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ASPICE 的理解

目录

1.总体预览 

2.关键概念解释

2.1 过程评估模型

2.2 过程参考模型

2.3 过程属性

2.4 基本实践

2.5 工作产品

2.6 通用实践

2.7 通用资源

2.8 过程实施指标

2.9 过程能力指标

3.各个等级说明

3.1 级别等级定义

3.2 评估指标与过程能力

3.3 评定指标

4.双向追溯关系

5.关于系统开发

6.关于软件开发

7.ASPICE认证的典型问题

 


1.总体预览 

包含三个生命周期过程,主要生命周期过程,组织生命周期过程,支持生命周期过程,进一步可以细分为,需求获取组-供应管理组-系统组-软件组-支持组(QA组)-管理组-过程改进组等。

2.关键概念解释

2.1 过程评估模型

PAM  Process Assessment Model

使用过程评估模型来确定过程能力的概念,在APICE是基于如下图的二维框架。

第一个维度是由过程参考模型定义的过程来提供,即满足参考模型要求以及参考模型指定成果要求

第二个维度是由过程属性的能力等级所构成。

2.2 过程参考模型

PRM  Process Reference Model

指的是按照一定的过程类别分组,针对每个过程,描述其目的,获得其结果清单等,如上述的图即为ASPICE过程参考模型。

2.3 过程属性

PA Process Attribute

是通用实践 + 通用资源(GP + GR)组合形成的针对一个过程的特征描述。

如:下表为过程实施过程属性

2.4 基本实践

BP   Base Practice

指某个特定过程中指定活动的指标。

举例单元开发这个过程来说,开发详细设计-定义软件接口-描述动态行为等,这些活动为该过程的基本实践。

2.5 工作产品

WP  Work Product

工作产品指的是每个过程,输出的工作产物。

依然拿软件单元设计来说,软件详细设计-软件单元等为其输出的工作产品

2.6 通用实践

GP  Generic Practice

通用实践指出每个过程属性的特征,是通用类型,即它们适用于任何过程。是面向活动的指标。

还是以过程实施过程属性为例,针对通用实践它是一种归类性质的,一方面它要求实现了基本实践的目的,另一方面它要求产出对应的工作产品,因此它是针对所有过程通用性要求。

2.7 通用资源

GR  Generic Resource

通用资源与整体的过程属性相关联。是面向基础设施的指标。

还是针对过程实施过程属性为例,通用资源指的是使用资源来实现基本实践,这里的资源包含人力-工具等在基本实践过程中用到的资源。

2.8 过程实施指标

包含 基本实践 + 工作产品

2.9 过程能力指标

包含 通用实践 + 通用资源

3.各个等级说明

3.1 级别等级定义

级别 过程属性 评定
等级 1 级 PA 1.1:过程实施 主要
等级 2 级 PA 1.1: 过程实施
PA 2.1: 实施管理
PA 2.2:工作产品管理
完全
主要
主要
等级 3 级 PA 1.1: 过程实施
PA 2.1: 实施管理
PA 2.2: 工作产品管理
PA 3.1: 过程定义
PA 3.2: 过程部署
完全
完全
完全
主要
主要
等级 4 级 PA 1.1:过程实施
PA 2.1: 实施管理
PA 2.2:工作产品管理
PA 3.1: 过程定义
PA 3.2: 过程部署
PA 4.1: 定量分析
PA 4.2:定量控制
完全
完全
完全
完全
完全
主要
主要
等级 5 级 PA 1.1: 过程实施
PA 2.1: 实施管理
PA 2.2:工作产品管理
PA 3.1: 过程定义
PA 3.2: 过程部署
PA 4.1: 定量分析
PA 4.2:定量控制
PA 5.1: 过程创新
PA 5.2: 过程创新实施
完全
完全
完全
完全
完全
完全
完全
主要
主要

3.2 评估指标与过程能力

如下图所示(具体PA内容,大家可查手册)

Level1要求 BP + WP + PA1.1 满足要求;

Level2要求在Level1的基础上 ,满足PA2.1+PA2.2要求;

Level3要求在Level2的基础上,满足PA3.1+PA3.2要求;

Level4要求在Level3的基础上,满足PA4.1+PA4.2要求;

Level5要求在Level4的基础上,满足PA5.1+PA5.2要求;

因此可以看出,ASPICE评审过程中,在满足基本过程要求的基础上,更注重过程的能力。

3.3 评定指标

N 没有达成 0~ ≤ 15%达成
P- 部分达成 > 15% ~ ≤ 32.5% 达成
P+ 部分达成 > 32.5% ~ ≤ 50% 达成
L- 主要达成 > 50% ~ ≤ 67.5% 达成
L+ 主要达成 > 67.5% ~ ≤ 85% 达成
F 完全达成 > 85% ~ ≤ 100% 达成

4.双向追溯关系

这里特地说明一下,软件单元需要和静态检查结果,详细设计以及软件需求建立追溯关系;

软件需求和系统需求建立追溯关系。

5.关于系统开发

有点懒,就直接摘录了,此处与本人开发过程相关,摘录参考《© VDA Quality Management Center》

SYS.1 需求挖掘

过程 ID SYS.1
过程名称 需求挖掘
过程目的 需求挖掘过程的目的是:在产品和/或服务的整个生命周期内收集、处理和
跟踪不断变化的利益相关方的需要和需求,从而建立一个需求基线,作为
定义所需工作产品的基础。
过程成果

成功实施这个过程的结果如下:
1) 建立了与利益相关方的持续沟通;
2) 定义和基线化了约定的利益相关方需求;
3) 建立了变更机制,以便基于利益相关

评论 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