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1过程参考模型 PRM(Process Reference Model)
2.2 等级介绍(Process capability level model)
2.3评级表(Process attribute rating)
2.6衡量框架(Measurement framework)
2.7过程评估模型PAM(Process Asscessment Model)
1.前言及ASPICE简介
本文基于ASPICE 4版本,结合引用标准原文及个人理解,对ASPICE认证实践及个人理解进行分享。如有不足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ASPICE是Automotive 和SPICE的组合,全英文为(Automotive Software Process Improvement and Determination)中文为汽车软件过程能力提升和能力评定。
2.重要概念
2.1过程参考模型 PRM(Process Reference Model)
下图是4.0版本的PRM,和3.1版本有些差异。PRM根据过程所涉及的活动领域,过程被划分为不同的过程组。这些过程组分为 3 个过程类别:主要生命周期过程、组织生命周期过程和支持生命周期过程。
主要生命周期过程类别包括以下几组(4.0版本新增了一些过程组和老版本有些差异):
- 采购过程组
- 供应过程组
- 系统工程过程组
- 验证过程组
- 软件工程过程组
- 机器学习工程过程组
- 硬件工程过程组
2.2 等级介绍(Process capability level model)
0 级:不完整过程 | 过程未实施或未能实现其过程目的。 |
1 级:已执行过程 | 已实施的过程实现了过程目的 |
2 级:已管理过程 | 先前描述的已执行过程现在以管理方式 (计划、监控和调整) 实施,其工作 产品得到适当的建立、控制和维护。 |
3 级:既定过程 | 先前描述的管理过程现在已通过一个确定的过程来实施,该过程能够实现其过程成果。 |
4 级:可预测过程 | 先前描述的既定过程现在可在规定的范围内预测性地运行,以实现其过程成 果。确定定量管理需求,收集和分析测量数据,以确定可分配的变异原因。 |
5 级:创新过程 | 采取纠正措施,解决可确定的变异原因。对之前描述的可预测过程进行持续改进,以应对组织变革。 |
2.3评级表(Process attribute rating)
基本的评级表如下,ASPICE标准中还有能详细的拆分如:L+,L-等。
如何评定每一项具体是哪个等级呢?参考2.5评估指标。
2.5评估指标
评估指标如下:
a) 明确针对过程评估模型范围内每个过程的目的和过程结果 (如所选过程参考模型所
定义) ;
b) 证明过程评估模型范围内过程属性的实现;
c) 展示过程评估模型范围内过程质量等级 (如相关) 的实现情况。
一般分为如下3类:
a) 支持实现过程目的或特定过程属性的实践。
b) 信息项目及其特征,可证明相应的成就。
c) 支持各自成就的资源和基础设施
2.6衡量框架(Measurement framework)
2.6.1 名词解释:
-
Base practices (BP):基本实践
表明过程成果的实现程度。基本实践涉及一个或多个过程成果,因此总是针对具体过
程,而非通用实践。
-
Generic practices (GP):通用实践
通用实践 (GP) ,适用于能力等级 1 到 5。通用实践与一个或多个过程属性成就有关,
因此适用于任何过程。
-
Process Attribute(PA):过程属性
详见ASPICE 第四章节。
2.6.2 各属性满足情况和能力等级对应关系
一般来说,要达到某个级别,就必须基本或完全实现相应的过程属性,并完全实现任 何较低级别的过程属性。如下表所示:
更加简化的总结显示如下:
2.7过程评估模型PAM(Process Asscessment Model)
其实PAM和PRM是ASPICE里面最重要的两个概念,在2.1中介绍了PRM,然后有了2.2-2.6的内容了解的基础,现在我们再来看PAM。过程评估模型提供了一些指标,如下图所示,一个维度是不同的过程【Process】,另一个维度是过程属性【Process Attribute】。以确定项目和组织单位的实例过程中是否存在过程成果【outcome】和过程属性成果 (成就)【achievement】 。这些指标为评估人员提供必要的客观证据以支持能力判断提供了指导。
2.8“过程”一词的抽象层次
"过程"一词可以从三个抽象层次来理解。请注意,这些抽象层次并不意味着严格的非黑 即白的划分,也不是为了提供一个科学的分类模式--这里要传达的信息是,在实践中, "过程 "一词有不同的抽象层次,而 PAM 位于最高层。
获取产品开发过程中获得的经验 (即 "做 "的层面) ,以便与他人分享这些经验,这意味 着要创建 "如何 "的层面。然而,"如何 "总是针对特定的环境,如公司、组织单位或产 品线。例如,项目、组织单位或公司 A 的 "如何做 "可能并不适用于项目、组织单位或 公司 B,但两者都应遵守过程结果和过程属性成就的 PAM 指标所代表的原则。这些指 标属于 "什么 "层面,而决定具体模板、程序和工具等的解决方案则属于 "如何 "层面。
3.PAM评估实践
根据2.3介绍,主要分为两个步骤,
- 第一:可对每一个过程【Process】中的各类PA(PA1.1至PA5.2)进行评分以后汇总到一起得到该过程【Process】的NPLF等级。
Attributes | Attribute Rating | Practice | NPLF % Value | NPLF | Evidence |
PA 1.1 | F(100) | SYS.2.BP1 | 100 | F | |
SYS.2.BP2 | 100 | F | |||
…... | 100 | F | |||
PA 2.1 | P- (70%) | GP 2.1.1 | 100 | F | |
…... | 100 | F | |||
PA 2.2 | P+ (80%) | GP 2.2.1 | 100 | F | |
…... | 100 | F | |||
PA 3.1 | P- (77%) | GP 3.1.1 | 58 | L- | |
…... | 76 | L+ | |||
PA 3.2 | P+ (83%) | GP 3.2.1 | 100 | F | |
…... | 100 | F | |||
PA 4.1 | P- (73%) | GP 4.1.1 | 58 | L- | |
…... | 100 | F | |||
PA 4.2 | P- (77%) | GP 4.2.1 | 58 | L- | |
…... | 76 | L+ | |||
PA 5.1 | P+ (80%) | GP 5.1.1 | 76 | L+ | |
…... | 76 | L+ | |||
PA 5.2 | P- (75%) | …... | 58 | L- |
- 第二:汇总一个组织内的所有过程【Process】,就能判定该企业/组织的能力等级。汇总思路如下所示:
另外,ASPICE标准中,在第三章节中也介绍了多种评级汇总的方法,详细可查看标准。
4.ASPICE实践工具推荐
根据我的个人实践,在ASPICE的众多过程属性的要求中,其追溯性的实现是对工具要求比较高的。因为涉及面和过程都比较宽,比较长。 如没有趁手的工具和流程,会让其执行成本非常高,且容易出现先开发,后补设计,进行追溯的问题。 这往往和流程的设立初衷是背道而驰的。Jira和Confluence 可对该流程进行自动化的支持和实现。
上图是标准中对追溯性的宏观性展示,后续我会出一期如何利用Jira和Confluence进行追踪管理的系统介绍。此次分享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