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种经典的统计学悖论&18种经典的哲学悖论

目录

一.统计学悖论

1.辛普森悖论 Simpson’s Pradox

2.基本比率谬误 Base Rate Fallacy

3.伯克森悖论 Berkson’s Paradox

4.罗杰斯现象 Will Rogers Phenomenon

5.幸存者偏差

6.赌徒谬论 Gambler’s Fallacy

7.生日悖论 Birthday Paradox

8.蒙提霍尔悖论

二.哲学悖论

1.苏格拉底悖论

2.希帕索斯悖论

3.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4.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

5.“两分法”的悖论

6.“阿基里和乌龟赛跑”的悖论

7.“飞矢不动”的悖论

8.“运动场”悖论

9.学习的悖论

10.“谷粒声响”的悖论

11.关于“学习”的巧辩

12.关于“打官司”的诡辩

13.谎言者悖论

14.大师的论证

15.爱那西德穆的十个论证

16.阿格里帕德五个论证

17.关于“命运”和“必然”的争论

18.因为荒谬,我才相信


一.统计学悖论

在统计学上有哪些谬论?为什么会有这些谬论?如何避免在数据分析过程中陷入这样的谬论。举例说明。

1.辛普森悖论 Simpson’s Pradox

辛普森悖论指的是,数据集分组呈现的趋势与数据集聚合呈现的趋势相反的现象。先看一个例子——Sophia和Carlo两家餐厅推荐指数,可以通过看男性和女性各组的评分,也可以看整体的评分。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arlo’s 在男性和女性推荐率上都赢了,但却输在了总体推荐率上!!!

这里的问题在于,只查看单独各组数据的百分比会忽略掉样本的大小,也就是评论者的人数。每个百分比都由推荐用户数与相对应的评论人数计算得到。Carlo’s 有更多的男性评论者,而Sophia’s 有更多的女性评论者,因此导致了矛盾的结果。

辛普森悖论的另一个有趣的现象表现在,分层组数据表现的相关性方向与整体数据表现的相关性方向截然相反。我们来看一个简化后的例子。假设我们有每周运动小时数与两组患者(分别为50岁以下和50岁以上的患者)患病风险的对比数据。以下是各组运动数据与患病可能性的散点图(左侧:小于50岁,右侧:大于50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数据负相关,表明增加每周运动量与两组患者患病率的风险降低相关。下面让我们将数据合并在一起再来看看他们的关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相关性完全逆转了!如果只给出这张图结果,我们会得到这样的结论:运动增加了患病风险,这与我们从分层数据散点图中得到的结论完全相反。

运动如何既减少又增加疾病风险呢?其实并不然,要想弄清如何解决这个悖论,我们需要从数据的生成过程来考虑展示的数据和原因——是什么产生了这些结果。

如何避免
辛普森悖论告诉我们在分析数据时,不能简单的将分组数据汇总相加,而要仔细观察分组数据的特征。为避免辛普森悖论出现,就需要斟酌个别分组的权重,以一定的系数去消除以分组资料基数差异所造成的影响,同时必须了解该情境是否存在其他潜在因素而综合考虑。

辛普森悖论的重要性在于它揭示了我们看到的数据并非全貌。我们不能满足于展示的数字或图表,我们需要考虑整个数据生成过程,考虑因果模型。一旦我们理解了数据产生的机制,我们就能从图表之外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找到其它影响因素。

除了使用数据,我们需要运用经验和业务知识,或者向专家学习,来更好地进行决策。

2.基本比率谬误 Base Rate Fallacy

基本比率谬误(base rate fallacy),是指对统计学上的忽略基本比率而导致的推论谬误。基本比率对概率有重要影响。这很好理解:买矿泉水的人多呢,还是买香奈儿香水的人多?人群和需求概率明摆着,简直不是问题。但是人们往往会通过代表性来评估概率,忽视基本比率。代表性的意思是,通过比较 B 与 A 的相似程度来评估概率。例如,如果 A 能高度代表 B,人们就会认为 A 源自 B 的概率高。但如果 A 与 B 并不相似,人们就会认为 A 源自 B 的概率低。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经典问题:Jack 已经退休。那么他是图书馆员还是推销员?
需要考虑实际中推销员的比例远远大于图书馆员,而不能简单凭“退休”二字推测大概率为图书馆员。

根据美国的统计数据,一个40岁左右的女性患乳腺癌的概率大约为1%。如果她通过乳房影像学检查来测试自己是否患乳腺癌,被误诊患上乳腺癌的概率约为9%。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一位40岁的女性去做了乳房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她患上乳腺癌。她真正患上乳腺癌的概率是多少?是91%吗?

回答91%的朋友,恭喜你犯了基本比率谬误(base rate fallacy),即忽略了基本比率导致的推论谬误。我们假设对1000人进行检查,根据下图计算结果可知,正确答案约为9%。由于患上乳腺癌的女性的基本比率本来就很小,加上乳房影像检查自身带有的误诊率,其实只有9%左右的人真的患上了乳腺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假设同性恋染上 G 病的概率是异性恋的 9 倍,张三染上了 G 病,而我们对他的性取向一无所知。试问张三是同性恋的概率是多少?

如果回答 90%,恭喜你又犯了基本比率谬误。

事实上,如果我们不清楚同性恋和异性恋占整个群体的比率(即基本比率),就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为方便起见,我们假定群体有 100 人,同性恋有 10 人(占 1/10 ),异性恋有 90 人(占 9/10 )。再假设异性恋染上 G 病的概率是 X,则同性恋染上 G 病的概率为 9X。我们可用下表表示各子群体的分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那么张三是同性恋的概率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来自直觉的概率判断(9/10),只有在同性恋与异性恋比例相等时才适用。假定群体有100人,同性恋、异性恋各50人,则可用下表表示各种子群体的分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此时,张三是同性恋的概率是 9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何避免
切勿忽略基本概率!在我们做出任何判断前,首先需要对基本比率有个大致的认识,否则很容易不小心就陷入统计的陷阱。

3.伯克森悖论 Berkson’s Paradox


伯克森悖论,指的是两个本来无关的变量之间体现出貌似强烈的相关关系。

为什么很多人会觉得帅哥都是混蛋?做个简化的假设,当你找男生约会的时候最看重两个条件:长得是不是帅,对你是不是好。两者至少满足其一你才会考虑跟他约会,长得不帅的渣男压根没有机会。因此对你所有的约会对象而言,两者有了负相关,于是你可能产生出渣男长得帅、暖男长得丑的印象。

同样的,演员的演技和长相成反比、学生文化课成绩和体育课成绩成反比也是伯克森悖论的例子。

假设某学校在招收学生时,要求学生要么学习成绩好,要么体育成绩好。

所有的报考学生需要参加两门考试:文化(语数外),和体育(跑跳投)。最后,学校仅录取在任一考试中考到90分以上的报考学生。

所以能够被学校录取的学生,要么在文化考试中考到90分以上,或者在体育考试中考到90分以上,或者在两门考试中都考到90分以上。

现在如果我们分析这些被入取学生的成绩分布,会发现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体育成绩是负相关的。因为那些体育成绩最好的学生(比如体育100分),他们的文化平均分为50分(假设他们的文化考试呈现正态分布)。而体育成绩最差的学生(比如体育成绩10分),其文化平均成绩为95分(因为只有超过90分的学生才被录取)。

因此,分析人员可能会得出结论:体育越好,文化成绩越差。文化成绩越好,体育越差。但这个结论显然是错误的。

如何避免
考虑变量本身之间是否存在关系或忽略了部分样本(如帅哥都是混蛋,忽略了不是帅哥这部分群体,导致帅哥与混蛋看似具有强烈相关性)。

4.罗杰斯现象 Will Rogers Phenomenon


罗杰斯现象,又称Will Rogers悖论,是指将某些事物从一个组移到另一个组,两组的平均值增大,虽然其中没有值变大。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当数据点从一个组重新归类到另一组的时候,如果这个点在原来组的平均线以下,但是在新组的平均线之上,那么这两个组的平均线都会提升。

这一悖论源于美国喜剧演员Will Rogers。他曾经开玩笑说,“当俄克流民离开俄克拉荷马州并且搬到加尼福尼亚州,他们同时提升了两个州的平均智力水平。”
举例说明,假设有6个人,分别为40、50、60、70、80、和90岁。现在将他们分为两组。第一组包括40岁和50岁的两人,因此组平均年龄为45岁。剩下的归入第二组,因此组平均年龄为75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现在把第二组中的那位60岁的哥们,移去第一组。移过去以后,第一组的平均年龄变为50岁,而第二组的平均年龄变为80岁。两组的平均年龄都上升了。

罗杰斯现象,导致我们在医学领域产生一些容易让人混淆的,似是而非的结论。

举例来说,前列腺特异抗原测试(PSA测试)可以帮助我们诊断前列腺癌。在没有发明这项测试前,很多人患了前列腺癌却不自知,因此他们被归入“健康”人群。而那些被确诊前列腺癌的患者,被归入“患者”人群。

有了PSA测试这项技术以后,很多人在年纪轻轻时也能通过该测试确诊自己是否患上前列腺癌。这部分人,就被移出“健康”人群,归入“患者”人群。

由于这个归类的变化,导致患上前列腺癌的“患者”人群,以及“健康”人群的平均寿命都得到了提高。因为“健康”人群中被移去一部分癌症患者,而这些癌症患者属于“轻度病患”(前列腺癌的致死率很低),因此“健康”和“患者”两个人群的寿命平均值均得到了提升,让人误以为PSA测试能够帮助我们延长寿命。

如何避免
需考虑平均值变大的根本原因,斟酌两次计算平均值前后分组之间的变化。

5.幸存者偏差


幸存者偏差也称“生存者偏差”或“存活者偏差”,是一种常见的逻辑谬误。指的是当取得资讯的渠道仅来自于幸存者时,因为只能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此资讯可能会存在与实际情况不同的偏差。

在“沉默的数据”、“死人不会说话”等等日常表达中,涉及幸存者偏差。此规律也适用于金融和商业领域,存活下来的企业往往被视为“传奇”,它们的做法被争相效仿,但其实有些也许只是因为偶然原因幸存下来了而已。

举例说明,在二战期间,人们发现幸存的轰炸机中,机翼中弹的数量很多,而机身中弹的却很少。因此人们认为我们应该加固飞机的机翼,其实不然,就是因为机翼中弹多还能飞回来,所以机翼中弹并没有影响飞机返航;而机身中弹的少则说明了子弹打中机身对飞机的影响更大,导致飞机不能返航,在这个飞机问题中,只统计到了幸存下来的飞机,以此下结论,是不正确的。

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幸存者偏差的案例,比如感觉周围都是本科以上的人,而实际上中国具备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只占总人口的3%。还有为什么感觉知乎上应届生人人都是月薪过万,因为你看到的都是月薪过万的人在答题,月薪低于1万的都处于沉默状态。

再比如媒体调查“喝葡萄酒的人长寿”。一般是调查了那些长寿的老人,发现其中很多饮用葡萄酒。但还有更多经常饮用葡萄酒但不长寿的人已经死了,媒体根本不可能调查到他们。

回到投资领域,在投资理财类电视节目中,我们经常看到取得成功的投资者谈论其投资经验和方法,但观众往往会忽略了一个事实:采用同样经验和方法而投资失败的人是没有机会上电视的。幸存者偏差现象可能导致以下的结果:(1)投资成功者出书出名,失败者将默默无闻,导致电视上大量专家在传经布道、市面上充斥着太多投资成功学类的书籍,可能会让观众或读者高估了通过投资获得成功的概率;(2)由于条件限制或者心理因素,投资成功者难以保证理性和客观,容易夸大自己能力、忽略运气因素、弱化当时所承担的风险等。

如何避免
应对幸存者偏差的办法是双盲实验设计和详细全面客观的数据纪录,即“兼听则明”,抛掉对个案的迷信,全面系统的了解才能克服这个偏差。

对于如何消除幸存者偏差的误区,没有好的办法,但如果能做到以下几点,应该有些好处:
(1)在投资领域,我们改变不了生存者偏差现象的存在,但我们可以努力不盲从所谓的权威;
(2)对于基金、私募以及个人投资者的能力评价,要看长期的、最好是跨越多个经济周期的业绩记录;
(3)为了使样本更反映事实,我们更应该搜集介绍投资失败的案例和总结,不但要向成功的人学习如何成功,更要从失败的人那里总结为什么失败,因为投资很大程度上是个避免失败的过程。

6.赌徒谬论 Gambler’s Fallacy


赌徒谬误(Gambler’s Fallacy)亦称为蒙地卡罗谬误,是一种错误的信念,以为随机序列中一个事件发生的机会率与之前发生的事件有关,即其发生的机会率会随着之前没有发生该事件的次数而上升。如重复抛一个公平硬币,而连续多次抛出反面朝上,赌徒可能错误地认为,下一次抛出正面的机会会较大

赌徒谬误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不合逻辑的推理方式,认为一系列事件的结果都在某种程度上隐含了自相关的关系,即如果事件A的结果影响到事件B,那么就说B是“依赖”于A的。例如,一晚上手气不好的赌徒总认为再过几把之后就会风水轮流转,幸运降临。相反的例子,连续的好天气让人担心周末会下起大雨。

赌徒谬误亦指相信某一个特定的结果由于最近已发生了(“运气用尽了”)或最近没有发生(“交霉运”),再发生的机会会较低。


比如一个赌徒在打赌硬币是正面朝上或是背面朝上时的情景,前面5次的结果都是正面朝上,那么下一次他觉得反面朝上的概率会更大,这就是赌徒谬论。为什么说是谬论呢?因为高中的时候我们就学过扔硬币这个问题的概率,每扔一次一枚硬币是一个独立的事件,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概率相同都是0.5,不受前面扔了多少次的影响,也就是说虽然前面5次都是正常朝上,下一次仍是正面朝上的概率也还是0.5。

聊到这,可能有些人会不理解了,或者脑海里依稀记得好像老师讲过,扔一枚硬币扔个1000次,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次数都是接近一半的呀,能想到这里的同学,恭喜你,已经入门了。

确实如此,但请看清楚前提:扔1000次,这就是大数定理,当我们大量重复某一相同实验时,最后的结果会稳定在某一数值附近,但把大量重复事件的规律运用在少数的事情上就错了。

如何避免
赌徒谬误的产生是因为人们错误的诠释了“大数法则”的平均律。投资者倾向于认为大数法则适用于大样本的同时,也适用于小样本。Tversky and Kahneman把赌徒谬误戏称为“小数法则”(law of small numbers)。

一个独立的事件并不会受前一个独立事件结果的影响。
大数定理不能用于单个独立事件。

7.生日悖论 Birthday Paradox


生日悖论(Birthday paradox)是指,如果一个房间里有23个或23个以上的人,那么至少有两个人的生日相同的概率要大于50%。这就意味着在一个典型的标准小学班级(30人)中,存在两人生日相同的可能性更高。对于60或者更多的人,这种概率要大于99%。从引起逻辑矛盾的角度来说生日悖论并不是一种悖论,从这个数学事实与一般直觉相抵触的意义上,它才称得上是一个悖论。大多数人会认为,23人中有2人生日相同的概率应该远远小于50%。
计算与此相关的概率被称为生日问题,在这个问题之后的数学理论已被用于设计著名的密码攻击方法:生日攻击。

假设你的班上一共有23位同学,其中任何两位同学生日撞期的概率为多少?

有人可能会这么想:一年有365天,把这23位同学分布在365天里,撞期的概率应该很小。大概不到10%吧。

事实上,23位同学中,生日撞期的概率为1/2。就是说,有一半的概率,这个班上至少有一对同学的生日相同。

对于这个问题,你可以这么考虑。我们先来算一下23位同学生日不撞期的概率。然后用1减去那个数字,就是这些同学生日撞期的概率。

假设23位同学排队逐个进入教室。第一个进入教室的同学,其生日和其他同学不一样的概率为1。第二位同学,其生日和其他同学不一样的概率为364/365。第三位同学,其生日和前面两位同学生日不一样的概率为363/365。

以此类推,所有同学生日不撞期的概率为1 X 364/365 X 363/365 …

然后用1减去上面的乘积,可以得出,当教室里有23个同学时,其结果为0.5左右。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何避免
以概率为依据做决策是不合逻辑的,然而逻辑和统计本身却是大不相同,在逻辑上,一个命题只有对和错两种划分,而在统计上,却可以说成对的概率有50%,错的概率为20%,就是这一点不确定性造就了以逻辑推理和统计为基础所得决策上的不一致,或者说矛盾,这就是统计关系不等于因果关系。

8.蒙提霍尔悖论


蒙提霍尔悖论亦称为蒙提霍尔问题、蒙特霍问题或蒙提霍尔悖论、三门问题(Monty Hall problem)。三门问题(Monty Hall problem),是一个源自博弈论的数学游戏问题,大致出自美国的电视游戏节目Let’s Make a Deal。问题的名字来自该节目的主持人蒙提·霍尔(Monty Hall)。

假设你正在参加一个游戏节目,你被要求在三扇门中选择一扇:其中一扇后面有一辆车;其余两扇后面则是山羊。你选择了一道门,假设是一号门,然后知道门后面有什么的主持人,开启了另一扇后面有山羊的门,假设是三号门。他然后问你:“你想选择二号门吗?”转换你的选择对你来说是一种优势吗?

这个游戏的玩法是:参赛者会看见三扇关闭了的门,其中一扇的后面有一辆汽车,选中后面有车的那扇门就可以赢得该汽车,而另外两扇门后面则各藏有一只山羊。当参赛者选定了一扇门,但未去开启它的时候,节目主持人会开启剩下两扇门的其中一扇,露出其中一只山羊。主持人其后会问参赛者要不要换另一扇仍然关上的门。问题是:换另一扇门会否增加参赛者赢得汽车的机会率?如果严格按照上述的条件的话,答案是会 「换门的话,赢得汽车的机会率是 2/3」。
这条问题亦被叫做蒙提霍尔悖论:虽然该问题的答案在逻辑上并不自相矛盾,但十分违反直觉。这问题曾引起一阵热烈的讨论。

二.哲学悖论

1.苏格拉底悖论

“苏格拉底悖论”又称作“学习的悖论”,指的是学习本身所引发的矛盾。

苏格拉底说:学习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任何人既不可能学习他知道的东西,也不可能学习他不知道的东西。他不能学习知道的东西,因为他已经知道了这个东西,不需要学习。同样,他也不能学习不知道的东西,因为他不知道自己要学习什么。

苏格拉底说,德性是一种知识,那么,它到底是人们已经知道的知识,还是尚不知道的知识?如果是前者,那么,不知道德性的人不会通过学习知道德性,因为他根本不知道要学习的是什么;如果是后者,知道德性的人也不会学习德性,因为没有人会学习已经知道的东西。

“苏格拉底悖论”的积极意义在于指出,学习不存在“无知”和“已知”两个极端状态,而是在两者之间。

就学习的起点而言,它既不是绝对的无知,也不是绝对的有知。开始学习德性的人在灵魂中已经存在关于道德的原则,因为他对德性并不是一无所知。但是,德性作为灵魂的内在原则,只是尚未察觉的本性。因此,肯定德性是灵魂的本性与肯定德性是获得的知识并不矛盾。

2.希帕索斯悖论

毕达哥拉斯证明了关于直角三角形斜边与两直角边关系的定理,即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定理”(即“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平方之和。

但是,毕达哥拉斯的学生希帕索斯却在研究正方形的对角线时发现,这条对角线(亦即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既不能用整数表示,也不能用整数之比(分数)表示。因为,如果能用整数或整数之比表示,则必然带来不可克服的矛盾。

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对数的概念的认识只限制在有理数的范围。也就是说,那时候的所谓数,只有整数以及可以表示成两个整数之比的分数。比如,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度竟然不是一个“数”。这就是著名的“希帕索斯悖论”。

希帕索斯悖论的发现就如同一声晴天霹雳,动摇了毕达哥拉斯学派整个信念大厦的基础,这等于给“万物皆数”的哲学观点捅了一个窟窿,引起其他毕氏门徒的极大恐慌。

他们决定立即封锁消息。可是如何能封锁得住?一传十,十传百早就传开了。这使得他们非常恼火,决定捉拿泄露天机的希帕索斯。希帕索斯并不屈服,于是逃离了这个学会。一些激进的门徒紧追不舍,结果在地中海的一条船上抓住了希帕索斯,并把他扔到了海里。

3.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这句名言出自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河里的水是不断流动的,你这次踏进河,水流走了,你下次踏进河时,又流来的是新水。河水川流不息,所以你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赫拉克利特还认为,事物都是相互转化的。冷变热,热变冷,湿变干,干变湿。他还明确断言:“我们走下而又没有走下同一条河流。我们存在而又不存在。”

显然,这句名言是有其特定意义的,并不是指这条河与那条河之间的区别。赫拉克利特主张“万物皆动”,“万物皆流”,这使他成为当时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流动派”的卓越代表。

恩格斯对赫拉克利特的这一思想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说:“这个原始的、朴素的但实质上正确的世界观是古希腊哲学的世界观,而且是由赫拉克利特第一次明白地表述出来的:一切都存在,同时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产生和消失。

4.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

克拉底鲁是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学生,是古希腊最早的诡辩派代表人物。赫拉克利特提出:“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而克拉底鲁却把这种观点推向极端,认为人甚至“人连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

他认为,一切都变化不居,瞬息即逝。因此,对任何事物都不能做出判断,都无法说出它是什么。曾经有人指着克罗底河问他:“这是克罗底河吗?”他却回答说:“不,我无法说它是什么,因为当我说的时候它就变了。”

有人问克拉底鲁:“河流是如此,是否其他事物也这样呢?”

克拉底鲁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从哲学的观点看,这是毫无疑问的。世界上的所有事物正是这样永不停息地变动着。”这时,有人指着克拉底鲁坐着的椅子问他:“你坐着的是什么?”

“是椅子。”“不对!”提问者反驳说,“按照你的理论,你的话还没说完,它已经变得不是椅子了。”

克拉底鲁无言以对。后来,他怕再出洋相,不管任何人问他什么问题,他都不作回答,而只是不断摇动大拇指。意思是说,你问的问题我不回答出来,因为就像指头的摇动一样,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地变化,我们无法加以认识,我们更不能把它说出来,因为在说出时它已不存在了。后来,有人把克拉底鲁称为“只动手指头的哲学家。”

5.“两分法”的悖论

“两分法”的悖论是芝诺否认事物运动的第一个悖论。他说,运动着的事物在达到目的地之前,先要完成全程的1/2;在达到1/2处之前,又要完成它的1/2。如此分割,乃至无穷,永远也达不到目的地。芝诺这个悖论暗示运动的路程是无限可分的。

后来,亚里士多德批评芝诺在“两分法”中所犯的错误:他(芝诺)主张一个事物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通过无限的事物,或者分别地和无限的事物相接触。须知长度和时间被说成是“无限的”有两种涵义,并且一般地说,一切连续事物被说成是“无限的”都有两种涵义:或分起来的无限,或延伸上的无限。

因此,一方面,事物在有限的时间里不能和数量上无限的事物相接触,另一方面,却能和分起来无限的事物相接触,因为时间本身分起来也是无限的。因此,通过一个无限的事物是在无限的时间里而不是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的,和无限的事物接触是在无限数的而不是在有限数的现在上进行的。

6.“阿基里和乌龟赛跑”的悖论

“阿基里和乌龟赛跑”的悖论是芝诺否认事物运动的第二个悖论。“阿基里”是古希腊奥运会上的长跑冠军。但芝诺却得出了他永远追不上乌龟的结论。

他说,设想阿基里和乌龟赛跑的时候,乌龟先爬一段路程;当阿基里跑完这段路程的时候,乌龟又向前爬了一段路程;当阿基里跑完这一段时,乌龟又再向前爬一段;一追一爬,以至无穷,阿基里永远也赶不上乌龟。这个悖论说明:运动中的事物没有快慢之分。

亚里士多德指出,芝诺的这个悖论和“两分法”的悖论在思路上是一致的,其实是一回事。区别仅在于:这里加上的距离不是用二分法划分的。由这个论证得到的结论是:跑得慢的人不可能被赶上。

而这个结论是根据和二分法同样的原理得到的——因为在这两个论证里得到的结论都是因为无论以二分法还是以非二分法取量时都达不到终结。在第二个论证里说最快的人也追不上最慢的人,这样说只是把问题说得更明白些罢了——因此,对这个论证的解决方法也必然是同一个方法。

认为在运动中领先的东西不能被追上这个想法是错误的。因为在它领先的时间内是不能被赶上的,但是,如果芝诺允许它能越过所规定的有限的距离的话,那么它也是可以被赶上的。

7.“飞矢不动”的悖论

“飞矢不动”的悖论是芝诺否认事物运动的第三个悖论。他指出,被射出去的飞箭在一段时间里通过一段路程,这一段时间可被分成无数时刻。在每一个时刻,飞箭都占据一个位置,因此是静止不动的。就是说,它停驻在这段路程的各个不同的位置上,而不是从一个位置飞至另外一个位置。

芝诺通过这个悖论旨在说明路程和时间的无限可分性所造成的速度是静止的。亚里士多德反驳说:“他的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因为时间不是由不可分的‘现在’组成的,正如别的任何量都不是由不可分的部分组合成的那样。”又说:“这个结论是因为把时间当作是由‘现在’组成的而引起的。如果不肯定这个前提,这个结论是不会出现的。”

8.“运动场”悖论

“运动场”悖论是芝诺否认事物运动的第四个悖论。芝诺说:假设跑道上有两排物体,大小相同且数目相同,一排从终点排到中间点,另一排从中间点排到起点。它们以相同的速度沿相反方向作运动。如下所示:

A A A A A A A A

B B B B—→ B B B B—→

←— C C C C ←—C C C C

AAAA为一排静止物体,而BBBB和CCCC分别代表以相同速度作相反方向运动的物体。于是当第一个B到达最末一个C的同时,第一个C也达到了最末一个B。这时第一个C已经经过了所有的B,而第一个B只经过了所有的A中的一半。因为经过每个物体的时间是相等的,所以一半时间和整个时间相等。

由此,芝诺得出结论:一倍的时间等于一半的时间

对于这个观点,后来的亚里士多德批评说:“这里错误在于他把一个运动物体经过另一运动物体所花的时间,看做等同于以相同速度经过相同大小的静止物体所花的时间。事实上这两者是不相等的。”

9.学习的悖论

学习的悖论在于揭示学习过程中的矛盾:学习的越多,不知道的越多。因为芝诺用圆圈来比喻这个悖论,所以历史上又称作“圆圈悖论”: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的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据说有一次,一位学生问芝诺:“老师,您的知识比我的知识多许多倍,您对问题的回答又十分正确,可是您为什么总是对自己的解答有疑问呢?”

芝诺顺手在桌上画了一大一小两个圆圈,并指着这两个圆圈说:“大圆圈的面积是我的知识,小圆圈的面积是你们的知识。我的知识比你们多。这两个圆圈的外面就是你们和我无知的部分。大圆圈的周长比小圆圈长,因此,我接触的无知的范围也比你们多。这就是我为什么常常怀疑自己的原因。”

在这个故事中,芝诺把知识比作圆圈,生动地揭示了有知与无知的辩证关系。

10.“谷粒声响”的悖论

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中还记录了芝诺的“谷粒声响”的悖论:一斗谷子掉在地上会发出声响,但是,一粒谷子掉在地上却不会发出响声。一斗谷子是由众多谷子组成,如果组成它的每一粒谷子都没有响声,它何以会发出响声?

这个论证意在说明:整体的性质不是组成它的部分,存在不是众多事物,或者说,众多事物不存在。所以说,存在不可能是多。

“谷粒声响”的悖论所否认的其实是无限性的观念:数字的无限相加,体积的无限增大,事物的无限可分。这些无限性与运动悖论中的路程和时间的无限可分性可被归纳为数学的无限性和物理的无限性。每一类无限性都有无限大和无限小两种情况。“无限性”概念的这些意义第一次在芝诺的悖论中被表述出来。

11.关于“学习”的巧辩

古希腊时期,智者尤苔谟斯和狄奥尼索德鲁则曾用巧辩法击败了认为“学习者比不学习者更聪明”的人。他们首先把人分成聪明的和无知的两类,然后把学习者归为无知的人一类。下面是他们和一个孩子之间的对话:

“当你正在学习的时候,你的处境和你在不知道你在学习的东西之时的处境有任何区别吗?”

“没有。”

“当你在不知道这些东西的时候,你是聪明的吗?”

“根本不是。”

“那么,如果你没有智慧,你是无知的吗?”

“当然。”

“因此,在学习你不知道的东西时,你是在无知状态中从事学习的。”

这个孩子点头同意。

“因此,你看,学习的人是无知的,而不是聪明的。”

上面这段对话显示出了古希腊智者巧辩术的几个特征:

1、不适当的区分(如把人分为“聪明的”和“无知的”两类);

2、混淆概念(如把“不知道”混同为“不知道正在学习的东西”);

3、不适合的定义(如把“无知”笼统地定义为“不知道”);

4、在对话中通过提问方法逐步使对手接受自己预先设计的答案。

对于这种诡辩,亚里士多德曾经尖锐地批评说:“正如游戏中的骗局和卑鄙的竞争的不同特征是确定的,巧辩就是论辩中的卑鄙竞争。卑鄙的竞争者不取胜决不罢休,巧辩者同样如此。智者就是那些为了公务和赚钱的目的而这样做的人,智者行为就是通过这种表面的智慧演示来赚钱的方式。”

12.关于“打官司”的诡辩

据说曾经有一个叫提西阿斯的人曾经跟随古希腊的智者考拉西学习雄辩术。可学到本领以后,提西阿斯却拒绝向考拉西支付学费,并表示:他愿意听从法院判决。提西阿斯说,如果他败诉了,那么他将接受法院的处罚;如果他胜诉了,那么他就不用付学费。但在这两种情况下,他都没有付学费的义务。结果,提西阿斯最终没有付学费。

后来的智者普罗泰戈拉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与学生约定:先付一半学费,出师毕业后打赢第一场官司时再付另外一半。有一次,他向他的学生优安塞隆收学费,后者说:“我还没有打赢过一场官司呢!”普罗泰戈拉说:“不然,我现正和你打官司。我赢了,你得付钱;你赢了,你也得付钱,因为你已经打赢了第一场官司。”

13.谎言者悖论

公元前六世纪,哲学家克利特人艾皮米尼地斯说:“所有克利特人都说谎,他们中间的一个诗人这么说。”那么,艾皮米尼地斯有没有说谎?

这个悖论最早的来源是《圣经》。《圣经》中曾经提到:“克利特人中的一个本地先知说:‘克利特人常说谎话,乃是恶兽,又馋又懒’”。

这一悖论作这类变化是无穷的。例如,罗素曾经说,他相信哲学家乔治·摩尔平生只有一次撒谎,就是当某人问他:是否他总是说真话时,摩尔想了一会儿,就说:“不是。”

罗素曾经认真地思考过这个悖论,并试图找到解决的办法。他说:谎言者悖论最简单地勾画出了他发现的那个矛盾:“那个说谎的人说:‘不论我说什么都是假的’。事实上,这就是他所说的一句话,但是这句话是指他所说的话的总体。只是把这句话包括在那个总体之中的时候才产生一个悖论。”

罗素试图用命题分层的办法来解决:“第一级命题我们可以说就是不涉及命题总体的那些命题;第二级命题就是涉及第一级命题的总体的那些命题;其余仿此,以至无穷。”但是这一方法并没有取得成效。正如他自己所说:“1903年和1904年两年内,我差不多完全是致力于这一件事,但是毫不成功。”

14.大师的论证

所谓“大师的论证”,是古希腊时期围绕着命运观的一场争论。这个论证由麦加拉派的迪奥多提出。他指出,在下面三个论题中存在着这样一个矛盾:肯定其中任何两个必然要否定第三个:

(1)每一个过去事件都是必然的。

(2)不可能性不会产生于可能性。

(3)有一些事件即使过去和将来都不会发生,但仍然是可能的。

在这三个论题中,迪奥多肯定(1)和(2),认为只有过去或将来发生的事件才是可能的。克里尼雪斯等人肯定(2)和(3),但否定(1)。克吕西甫肯定(1)和(3),但否定(2)。

这场争论涉及必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的逻辑关系问题。对迪奥多而言,它混淆了现实性和可能性,克里尼雪斯却将必然性等同于可能性,克吕西甫则一方面坚持实际发生事件的必然性,另一方面又承认逻辑可能性。

就是说,他所谓的必然性是因果必然性,但不是逻辑必然性。现实中不可能的东西在逻辑上却是可能的。他因此否定了(2)。它的论辩产生了这样的结论:即使我们承认世界的一切都依命运而必然地发生,我们仍然可以在语言中进行“可能”或“不可能”的判断和推理。

15.爱那西德穆的十个论证

爱那西德穆(约公元前100-前40年)生于克里特岛,曾在亚历山大里亚城教书。他是皮浪主义的追随者,怀疑主义的著名代表人物。关于他的记载中,最为醒目的是他提出了主张怀疑的十大理由,即十个著名的论证。这十个论证比较浅显,同样是比较深刻的:

1. 不同种类的动物对同一事物的感受或反应不同。——一只狗和一头驴子对一根肉骨头的感受一定不一样。

2. 相同种类事物中的不同个体也有特质差异。——在同一间屋子里,有人感到冷,有的人会感到热。

3. 同一个体的不同感官有不同的构造。——眼睛的功用是看颜色,鼻子的功用是闻气味。

4. 同一个体的身体内部因状态不同而产生差异。——感冒时候对美食的感受同健康时候就不同。

5. 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习俗、法律、观念不同。——你在食人部落宣扬人权是没有用的。

6. 事物都是相互混和的,一经混和就发生了变化。——比如紫色,在阳光下、月光和烛光下呈现的色泽有差别。

7. 同一事物因距离、位置等的不同而显得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

8. 事物具有相对性。——体育锻炼能够强体,也能摧残人体。

9. 由于事物的罕见或常见,也同样改变对事物的判断。——很多人关注彗星的出现,但是关注金星的人不多。

10. 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相对而言的。——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总结爱那西德谟的这10个论证,我们可以得出一点:把感觉和认识的主观性和相对性绝对化。这是从否定感性认识的可靠性来论证的怀疑论。

16.阿格里帕德五个论证

阿格里帕,公元一世纪人,生平不详,我们只知道他是罗马哲学家。他对哲学的主要贡献是继爱那西德穆的怀疑主义十论证后,又进一步提出了五个论证,而且把目标集中在否定理性认识的可靠性上:

1. 观点分歧

对于同一个现象,无论是普通人和哲学家之间都有争论,这些争论都可以找到证据支持,因此这些问题只能是悬而未决,人们各自保留意见。

2. 无穷倒退

支撑每个论点的证据都需要检验,需要论证,每个证明都需要进一步的证明,这样下去直至无穷,我们不可能找到一个论证的起点,因此只好对事物各自保留意见。

3. 相对性

只有在和判断主体及其伴随的知觉相关联中,一个对象才能具有这样或那样的现象,但我们无从得知它的本性。

4. 假设武断

很多独断论者都有一个理论的起源,这个起源都是值得质疑的。说话都要有根据,没有不言自明的公理。公理之说只是武断的结果。

5. 循环论证

应该用来去证明所研究的对象的东西却要求对象来证明。我们没有入口,也就没有出口,不可能找到理由。

爱那西德穆的十个论证虽然内容广泛,但基本上局限在感觉领域或现象范围,主要是用生活中的经验事实直接反对经验到的东西,集中否定的是感性认识的可靠性,所以还是比较初级和表面的东西,抽象性和思辨性都不很强,因而被塞克斯都·恩披里柯称为“老的论证”。

与之相比较,阿格里帕的五个论证就显得深刻而精致了。但是,我们也不能把这两个人的割裂开来。正如阿格里帕自己所说:“我提出这些论证的目的,不是要取代前十个论证,而是要通过这五个论证连同那十个论证,更详尽、更完整地暴露独断论者的轻率”。

17.关于“命运”和“必然”的争论

古希腊的斯多亚派在解释因果决定论时提出了三个概念:命运、天命和幸运。“命运”表示最严格的必然性,如天体在特定的轨道上运行。产生命运的原因是宇宙理性或“逻格斯”。按照“同类相知”的原则,命运能够被人的理性所理解。

斯多亚派用以表示必然性的另一个术语是“天命”。天命和命运的区别在于,天命暗示着人格神的预见和前定。“天命”就是“神的天命”。为了解释人的道德选择和责任,斯多亚派又用“幸运”来表示一种非严格决定的原因。也就是说,人可以自主地选择生活的目标和途径,如果做出正确的选择,那么他就是幸运的人。

斯多亚派“命运”、“天命”和“幸运”三个概念在不同层次上解释了不同程度的必然性。命运观对世界整体所作的严格的必然性解释,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有人说,这种所谓的命运观其实是一种“懒惰学说”。

好像对病人说:“如果你命定要康复,找不找医生看病都不起作用。如果你命定不能康复,找医生也是无济于事。因此,无论你的命运是什么,你都不用找医生看病。”

斯多亚派反驳说:每一个事件都有自身的原因,命运是这些原因的合成。一个病人命定康复的合成原因包括找医生看病这一原因。把命运解释为合成原因的意义在于排除超自然的奇迹,使命运观成为因果决定论。

18.因为荒谬,我才相信

在西方的中世纪,是基督教哲学盛行的时期。很多宗教哲学家试图将古希腊哲学和基督教的教义结合起来。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理性和信仰的关系问题。

当我们的理性思维结果同基督教的信仰发生冲突的时候,该如何适从呢?面对这种情况,有的哲学家试图调和理性和信仰的关系,对上帝的存在进行理性上的论证,而另外一些哲学家则走向了极端,坚决摒弃理性,以维护基督教的信仰。德尔图良就是其中的一个。“因为荒谬,我才相信”,他的这句名言充分表明了他维护信仰,排斥理性的极端态度。

德尔图良认为,基督教的信仰是上帝通过基督事件启示给世人的真理,也是人们必须遵守的规范。它不仅是充分的,而且也限制了我们的研究范围,超越它的范围必然造成异端。因此,最好是保持无知,以免逾越所容许的界限。“不要知道你不该知道的,因为你该知道的你已经知道。……对于信仰的规范来说,什么也不知道就是知道一切”。

在这种意义上,哲学完全成了一种多余的东西。即便是一个简单质朴的基督徒也比过去的哲学家们掌握有更多的真理。一切世俗知识在上帝面前都是愚蠢的。基督徒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上帝的启示。启示不仅是超理性的,而且也是反理性的。

德尔图良写道:“上帝的儿子钉在十字架上了,并不因为这是耻辱的就让人耻辱;上帝的儿子死了,正因为这是荒谬的,所以是绝对可信的;他被埋葬后又复活了,正因为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是确定无疑的”。

正因为荒谬,所以我才相信。
 

  • 7
    点赞
  • 4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