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DCDC 芯片的反馈(FB)引脚中,上分压电阻(R6)并联电容(C6)的大小会对系统的稳定性、动态响应、噪声抑制等关键性能产生显著影响。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反馈回路的稳定性与相位裕度
相位补偿作用R6 并联 C6 形成的 RC 网络会在反馈回路中引入一个高频极点(由 C6 与 R6 的等效阻抗决定)和一个低频零点(由 C6 与 R2 的分压网络决定)。
高频极点:当频率超过截止频率($ f_c = \frac{1}{2\pi R_1 C_1} $)时,C6 的阻抗降低,导致反馈信号的增益下降,从而限制系统的带宽。若 C6 过大,截止频率过低,可能导致相位裕度过低,引发振荡。
低频零点:在低频段,C6 相当于开路,分压比由 R6 和 R2 决定;而在高频段,C6 的容抗降低,分压比逐渐变为由 R2 和 C6 的容抗决定。这一特性可用于补偿主功率级的相位滞后,提升系统的稳定性。
典型设计:通过调整 C6 的值,使零点频率($ f_z = \frac{1}{2\pi R_2 C_1} $)位于系统穿越频率附近,以提供最大的相位裕度(通常要求 45°~60°)。
稳定性优化
相位裕度不足:若 C6 过小,高频极点频率过高,可能无法有效抑制主功率级的相位滞后,导致系统在高频段相位裕度过低,引发振荡。
过补偿:若 C6 过大,高频极点频率过低,可能导致系统带宽过窄,动态响应变慢,且低频零点可能引入额外的相位超前,反而降低稳定性。
设计建议:根据芯片数据手册推荐的补偿网络参数,结合伯德图分析,通过仿真或实验调整 C6 的值,确保相位裕度和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