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二、要说靠山,陛下才是臣的靠山。要说同党,臣也只是陛下的臣党
四、以儿子辱骂父亲的罪名判他绞刑。杀不杀儿子,皆是父亲一句话而已
六、臣恳请在适当的时候再彻查。臣的苦心不仅念及严阁老的知遇之恩
一、明里不要赏他,暗里给他奖点什么吧
- 嘉靖问办事杨金水:(胡宗宪当时叫杨金水和郑泌昌、何茂才看下属马宁远的供状,他们都没有看)“你觉得胡宗宪这样做是为了什么?”
杨金水回答:“ 回主子,第一,胡宗宪肩上的担子重,倭寇闹得厉害,他害怕百姓失了土地再一闹事,内忧加上外患,那个时候他担不起罪过。第二,裕王府那个谭纶在他身边,他应该也受了些影响。第三,他对严阁老感情还是深的,但对小阁老做的事总是不以为然。”
嘉靖对身边吕芳说:“你用的这个杨金水还是得力的。明里不要赏他,暗里给他奖点什么吧。”
二、要说靠山,陛下才是臣的靠山。要说同党,臣也只是陛下的臣党
- 赵贞吉: 苦一苦百姓,骂名我来担
注: 赵贞吉,能猜准上级以及皇帝的心意,并且对其迎合。
1、死一万人是个数字,死十万人百万人也是个数字,你和我都挡不住!
2、赵贞吉和嘉靖的答辩,看出赵贞吉的智慧。
赵贞吉:“臣斗胆乞求陛下,能否将海瑞写的那个贺表先让臣看看。”
嘉靖:“‘贺表’?你现在还说海瑞写的是贺表?”
赵贞吉将恐惧全然抛掉,大声奏道:“臣再次斗胆乞求陛下,将海瑞写的东西给臣看看。”
而赵贞吉跳出来的目的就是先把自己摘出去:“臣回奏陛下,臣确实不知道。”
嘉靖见赵贞吉不上钩,就让陈洪上了。
注:赵贞吉作为理学大家,最擅长的就是抓对方辩友的言语漏洞,陈洪这句话主要漏洞就是把海瑞定性成英雄好汉,把队友嘉靖直接推向英雄好汉的对立面,这在政治立场上可是大错误
嘉靖冷眼说道:“赵贞吉,你被陈洪问住了?”
赵贞吉倏地转望向嘉靖:“回奏圣上,臣不是被陈公公问住,臣是不屑回答陈公公这样大逆不道之言。”这句话一出,就说明赵贞吉是抓住这个漏洞了,而且把矛盾转移到了陈洪身上,赵贞吉再发挥就是怼陈洪而不是怼嘉靖
嘉靖对陈洪说:”你不想听他如何反说你是大逆不道吗?“
赵贞吉又抬起了头,开始了问答的第二个高光时刻:“是!海瑞是臣的属下,他欺君,等同于臣欺君,此臣罪一。海瑞写的这个东西是臣亲自拿来呈奏圣上的,呈奏者与书写者同罪,此臣罪二。海瑞呈奏上来的是何等狂悖犯上之言,臣知与不知,有此二罪都已经难逃其咎。海瑞既然备下了棺材愿意伏诛,臣也无非备下一口棺材愿意伏诛罢了。陈公公问臣是不是英雄好汉,臣这就回陈公公的话,海瑞既然狂悖犯上,陈公公何以称他英雄好汉?海瑞既不是英雄好汉,陈公公何以把臣也叫做英雄好汉?陈公公这话本就是大逆不道之言。臣恳请陛下命陈公公收回此言!臣方可有下言陈奏。”
注:第一部分是赵贞吉认自己的罪,但是只认了连坐和不知情的罪,并没有往外扯人,这和上面的立场是一脉相承的。第二部分是回应陈洪,从政治站位做文章,这样陈洪说赵贞吉不如海瑞,不敢做敢当自然而然也就不成立了。
赵贞吉后面接着说:”臣不是英雄好汉!更不是谁的同党!臣是嘉靖二十一年的进士,是天子门生,要说恩师陛下就是臣的恩师!二十四年前臣从翰林院任检点,之后升侍读,升巡抚,升户部尚书,一直到两月前升列台阁,每一步都是陛下的拔擢,要说靠山,陛下才是臣的靠山。要说同党,臣也只是陛下的臣党!君不密则失臣,陛下适才所言,非君论臣之道。臣恳请陛下收回!“
注:给皇上表了一波忠心
三、为了皇上,我们什么苦都可以受
注: 严世藩,大贪官一个,逢人就怼,口无遮拦,论老谋深算不如他爹严嵩、徐阶。官二代、富二代的出身,使得他几乎没有吃过什么亏。一句我爹是严嵩,就可以摆平许多麻烦。看严世蕃的用人,郑必昌、何茂才、高翰文。郑何二人除了欺压百姓、聚财敛物外,其他方面并没无建树。严嵩用了胡宗宪这样的人,可见他用人方面远远不如他爹严嵩。 当然这是电视剧里面的形象,历史上比较聪明一个贪官。
1、“搅吧,搅吧!你们就搅吧!搅得前方胡宗宪打仗没了军需,吃了败仗,东南大乱,把大明朝亡了,老子无非陪着你们一起完命就是!”
2、“为了皇上,我们什么苦都可以受。可我就是不懂,都是干着朝廷的事,为什么总是谁干得多,受的委屈就越大!”
3、“端老子的碗,砸老子的锅,你还有什么脸面,跟老子谈什么君子小人!”
4、“你有什么资格教训我!大明朝两京一十三省是在我的肩上担着!天下苍生这几个字还轮不到你来说!”
5、当提到修宫殿超支的时候,严世蕃说:我就知道,算来算去,你们就会把账算在皇上头上。
6、严世蕃接着诉苦,说自己为了完成工作做了多么大的努力。然后哭诉: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都是替朝廷办事,做得越多,受得委屈却越大。
四、以儿子辱骂父亲的罪名判他绞刑。杀不杀儿子,皆是父亲一句话而已
注:高拱,脾气暴躁,当面怼人,嘲讽严嵩,硬刚徐阶。 官僚家庭出生,父亲官至光禄寺少卿,他从小接受了严格培养,17岁中举,但是之后屡中不第,花了十三年的时间,才考中进士。之后授庶吉士,九年后升翰林侍读,嘉靖三十一年,皇三子裕王开邸受经,高拱被选中,为裕王授课
1、“小阁老,你知道奸字怎么写吗?是一个女字加一个干字!就在昨天,你都已经娶了第九房姨太太了!”
2、“那我们就干脆在这里给海瑞把罪名定死了,以儿子辱骂父亲的罪名判他绞刑。杀不杀儿子,皆是父亲一句话而已。” “这个罪名好,就用这个罪名!”裕王拍板了
五、天下无不是的君父
- 徐阶
注:二十岁,徐阶考中探花,入翰林(帝国的人才库),妥妥年少成名。二十一岁,也就是第二年,徐阶父亲去世了,卷铺盖,回家守孝三年。二十四岁的徐阶回到了京城,一切重新开始洗牌。
徐阶这时候可不像电视剧里面那么精明,得罪了上级还是其次,最可怕的是嘉靖,在“祭祀孔子”问题上认识含混,并旗帜鲜明的和嘉靖唱对台戏,于是嘉靖很生气。嘉靖这个集团的一把手,在宫殿柱子上刻了八个大字:
徐阶小人,永不叙用
在徐阶被打入狱中时,这位刚进而立之年的男人,贤惠的妻子去世了,留下一个两岁的孩子。被下放,一走就是八年,徐阶挺住了。当然电视剧中他通过“忍”和“瞒”来维护自己的地位,强调在政治斗争中要懂得妥协和隐忍。
1、大风吹倒梧桐树,自有旁人论短长。你有这个心,必有这个果。好自为之吧。
2、大明朝两京一十三省,百兆生民,就像这一家的子女,皇上就是这一家的父祖,臣等便是中间的媳妇,凡事按着媳妇的职分去做,能忍则忍,该瞒则瞒,两头尽力顾着,实在顾不了了,便只好屈了子孙,也不能屈了公婆。
3、天下无不是的君父
六、臣恳请在适当的时候再彻查。臣的苦心不仅念及严阁老的知遇之恩
注:胡宗宪,公忠体国,保有一颗初心,为了百姓和浙江的稳定,处境非常困难。抗倭立下不世之功后,黯然告老回乡,没有实现入阁拜相
1、那么孔子说的,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本意是什么?
做事时,不问可不可能,但问应不应该。毁堤淹田,伤天害理,上误国家,下害百姓,也叫作知不可为而为之?
2、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天下事坏就坏在这里。他们拿你的命换银子,拿浙江那么多百姓的身家换钱,你还得死心塌地的护着他们,还要说为了朝廷为了国策。什么国策,什么改稻为桑,赚了钱有几文能进到国库·。·····亲耳听着,你所保的他们是什么样的心肝肺,就是死,也不能做个糊涂鬼。
3、圣人的书是用来读的,用来办事百无一用
4、谁都可以去倒阁老,唯独我胡宗宪不能倒阁老。我可以不做名臣,但不能做小人
5、嘉靖皇帝言辞犀利后,直接对胡宗宪说:“我再问你一句:今年五月淳安、建德两县发大水,到底怎么回事?”,追问:“马宁远的供词不足信,朕再问你,新安江大堤到底怎么决的口子?”
注:嘉靖皇帝的意思已经非常明确,他要求胡宗宪立即表明立场,如实说出“毁堤淹田”的真相,作为“倒严”行动的开端
深思熟虑后,胡宗宪抬起头,正视着嘉靖皇帝,一字一句地说道:“皇上,臣有肺腑之言,愿沥血上奏。”
注:胡宗宪向嘉靖表明此时并非“倒严”的最佳时机。他不能按照嘉靖的要求说出“毁堤淹田”的真相,这不仅是为了维护严嵩,更是为了避免打草惊蛇
胡宗宪后面接着说:“我大明有两个京城和十三个省份,领土广大,百姓生活稳定,皇帝肩负着国家的重任,治理国家就像烹饪新鲜食物。今年的正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