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8266之Wifi库ESP8266WiFi.h(Arduino)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Arduino编程控制ESP8266 WiFi模块,包括设置IP地址、配置网络模式、启动WiFi连接、创建服务器和客户端进行数据交换。通过实例代码展示了如何实现设备联网及与远程服务器的交互。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联网功能

  • IPAddress ip(192, 168, 0, 200)创建一个IP地址,地址为192.68.0.200
  • WiFi.config(local, gateway, subnet)设置本地local,网关gateway以及子网掩码subnet,其中local, gateway和subnet都是IPAdress格式
  • WiFi.mode(mode)设置模式,参数mode可以选WIFI_STA也可选WIFI_AP
  • Wifi.begin(ssid,password)启动WiFi功能,如果是STA模式,参数为要连接的网络的ssid和password
  • WiFi.SSID()获取所连接网络的ssid
  • WiFi.localIP()获取本地的IP地址

WiFiServer server(80)创建服务端,端口为80

  • WiFiClient client = server.available()等待客户端连接,并产生一个client
  • client.print()向客户端发送消息,消息可以是html格式的文件字符串
  • client.read()读取客户端发送过来的消息

WiFiClient client创建客户端

  • client.connect(host,port)
  • client.print(req)向服务器发出请求,req可以是GET也可以是POST
  • client.connected()判断是否是连接状态
  • client.available()判断客服端是否可用
  • client.read()读取服务端给的消息
  • client.readStringUntil(char)读取服务端给的消息,直到字符char
    参考
    设置ESP8266的Arduino配置即基本用法
    更多ESP826的高级用法
WLAN是英文WirelessLAN的缩写,就是无线局域网的意思。无线以太网技术是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局域网技术,与有线网络技术相比,具有灵活、建网迅速、个人化等特点。将这一技术应用于电信网的接入网领域,能够方便、灵活地为用户提供网络接入,适合于用户流动性较大、有数据业务需求的公共场所、高端的企业及家庭用户、需要临时建网的场合以及难以采用有线接入方式的环境等 作为全球公认的局域网权威,IEEE802工作组建立的标准在过去二十年内在局域网领域独领风骚。这些协议包括了802.3Ethernet协议、802.5TokenRing协议、802.3z100BASE-T快速以太网协议。在1997年,经过了7年的工作以后,IEEE发布了802.11协议,这也是在无线局域网领域内的第一个国际上被认可的协议。  在1999年9月,他们又提出了802.11b"HighRate"协议,用来对802.11协议进行补充,802.11b在802.11的1Mbps和2Mbps速率下又增加了5.5Mbps和11Mbps两个新的网络吞吐速率。利用802.11b,移动用户能够获得同Ethernet一样的性能、网络吞吐率、可用性。这个基于标准的技术使得管理员可以根据环境选择合适的局域网技术来构造自己的网络,满足他们的商业用户和其他用户的需求。802.11协议主要工作在ISO协议的最低两层上,并在物理层上进行了一些改动,加入了高速数字传输的特性和连接的稳定性。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