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企业数据架构、应用架构及技术架构设计方法及步骤:整体蓝图设计、数据架构设计方法、应用架构设计方法、技术架构设计方法

本文系统阐述了华为企业架构设计方法论,涵盖数据架构、应用架构及技术架构三大核心领域。数据架构以 “数据是企业核心资产” 为理念,通过数据资产目录分层管理、概念与逻辑模型设计、数据分布规划及跨域集成,确保数据标准统一与高效共享;应用架构采用分层解耦、体验驱动和服务化原则,通过功能项识别、服务化设计及系统适配,构建前台敏捷、中台稳定、后台统一的业务支撑体系;技术架构聚焦云化、服务化与安全防护,设计涵盖基础设施、技术平台、服务目录及部署架构,支撑业务快速迭代与技术演进。三者协同形成企业级数字化转型框架,助力提升数据质量、业务效率与技术敏捷性。

图片

1. 数据架构设计方法

1.1 数据架构设计原则

1.1.1 数据按对象管理原则
  • 数据在业务活动中产生并记录,按对象进行管理,明确数据Owner。业务Owner就是数据Owner,每个数据都要定义唯一的owner,代表企业管理数据,负责建设和维护数据架构。

  • 数据Owner对数据质量负责,需指定数据管家,协助数据Owner履行职责,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1.1.2 企业全局视角定义数据架构
  • 数据架构应基于企业全局视角定义,建立数据标准,形成数据共同语言,在企业生态中发挥作用。参考业界先进实践以及商用软件包,定义组织级的数据架构。

  • 架构应有前瞻性,兼顾As-is及To-be业务运作模式,确保架构稳定。每一个数据在组织范围内必须有唯一、准确的定义,流程开发、IT实施应遵从企业已发布的数据架构。

1.1.3 数据分类管理框架
  • 基于数据本身的特性来划分数据的类别,进行分类管理。针对数据分类的特性差异,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管理框架、管控措施。

  • 遵从企业数据分类管理框架,结构化数据按基础数据、主数据、事务数据、报告数据、观测数据进行分类定义。

1.2 数据架构设计步骤

1.2.1 数据资产目录设计
  • 数据资产目录设计以企业愿景/使命/价值、业务需求、业界实践、现有模型及标准和其他架构设计成果为输入,进行数据域划分。

  • 通过明确业务范围、开发数据域、验证数据域、更新定义与描述、刷新数据域等步骤,形成数据资产目录(数据域)划分初稿、确定稿和发布版。

1.2.2 概念数据模型设计
  • 概念数据模型设计从分析业务架构入手,识别业务的价值目标、关键交付以及业务价值链,确定概念实体的关联关系。

  • 经过梳理候选概念实体、初步合并抽象、完整性验证、合理性验证、集成性验证等环节,最终输出概念数据模型初稿、确定稿和发布版。

1.2.3 逻辑数据模型设计
  • 逻辑数据模型设计在概念数据模型基础上,参考三范式要求细化概念实体,识别逻辑实体,建立企业级的概念数据模型。

  • 包括整理逻辑实体初稿、整理属性初稿、整理实体之间关系、验证逻辑模型、更新逻辑模型等任务,输出逻辑数据模型(逻辑实体)初稿、确认稿和发布版,以及数据字典发布版。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2. 应用架构设计方法

2.1 应用架构设计原则

2.1.1 分层解耦原则
  • 通过服务化构建轻量级、分层解耦的应用能力,信息系统分为前台、中台和后台,相互之间通过服务进行交互。

  • 面向用户构建前台,仅消费服务而不产生服务;面向服务构建中台,IT应用间低耦合,内部高内聚;面向信息资产构建后台,实现数据同源、一致;层与层之间充分解耦,通过服务进行交互。

2.1.2 体验驱动原则
  • 围绕用户体验,构建一站式的联接平台,提升用户工作和沟通效率。

  • 针对外部用户,通过统一客户界面入口,统一用户管理和身份识别,统一的架构规划,构建统一的“数字化全连接”前台;针对内部用户,建设基于角色的一站式工作平台,建立用户体验设计标准,提供多渠道的接入,优先考虑移动应用。

2.1.3 服务化实现原则
  • 以服务为中心,通过服务化实现应用架构的分层解耦,具备灵活、按需组合的能力。

  • 应用系统通过API将数据与功能开放出来,软件包需通过API开放其数据和功能逻辑,所有应用模块间的信息通信通过服务接口和消息进行调用,服务逻辑和服务通信协议解耦,统一构建公共应用服务,所有服务在统一的服务管控平台中进行管理,面向服务消费方,服务提供方需提供明确的SLA承诺。

2.2 应用架构设计步骤

2.2.1 AD/AG/APP初步划分
  • 分析业务架构,参考业界应用划分,确定应用域/组/一级应用模块范围,初步识别应用域(AD)、应用组(AG)和一级应用系统模块(APP)。

  • 通过工作坊等形式,结合业界实践、业务对象、逻辑实体和南网管理现状,对AD/AG/APP进行初步划分,形成应用架构图(AD/AG/APP初稿)。

2.2.2 ABB初步识别
  • 分析业界实践对应的应用划分,结合业务对象,初步建立基于业务对象的应用划分,设计符合南网业务的应用二级应用系统模块(ABB)。

  • 识别与AD/AG/APP草稿的差异点,分析差异原因,吸收优秀实践,舍弃不适用南网实际的差异,最终形成ABB初稿,包括功能项分布清单和应用集成清单。

2.2.3 功能项识别与梳理
  • 分析ABB与APP初稿的关联关系,分析功能项与ABB初稿的关联关系,组织评审应用架构的南网适配性,修编应用架构划分。

  • 识别功能项承载的业务流程步骤,对业务流程步骤进行分析,形成支撑业务步骤的功能子项,进行差缺补漏,保证功能子项的组合可以完整实现功能项的功能定位,输出功能项分布清单和功能子项清单。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3. 技术架构设计方法

3.1 技术架构设计步骤

3.1.1 技术框架设计
  • 解读企业IT战略和总体原则,参考业界最佳实践,设计技术架构原则和框架。

  • 通过现状调研,收集现有技术架构中的技术组件,识别应用架构中公共服务组件,设计匹配管理应用组件全生命周期的基础支撑类技术组件,形成技术框架初稿。

3.1.2 技术组件设计
  • 识别功能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设计技术组件。

  • 按照基础设施、数字平台、公共服务、安全技术等分类,整理技术组件清单,包括应用服务类、基础支撑类和安全保障类技术组件,为后续技术服务设计提供基础。

3.1.3 技术服务设计
  • 聚合成技术服务,匹配应用需求,设计技术服务。

  • 根据技术组件清单,按照基础设施、数字平台,公共服务、运维运营以及安全保障进行分类整理,设计技术服务目录(初稿),识别应用和数据服务的需求,结合现有技术能力,修订技术服务目录(初稿),完善技术服务描述,特性,产品动态,服务承诺等信息,完成技术服务目录设计。

3.1.4 技术平台设计
  • 划分技术域和层级,设计技术平台,提出部署需求。

  • 根据技术服务目录,按照基础设施层、数字平台层,公共服务层、运维运营以及安全保障进行分类,初步设计“三横两纵”技术平台,匹配南网服务化、中台化、敏捷化、全面云化等原则,基于应用和数据架构设计成果,修订技术平台,提出技术组件,技术服务,技术平台的基础设施需求,包括物理机部署,虚拟化部署,云化部署,微服务容器化部署等。

3.1.5 部署节点设计
  • 分析部署需求,确定部署策略,设计部署架构。

  • 遵从技术架构全面云化原则,基于现状调研成果,充分分析技术平台和技术组件对IT基础设施提出的部署要求,初步设计南网云数据中心整体架构,参考业界主流的6R方法论,结合应用架构设计成果,分析应用系统分布情况以及业务诉求,确定应用系统部署策略(上云),基于部署策略,完善部署架构,包括部署节点分布,数据中心组网架构和资源池设计,部署节点分布包括数据中心容灾,云边端架构等,组网设计包括网络域划分,数据中心网络拓扑等,资源池设计包括计算资源池、存储资源池、大数据资源池、容器资源池等。

3.1.6 整体蓝图设计
  • 确定整体蓝图,设计跨域技术解决方案,形成技术架构其他制品。

  • 整合技术架构制品,统筹规划设计技术架构整体蓝图,分析跨领域业务需求,应用和数据对技术的要求,设计跨域技术解决方案,包括功能架构,部署架构,安全架构等,识别跨域技术架构蓝图与现有技术架构的差距,并提出改进建议,辅导领域技术蓝皮书编制,提出技术架构标准规范的编制范围,输出技术架构蓝图、跨域技术解决方案设计、技术架构差距分析、技术蓝皮书、技术标准规范等成果。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数字化建设方案WORD格式

图片

图片

数字化建设方案PPT格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三数字化建设方案PDF格式

  1. 1.     

  2. 图片

  3. 图片

  4. 图片

  5. 图片

  6. 图片

  7. 图片

  8. 图片

  9. 图片

  10. 图片

  11. 图片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公众号:优享智库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