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TYPE-C引脚功能及PD协议了解

参考

不同接口的传送速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USB TYPE -A 2.0

差分信号就是常见的D+和D-,通过两条线的电压差来表示一个逻辑值,不能同时接收和传送,所以是半双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usb type -A3.0

可以看出3.0的接口可以实现全双工,但传送速率比2.0不只是增加一倍。这要跟USB的通信协议有关,因为随着接口改变,数据传递的频率也发生改变,所以才能在同样时间内传送超过2.0两倍的数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TYPE-C

常见的VBUS和GND表示的是电源的正负极两组usb2.0引脚四组3.0差分通信引脚(RX,TX);CC1和CC2根据连接的公头母头中的上下拉电阻的阻值不同,会提供不同的功率也就是PD协议的控制引脚;也是确定接口是否插反的检查引脚;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种有关type-c的名词

(1)DFP(Downstream Facing Port):
下行端口,可以理解为Host或者是HUB,DFP提供VBUS、VCONN,可以接收数据。在协议规范中DFP特指数据的下行传输,笼统意义上指的是数据下行和对外提供电源的设备,也就是主机host

(2)UFP(Upstream Facing Port):
上行端口,可以理解为Device,UFP从VBUS中取电,并可提供数据。典型设备是U盘,移动硬盘也就是设备

(3)DRP(Dual Role Port):请注意DRP分为DRD(Dual Role Data)/DRP(Dual Role Power),既可以是主机又可以是设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根据USB PORT的供电(或者受电)情况,USB Type-C将port划分为Source(供电)、**Sink(耗电 )**等power角色

CC1,CC2检查正反插(Configuration Channel)

参考,参考系列
由于端口一致,线材两端接口也一样,为了能够区分两端USB设备的角色(Host/Device),必须有一套协商机制,便于进行角色确认,这部分通过CC(Configuration Channel)管脚进行设置。后面随着PD规范的面世,CC脚开始被用来做简单的半双工通信,用来完成POWER供给的协商
更详细的可查看参考链接。下图中还有接入的数据和插入方向的检测:连接一条cc线确定插入方向,再检测另一条cc是否有Ra存在,如果有说明需要Vconn供电,此时再提供Vconn。检测过程不需要Vconn存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UB功能sideband use

Type-C的扩展功能(SBU1/SBU2),大部分配件诸如耳机、视频接口、Debug接口等等都可以实现兼容设计

一些主要电阻参数决定功能

上拉电阻Rp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下拉电阻Rd

根据电阻精度确定是否检测电源的供电能力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线材中的下拉电阻Ra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D,Power Delivery简介

整体框图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