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S中常见模型及其构建思路(第一讲)
MS中建模的基本原则
代表性——抓住研究对象得关键特点,简化而不失真
可用性——尺寸适中、计算量可接受,算得动
2、分子模型绘制方法(第二讲)
有机物1 链状结构
有机物2 含环结构
苯环Kekule式与共振式互相转换:Build->Bonds->
3、晶体模型的构建(第三讲)
3.1 构建晶体必需信息
1 对称信息:即空间群; 一共有230个空间群;
2 晶格常数:3个晶格长度参数+3个晶格角度参数,共6个;
3 晶胞中原子的种类及其三维坐标
3.2 如何获得这些必须的信息(常用数据库 网站 软件)
3.3 晶体建模(晶体晶胞)
1 手动建模
查询相关信息(Findit):
建立晶胞: Build->Crystals->Build crystal...
加入原子:Build->Add atoms
2 导入cif格式文件(路径不可含有中文字符)有些cif格式导入的模型有误,需要仔细核查。(空间群及晶格常数等信息)
4、 溶液模型的构建(第四讲)
4.1 晶胞模型的分类
4.2 构建溶液模型的基本步骤
1 画出溶液中各组分的分子、离子模型,并设置号力场和电荷
2 获取溶液的密度、浓度信息,计算出溶液中各组分的摩尔比
3 使用AC模块建模
4.3 实例演示
1、注意:构建盒子的大小应要大于25A!!!(盒子大小应大于后续计算时,范德华力的截断半径的两倍,常用的截断半径为12.5A)
2、把力场设置为COMPASSII
3、在“More”里,把两个勾选去掉(和离子及分子建模时操作一致)
4、改“charges”为"use current"
5、可以修改Job description.
最终建立的模型具有“晶格线”,其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注:AC模块建模后形成的.xtd文件时轨迹文件,不能在直接使用改模型进行几何优化、退火、动力学计算等操作,需要把其中的某一帧复制到新的.xsd模型中,才能进行后续的操作。
5、 聚合物分子链的构建(第五讲)
例一:均聚物
画出重复单元结构,并选中与C相连的一个H原子。
“Build”->"repeat unit”
选中“Head Atom”
选中“Tail atom”
“Build”->"Homopolymer”
修改“Library”、“repeat unit”等选项
例二:无规共聚物
1、先构建两种重复单元
2、将两种重复单元进行连接
分别导入两种重复单元:
修改相关选项:
reactivity和Force concentration(严格按照聚合度比例进行建模)
Chain length:两种重复单元的聚合度总和。
在“Reactivity Ratios”中修改两种重复单元的比例->最后点击Build。
在Display style 里面把聚合骨架的颜色(粉色)修改为正常的元素颜色。
6、晶面模型的构建(之后学习了再总结)
7、纳米材料模型的构建(之后学习了再总结)
8、聚合物无定形晶胞
8.1 构建聚合物无定型晶胞的基本步骤
2、实例演示(普通AC建模/Confined Layer)
1、建模并设置力场(可以在AC模块里的More选项卡中设置,也可以在forsite里设置,同离子建模步骤)
2、AC建模
修改CHarges:Use current
在“setup”模块中修改密度(常用密度)、构型个数(自定义)、及模型中包含的有机物链数(自定义)。
构建“Confined layer”直接在“Task”处修改即可。
在AC建模完成后,可以在“energy”文件中查看能量最低的构型在第几帧!!!
第七帧的能量最低。
在"currentFrame"中将1改为7。
新建.xsd文件,将能量最低的轨迹文件第七帧复制进去,成为最终选择的模型。
两种建模的区别:普通AC建模和Confined layer建模
左:普通AC建模,在各个方向上均有原子在晶格外面。 右:confined layer建模在Z轴方向上与原子在晶格内。
左:用confined layer模型建模。右:用普通AC模块建模
总结:跟界面相关的模拟,最好用“confined layer”进行建模!!!
9、接枝、雕刻、填充、异质结、两相界面(主要学习两相界面,其余部分之后需要用再学习总结)
金属-液体模型:
1、构建两个层状模型。
2、进行拼接
Build->Build layers
设定选定layer1和layer2的模型文件
可以再溶液盒子上加真空层,以A为单位,在这里加了20A的真空层。
选定模型的大小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