底物浓度的升高,酶活也随之提升,但当底物浓度升至一定程度,酶活反而降低,推测可能是高浓度的底物会对酶促反应的产生抑制作用。 3、反应温度对固定化酶与游离酶活性的影响

73b1272bbfe18358169880e27c227302.png

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分别于35℃、45℃、55℃、65℃、75℃测定游离酶与固定化酶活性,试验结果见图。由图可知,游离酶被固定化以后,其最适反应温度还为原来65℃,当反应温度继续提高时,固定化酶活性明显高于游离酶,这可能是因为固定化载体提高了酶空间结构对热的稳定性。 c3996a9520dd2798aaa1d89302fd5a2e.png— END— 1867993b2073dfb9e4413f4d63988af6.gif 2ec3468a57658971cb3789bb070c6f20.gif

如何在公众号中搜索到所需要的内容

艾滋病病毒是一种怎么样的病毒?

烟草花叶病毒的科学研究情况介绍

  噬菌体的结构特点和种类介绍

                    有些图片来自于网络(侵删)

af76add33cff0e467a5deae6243053b1.png

高中生物教材研究

提高学科核心素养

5f788cc056154534bf2fb06837798b4a.png

▲请猛戳它

                           喜欢就点个“在看”呗~➘

建立数学模型是研究反应过程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数学建模中,我们可以通过建立一组区分参量的方程来描述反应的动态行为。在反应中,底物转化为产物的速率通常遵循动力学方程。 一般来说,反应的速率可以用动力学方程来描述,动力学方程可以分为亚米式方程和迈克尔-门特恩斯方程。亚米式方程是最简单的动力学方程,描述了底物浓度和速率之间的关系。迈克尔-门特恩斯方程则更常用,可以更加准确地描述底物转化为产物时速率的变化。 在数学建模中,我们可以使用R语言编写程序来实现对反应的模拟和分析。R语言是一种非常流行的用于数据分析和统计建模的编程语言,具有丰富的数据处理和图形化函数。 在反应模型的R程序中,我们可以使用R提供的函数库来构建模型方程,设置初始条件和参数,然后利用数值计算方法来求解方程的解析解或近似解。通过这个程序,我们可以得到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并进一步分析反应动力学行为。 此外,在反应模型中,我们还可以增加其他影响因素的考虑,例如温度、pH值和抑制剂等。通过引入这些额外的参量和方程,我们可以更加精确地描述反应的复杂性,并提供更多的参数和条件供模型分析使用。 总之,通过数学建模和R编程,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反应的动态行为,并对其进行模拟和分析。这种方法为我们深入研究反应的机理和应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工具,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