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力偏张量的物理意义_应力线性化建模简介

在一些工程应用中,必须通过模拟一组穿过薄结构横截面的应力线性化来近似表示一般的三维应力水平。对于高压容器分析、焊缝疲劳分析以及确定混凝土中的钢筋要求等应用而言,此模拟非常重要。在本篇文章中,我们讨论了为什么使用这种方法以及如何应用 COMSOL 的结构力学模块来计算线性化应力。

膜应力和弯曲应力

在用板或壳单元进行结构分析时,通常假设沿厚度方向的面内应力的变化是线性的。在局部坐标系中, z 代表沿壳表面的法线方向,因此可以写为

其中,d 是厚度,指数 i=x、j =y, 为膜应力,(或者)为弯曲应力。

0f99546bf990570fc37aa67163ecc5e8.png

线性应力分布可分解为膜应力和弯曲应力。

对于其他应力分量,壳理论意味着

除非壳较厚,横向剪切应力 σiz 明显小于面内应力。

为什么膜应力更危险

整个截面的膜应力值相同。假定材料是没有硬化的弹塑性材料,那么所有的点都会在同一时间达到失效应力。因此,引起初始塑性的载荷也是失效载荷。

a60b1a50c85802a76314402044a8f24e.png

无硬化的弹塑性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变量 σ ý 表示屈服应力。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梁中单轴应力状态的纯弯曲行为。只要材料是弹性的,那么整个截面的应力分布都是线性的,且中性面应力值为零。随着载荷的增加,最外层纤维的应力达到屈服极限,但是其余部分仍是弹性状态。因此在没有完全失效的情况下,还有可能再增加载荷。

87eefcf2aedd99e3a9805424fd25833b.png

初始屈服时的应力分布(左),部分屈服(中),完全屈服破坏(右)。

失效时的弯矩是初始屈服时弯矩的 1.5 倍。因此,如果允许的应力仅考虑最大应力时,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