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半导体二级管
B.a二极管的组成
PN结封装起来,分别从P,N引出电极。
(a) 点接触型
:结面积小,结电容小,故结允许的电流小,最高工作频率高
。
(b) 面接触性
:结面积大,结电容大,故结允许的电流大,最高工作频率低
。
(c)平面型:结面积可小可大,小的工作频率高,大的允许电流大。
(d) 二极管符号
实物:
B.b 二极管伏安特性及电流方程
二极管的电流与其端电压的关系称为伏安特性。
从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可以反映出:
二极管具有温度敏感性
。
原因:温度升高,热运动加剧,载流子具有的能量提高。
B.c 二极管的等效电路
B.c.a 将伏安特性折线化
注意二极管与理想二极管的符号。
上图三种模型分别称为理想模型(适用于电源电压远大于二极管二极管压降)、恒压降模型(适用于流过二极管的电流大于等于1ma时)、折线模型(适用于二极管两端电压介于0.5V-0.7V)。
r
D
=
Δ
u
Δ
i
r_D=\frac{\Delta u}{\Delta i}
rD=ΔiΔu
100V选理想模型;
5V是管压降几倍:选恒压降模型
1V选择折线模型
B.c.b 微变等效电路
将二极管在静态基础上有一动态信号作用时,则可将二极管等效为一个电阻,称为动态电阻
,也就是微变等效电阻。
ps:模拟电路中字母及其下标都是大写的符号,描述直流分量
当直流电压
V
V
V单独作用时,二极管已经有一个在Q点的电流
I
D
I_D
ID,电压
U
D
U_D
UD。交流源加入后在Q点有一个动态的
Δ
u
D
\Delta u_D
ΔuD,如果
Δ
u
D
\Delta u_D
ΔuD足够小,则可以认为Q附近的曲线可以近似为直线。二极管可以等效为一个电阻
r
d
r_d
rd(图中斜率的倒数)。
Q
Q
Q越高,
I
D
越
大
I_D越大
ID越大,
r
d
r_d
rd越小。
B.d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1> 最大整流电流
I
F
I_F
IF:二极管长期工作时候,允许通过正向平均电流的最大值。如:正弦波半坡的平均值。
<2>最高反向工作电压
U
R
U_R
UR:工作时允许加在二极管两端的反向电压值
。通常将击穿电压
U
B
R
U_{BR}
UBR的一半定义为
U
R
U_R
UR。
<3>未击穿时的反向电流 I R I_R IR:反映单向导电性强弱的参数,功率大,反向电流大。通常希望它越小越好。
<4>最高工作频率(上限频率)
f
m
f_m
fm:PN结的结电容当频率不断变大时,容抗不断变小(
1
w
C
\frac{1}{wC}
wC1),小到一定程度,就相当于电导通了。或者说可以视为导通的容抗了。这时二极管相当于结电容,电流来回流动。二极管的单向流通性被破坏。
f
M
f_M
fM值决定于PN结结电容的大小。结电容越大,二极管允许的最高工作频率越低
。
B.e 稳压二极管
<1> 伏安特性
有一个PN结组成,反向击穿
(所以加电压应加反偏)后在一定的电流范围内端电压基本不变,为稳定电压。阴极加高电位,阳极加低电位。电压变化越大,稳压效果越差
。
<2> 主要参数
半导体管它所消耗的功率大多数变成热能,使得它的温度上升,上升到一定程度就会损坏,所以用一个功耗
P
Z
M
P_{ZM}
PZM描述它。
而与纵轴平行程度用一个动态电阻
r
z
r_z
rz描述。斜率越大,平行程度越高,稳压效果越好。
若稳压管的电流太小则不稳定,若稳压管的电流太大则会因消耗过大而损坏,因而稳压管电路中必须有限制稳压管电流的限流电阻!
反向电流数值小于
I
Z
I_Z
IZ时,稳压管进入反向截止状态,稳压特性消失;反向电流数值大于
I
Z
M
I_{ZM}
IZM时,稳压管可能被烧毁。
图片来源:清华大学公开课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华成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