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翻译自《视觉心理物理学:从实验室到理论》
人类都是视觉生物,人类视觉的惊人能力远超过最精确的机器。 通过联合视觉心理物理学、大脑反应理解以及视功能计算模型等,可进一步了解人类的视觉功能和处理过程。
人类视觉系统的组成部分是眼球(包括视网膜)、视神经、外侧膝状体(LGN)、初级视觉皮层和其他视觉关联皮层。
· 视觉处理
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复合透镜,将视觉输入的倒像投射到眼底视网膜的光感受器上。在近中央凹或近注视中心处,即视力最佳部位,光敏性光感受器更加密集。
光感受器将光能转换为电信号,在视网膜中进一步处理,然后经约一百万个神经元轴突传递到丘脑LGN神经元的细胞体。LGN的轴突将信息分配到枕叶纹状皮质中的初级视觉皮层,然后再进入一系列相互作用的视觉处理阶段。许多初级视觉皮层具有视网膜对应区,保留了视觉图像的空间组织或拓扑结构。为了在皮质中表征外部世界,视觉系统通过相邻神经元刺激视网膜相邻部位来表征图像。
· 视觉心理物理学
研究外界物理刺激与人类应答表现之间的联系。 对理解人类视功能和脑功能方面发挥了主要作用。 此外,应用人类视觉心理物理学来评估人类视觉,一直是视觉设备设计标准的核心规律。
视觉心理物理学从运用各种呈现和测量工具,对与刺激环境相关的物理特性进行精确描述开始,再测量物理刺激特性与机体功能性行为之间的定量关系。
视觉心理物理的基本要素包括选择测量内容、测量方法、视觉刺激显示、反应收集和数据分析。
·常见概念
(1)量化
量化物理强度与感知强度之间的关系。为了测量特定视觉刺激的感知强度,必须先生成并显示刺激,再将其展示给观察者,以及收集反应。
(2)对比度阈值
阈值用于表征人类对不同种类刺激变化的敏感程度。对比度阈值表征观察者可以检测到的最小刺激量(正弦光栅举例)。
对比度是背景亮度的标准差与平均亮度的标准差之间的比值;它反映刺激的暗和亮部分之间差异。
例如测量(常用恒定刺激法)特定视觉刺激的阈值,需要尝试许多不同能量水平的刺激,并确定刺激几乎不可被识别时的特定能量水平。 常用的阈值标准则是正确率为50%时的刺激能量。
(3)对比敏感度函数(CSF)
对比敏感度函数描述了视觉系统对从粗到细的不同空间频率(更改了对比度能量)的正弦图案的敏感度。
CSF将对比度阈值作为人眼视觉系统对不同空间频率的正弦光栅识别能力的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