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RANSAC算法(精华修正版)

RANSAC算法看似简单,实际上还是有很多坑的,网上有一些关于RANSAC算法的介绍不准确,或者说不全面。

之前我写过一个rnsac算法简介的博客,那么这篇博客将带你再次填这个大坑! 

目录

1.  RANSAC算法论述

2. RANSAC算法示例(线性回归)

3. 反思与总结



算法流程如下:

 


1.  RANSAC算法论述

首先让我们看一份高质量RANSAC算法论述@_@

RANSAC是“RANdom SAmple Consensus(随机抽样一致)”的缩写。它可以从一组包含“局外点”的观测数据集中,通过迭代方式估计数学模型的参数。它是一种不确定的算法——它有一定的概率得出一个合理的结果;为了提高概率必须提高迭代次数。该算法最早由Fischler和Bolles于1981年提出。核心思想就是随机性和假设性,随机性用于减少计算,循环次数是利用正确数据出现的概率。所谓的假设性,就是说随机抽出来的数据都认为是正确的,并以此去计算其他点,获得其他满足变换关系的点,然后利用投票机制,选出获票最多的那一个变换。

RANSAC的基本假设是:
(1)数据由“局内点”组成,例如:数据的分布可以用一些模型参数来解释;
(2)“局外点”是不能适应该模型的数据;
(3)除此之外的数据属于噪声。
局外点产生的原因有:噪声的极值;错误的测量方法;对数据的错误假设。


RANSAC与最小二乘区别最小二乘法尽量去适应包括局外点在内的所有点。相反,RANSAC能得出一个仅仅用局内点计算出模型,并且概率还足够高。但是,RANSAC并不能保证结果一定正确,为了保证算法有足够高的合理概率,必须小心的选择算法的参数(参数配置)。经实验验证,对于包含80%误差的数据集,RANSAC的效果远优于直接的最小二乘法。

验证思路RANSAC算法的输入是一组观测数据,一个可以解释或者适应于观测数据的参数化模型,一些可信的参数。
RANSAC通过反复选择数据中的一组随机子集来达成目标。被选取的子集被假设为局内点,并用下述方法进行验证:
1.有一个模型适应于假设的局内点,即所有的未知参数都能从假设的局内点计算得出。
2.用1中得到的模型去测试所有的其它数据,如果某个点适用于估计的模型,认为它也是局内点。
3.如果有足够多的点被归类为假设的局内点,那么估计的模型就足够合理。
4.然后,用所有假设的局内点去重新估计模型,因为它仅仅被初始的假设局内点估计过。
5.最后,通过估计局内点与模型的错误率来评估模型。

这个过程被重复执行固定的次数,每次产生的模型要么因为局内点太少而被舍弃,要么因为比现有的模型更好而被选用。

参数选择:
根据特定的问题和数据集通过实验来确定参数 t 和 d。然而参数 k(迭代次数)可以从理论结果推断。当估计模型参数时,用 p表示一些迭代过程中从数据集内随机选取出的点均为局内点的概率;此时,结果模型很可能有用,因此 p也表征了算法产生有用结果的概率。用 w表示每次从数据集中选取一个局内点的概率,如下式所示:
    w = 局内点的数目 / 数据集的数目
通常情况下,我们事先并不知道w的值,但是可以给出一些鲁棒的值。假设估计模型需要选定n个点,w^n是所有n个点均为局内点的概率;1 − w^n是n个点中至少有一个点为局外点的概率,此时表明我们从数据集中估计出了一个不好的模型。 (1 − wn)k表示算法永远都不会选择到n个点均为局内点的概率,它和1-p相同。因此,
   1 − p = (1 − w^n)^k
我们对上式的两边取对数,得出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结果假设n个点都是独立选择的;也就是说,某个点被选定之后,它可能会被后续的迭代过程重复选定到。这种方法通常都不合理,由此推导出的k值被看作是选取不重复点的上限。例如,要从数据集寻找适合的直线,RANSAC算法通常在每次迭代时选取2个点,计算通过这两点的直线maybe_model,要求这两点必须唯一。
为了得到更可信的参数,标准偏差或它的乘积可以被加到k上。k的标准偏差定义为:
  

注:请注意上面紫色字体的内容!

 

优点与缺点——
    RANSAC的优点是它能鲁棒的估计模型参数。例如,它能从包含大量局外点的数据集中估计出高精度的参数。RANSAC的缺点是它计算参数的迭代次数没有上限;如果设置迭代次数的上限,得到的结果可能不是最优的结果,甚至可能得到错误的结果。RANSAC只有一定的概率得到可信的模型,概率与迭代次数成正比。RANSAC的另一个缺点是它要求设置跟问题相关的阀值。
    RANSAC只能从特定的数据集中估计出一个模型,如果存在两个(或多个)模型,RANSAC不能找到别的模型。


2. RANSAC算法示例(线性回归)

下面结合一份线性回归的代码来看:

拟合二维平面中的带噪音直线,其中有不超过10%的样本点远离了直线,另外90%的样本点可能有高斯噪声的偏移

要求输出为

ax+by+c=0的形式
其中a > 0 且 a^2 + b^2 = 1
输入描述:

第一个数n表示有多少个样本点  之后n*2个数 每次是每个点的x 和y

输出描述:

输出a,b,c三个数,至多可以到6位有效数字

示例1

输入

    5
    3 4
    6 8
    9 12
    15 20
    10 -10

输出

-0.800000 0.600000 0.000000

说明

    本题共有10个测试点,每个点会根据选手输出的参数计算非噪音数据点的拟合误差E,并根据E来对每个数据点进行评分0-10分
    输入数据的范围在-10000

#include <cmath>
#include <cstdlib>
#include <ctime>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limits>
#include <tuple>
#include <vector>
   
using real = float;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Point2D {
public:
    real x, y;
       
public:
    Point2D(real x_ = 0, real y_ = 0) :
        x(x_), y(y_) {}
       
    bool operator == (const Point2D& p) {
        return fabs(x - p.x) < 1e-3 && fabs(y - p.y) < 1e-3;
    }
};
   
class Solution {
public:
    vector<real> ransaclr(vector<Point2D>& pts, real outlier_prob = 0.1, real accept_prob = 1e-3, real threshold = 10.0) {
        int n = pts.size();
        real sample_fail_prob = 1 - (1 - outlier_prob) * (1 - outlier_prob);
        int K = log(accept_prob) / log(sample_fail_prob);
           
        real a_res, b_res, c_res;
        real min_error = numeric_limits<real>::max();
           
        //cout << "K = " << K << endl;
        for (int k = 0; k < K; ++k) {
            Point2D p1, p2;
            while (p1 == p2) {
                p1 = pts[rand() % n];    // n maybe greater than 65535
                p2 = pts[rand() % n];
            }
               
            //cout << "p1 = " << p1.x << " " << p1.y << endl;
            //cout << "p2 = " << p2.x << " " << p2.y << endl;
               
            real a, b, c;
            a = p1.y - p2.y;
            b = p2.x - p1.x;
            c = p1.x * p2.y - p1.y * p2.x;
            real t = sqrt(a * a + b * b);
            a /= t;
            b /= t;
            c /= t;
               
            //cout << a << " " << b << " " << c << endl;
               
            real error = 0.0;
            int inliers = 0;
            for (int i = 0; i < n; ++i) {
                real dis = fabs(a * pts[i].x + b * pts[i].y + c);
                if (dis < threshold) {
                    ++inliers;
                    error += dis;
                }
            }
               
            //cout << "inliers = " << inliers << endl;
            //cout << "error = " << error << endl;
               
            if (static_cast<real>(inliers) / static_cast<real>(n) > 0.7) {
                if (error < min_error) {
                    min_error = error;
                    a_res = a;
                    b_res = b;
                    c_res = c;
                }
            }
        }
           
        return vector<real>{ a_res, b_res, c_res };
    }
};
   
int main() {
    int n;
    cin >> n;
    vector<Point2D> pts(n);
    for (int i = 0; i < n; ++i)
        cin >> pts[i].x >> pts[i].y;
       
    srand((unsigned)time(nullptr));
    auto params = Solution().ransaclr(pts, 0.1, 1e-4, 10.0);
    cout << params[0] << " " << params[1] << " " << params[2] << endl;
       
    return 0;
}

 

 

 

3. 反思与总结

上述代码是商汤科技2018年的笔试题,答案来自牛客网上的标准答案,但是!!!

1------------------

 用 w表示每次从数据集中选取一个局内点的概率,如下式所示:w = 局内点的数目 / 数据集的数目
通常情况下,我们事先并不知道w的值,但是可以给出一些鲁棒的值。假设估计模型需要选定n个点,w^n是所有n个点均为局内点的概率;1 − wn是n个点中至少有一个点为局外点的概率,此时表明我们从数据集中估计出了一个不好的模型。 (1 − wn)k表示算法永远都不会选择到n个点均为局内点的概率,它和1-p相同。    1 − p = (1 − w^n)^k

            

这道题中,用来计算参数模型的点为两个,n = 2,点是内点的概率为0.9,两个点都为内点的概率为0.9*0.9, 两个点中至少有一个为外点的概率为 1 - w^n = 1 - 0.9*0.9 ,这是k的计算表达中的分母。p为算法K次迭代后接受的概率,1 - p就是不接受的概率(k次迭代中每次随机选择都有外点),这是分子,此处可以看出代码中的函数名有误。

或一种说法: 其中,p为置信度,一般取0.995;w为"内点"的比例 ; n为计算模型所需要的最少样本数。

 

2---------------------

如果你真的结合RANSAC思想和代码来比对,会发现有BUG。 请注意第一部分中的那两句紫色的话

RANSAC通过反复选择数据中的一组随机子集来达成目标。被选取的子集被假设为局内点,并用下述方法进行验证:
1.有一个模型适应于假设的局内点,即所有的未知参数都能从假设的局内点计算得出。
2.用1中得到的模型去测试所有的其它数据,如果某个点适用于估计的模型,认为它也是局内点。
3.如果有足够多的点被归类为假设的局内点,那么估计的模型就足够合理。
4.然后,用所有假设的局内点去重新估计模型,因为它仅仅被初始的假设局内点估计过。
5.最后,通过估计局内点与模型的错误率来评估模型。

代码中首先判断

static_cast<real>(inliers) / static_cast<real>(n) > 0.7

也就是说内点足够多,比例大于0.7,说明模型合理。

然后我们需要用所有的内点重新估计模型,比如说我们可以用最小二乘法,根据这些内点线性拟合更新abc参数的值。 接下来评估模型好坏。

然而,我们在衡量模型的好坏(评估模型)的时候,不是用内点数量(有时候情况会用内点数量来衡量)来看,也不是用所有点来评估模型,而是用此时所有的内点来评估。也就是说,这道题中min_error应该使用所有的内点来计算,而不是代码中所有的点。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