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作业-笔记工具

本文所做分析的案例与要求出自此处
https://blog.csdn.net/SoftwareTeacher/article/details/119166747

第一部分 调研,评测

C笔记

《C笔记》功能是CSDN浏览器助手发布的新功能,它可以帮助用户快速的收集、记录和整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C笔记》能将用户在 PC 浏览器上访问的任何网页都很快的收录到自己的「C笔记本」上——「C笔记本」是用户在 CSDN 的一个私密社区,不仅可以收录,用户还可以很方便的通过 CSDN 浏览器助手、社区云对收录的内容进行记录,将自己的每个想法都记录下来,并最终通过「C笔记本」整理好,形成自己独特的知识内容体系。

基本使用

首先需要下载CSDN浏览器助手,并安装该插件,我主要是使用Chrome浏览器,因此我在此展示一下在Chrome下的安装。

第一步是点击链接: https://plugin.csdn.net/chrome-index-help下载CSDN浏览器助手,之后打开浏览器扩展程序管理页面 ,复制chrome://extensions并粘贴到地址栏按回车键。最后在扩展安装页面打开右上角的[开发者模式]按钮,然后刷新页面,将下载好的.crx文件拖入扩展安装页面内。即可完成安装。安装完成之后Chrome的首页会被替换为CSDN浏览器助手。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之后在我们需要做笔记时,我们只需要选中页面上的任意一段文字,在文字上方悬停,就能看到C笔记的图标,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点击该图标后,马上可以看到自己有了一个新的 以博客摘录为标题 的 C笔记记录,该记录会以新窗口的形式弹出来,看起来像是一篇新的博客,标注了笔记的内容与来源链接。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个新笔记会出现在 博客笔记 的频道中,你可以用 管理 功能把笔记挪到不同的频道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除了该功能外,在CSDN浏览网页时,右侧有一个小小的侧边栏,点击后即可依托当前浏览的页面做笔记,使用MarkDown进行笔记的编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Bug描述

  1. 在关闭CSDN浏览器助手后,已打开的csdn页面依然有C笔记侧边栏,但是点击该侧边栏却无法正常使用该功能。如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在选中一段文字准备做笔记,突然取消文字选中状态时,有时会出现C笔记的三个小图标不消失,而是继续出现的问题影响了用户体验,但该BUG出现几率较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综合评价

在经过简单的使用之后可以看出,C笔记还是一个很新的功能,还处于刚起步阶段、不是很成熟。平心而论,作为用户,该产品目前的用户体验感及其不好,如果是我来选择,我应该不会使用。

首先是在下载使用C笔记时必须下载CSDN浏览器助手,该助手会自动修改Chrome浏览器的默认启动页面,让用户之前设置的快捷链接消失,导致用户在想要浏览其他页面时需要在地址栏手动输入。此外,CSDN浏览器助手所提供的搜索服务,仅限于CSDN内的搜索,无法提供全网搜索服务,非常的不方便,局限性太大。而若将CSDN浏览器助手关闭,则侧边栏的C笔记功能也会失效,个人认为可以解除二者的耦合。

其次,每次添加完笔记之后都打开新页面以展示所添加的笔记内容,这对于频繁添加笔记的人来说有点太麻烦了,因为用户添加笔记时想必已经确定笔记内容,那么再以新页面的形式将笔记内容展示给用户就有些多次一举,特别是新页面并不支持笔记的编辑。

最后博客笔记的查看入口设置不合理,笔记应可作为一个专门的频道在个人中心中或者首页,但实际上其入口在社区中,一般很难想到入口在哪。

综上所述,我对于C笔记的打分,一百分为满分的话,最多打30分,许多功能还有待完善,设计还可以更加合理一些。

Notion

Notion 是一款将笔记、知识库和任务管理整合的协作工具。早在 2017 年 6 月,少数派就曾介绍过 Notion ,在今年的 2.0 版本更新中又加入了表格、看板、日历等功能的支持,堪称是一把瑞士军刀[1]。

基本使用

点击链接:https://www.notion.so/login进入Notion的登录界面。注册账号后登录,即可进入其首页使用,首页图片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由于其功能比较多,因此具体的使用方法比较复杂,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点击这个链接进行学习https://blog.csdn.net/u014162133/article/details/109724200

综合评价

将 Notion 直译成中文,是「概念、观念」的意思。不同于大部分笔记应用的笔记本 + 笔记 + 标签,也不同于 Markdown 编辑器或是富文本编辑器。Notion 最具创造性的地方就在于推翻了用户脑子里对笔记应用的刻板印象,从头设计了一套仿佛来自未来的页面、编辑器、表格,分别对应着 Page、Block、Database,这三个部分,无论在哪个领域都算得上是独家功能,确实对得起它的名字。

纯 Web 应用让 Notion 轻易地完成了全平台客户端的设计,支持 macOS、Windows、Android、iOS,而且优化做的相当不错,实现了完全一致的操作逻辑。在不同系统的设备上登录、写作、排版都有着一致的体验,这在人人都有 2 个以上设备的今天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有效降低了学习的成本。

就我个人而言,我很少在手机上大篇幅写作的原因主要是效率低下。手机屏幕小,电脑上轻松完成的排序、加图,手机上都可能要戳好多下才能完成,相当低效。但在 Notion 中就异常高效,在手机上也可以对段落进行拖拽排列,插入附件。而且电脑版跟手机版的显示效果几乎完全一致,当我想到一些细节需要补充时,打开手机就可以直接调整段落顺序、增补内容。

尽管我很喜欢 Notion,有时也不得不承认还有不完善的地方,而且问题还不小,最主要的问题是以下三点:

  1. 不支持剪藏:与印象笔记的方向不同,Notion 不以网页剪藏为主要目的。
  2. 不支持自动化:Notion 不支持 IFTTT 等自动化功能,只有一个「打开」的 URL Scheme。
  3. 本地存储功能糟糕:由于是纯 Web 应用,只能通过「导出」把文件存到本地。没有网络时只能查看当前正在编辑,或者近期打开过的少量文档。

综上所述如果要给Notion打个分的话,我觉得可以给到90(满分同样是100)。

第二部分 分析

从我用过的几款笔记工具如有道云、印象笔记、Notion等来看,与以上几款工具比较,C笔记无论是从用户体验还是便捷性来说都是最差的。甚至在浏览CSDN时,我都不会想去用C笔记。不过C笔记毕竟是一款新产品,他还有比较长的一段路要走。

对于第一部分所提到的两个Bug,我认为还是测试人员在测试时粗心了,测试场景并未覆盖。而用户体验的问题就是产品在设计时从需求上没有把握清楚。

关于C笔记这个产品,我想问一个问题:开发团队到底是想做一个类似其他笔记一样的整理知识脉络的功能比较多的独立的产品呢还是做成一个随笔记的产品呢?

因为选取一段文字去添加到笔记中的功能让我觉得确实挺方便的,但是笔记的组织形式却是使用博客这种比较臃肿且独立的形式,使得每一条笔记非常独立,没有整体性和关联性。

我觉得需要在需求分析阶段好好的把需求做好,再去设计产品。

此外,关于Notion就不做过多的分析了,因为这是一个比较老的产品了,网络上有许多它的优点和缺点。

第三部分 建议和规划

市场概况

通过搜集资料发现,2012年,国内只有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麦库记事、FIT云笔记、为知笔记、海知笔记、轻笔记等总共不到10款云笔记产品。而如今国内个人云笔记产品数量不下100款。另一个明显的变化是,云笔记产品不再集中于通用型,在更为细分的市场上涌现出各式各样针对特定职业和需求的云笔记产品,而且总量已经超过通用型云笔记[2]。

下面将从印象笔记和有道云笔记入手,通过我收集到的与这两个产品相关的权威媒体报道,来分析国内云笔记市场的发展轨迹和趋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看出,印象笔记自2012年5月进入中国以来,用户数量保持着几近线性的增长趋势,平均每月增长约40万用户。而印象笔记最近七个月国内总下载量趋势 也印证了这一增长趋势。照此推测,目前印象笔记国内用户数量大约为2350万左右。
为知笔记2013年7月用户数达200万[29],2014年10月达300万[30], 如果同样按照线性增长的话,则每月增加约6.67万用户,目前的用户数量估计约为480万-490万左右。再加上其余100多款小众云笔记应用,估计目前国内个人云笔记市场的用户(账户)总数大约为8500万-9000万左右,再结合2012年7月云笔记整个市场的用户只有1000万左右,那么整个市场的增长速度约为每月增长130万~140万用户。

这样的增长速度相对于社交、直播这样的热门领域来说,显然是不算快的。这与云笔记应用的用户定位和使用场景有关,侧面反映了这个领域的用户需求。目前个人云笔记应用的用户定位主要集中于职场人士、知识分子和学生群体,而这里面“有记笔记习惯的人并不算多,把笔记记到电子终端的人更少”[32]。在使用场景方面,在有道云笔记发布的云笔记数据报告中可以看出,用户在工作日使用笔记的平均频率要明显高于周末,体现出多数用户主要将云笔记作为工作和学习的辅助工具。从以上两点来看,云笔记的需求确实相对有限。而另一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往往要求员工使用OA系统或者PMS软件进行工作上的沟通协作。更传统的企业则使用Office或者WPS加文件夹进行文档管理,而这两大传统办公软件也已经开始发力云业务。这就对云笔记应用构成了替代品威胁(波特五力模型)。这么说来,国内个人云笔记市场发展速度有限也就不难理解了。

那云笔记市场是不是小众市场呢?其实关于这个问题早有争论,大多数的观点认为目前国内云笔记市场仍处于教育阶段,对市场前景是看好的。我同意这个观点。2013年11月印象笔记中国大陆的注册用户为800万,占到了总市场的9.17%,仅次于日本市场的9.92%,由此可推断出当时日本市场的Evernote用户数约为865万,当时日本人口约为1.26亿,则日本Evernote用户数占总人口的比例约为6.87%,而截止2016年年底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3.8271亿人,整个个人云笔记市场总用户数占总人口比例不超过6.5%,我国云笔记市场与发达国家云笔记市场的发展差距可见一斑。而蒋炜航曾表示,在有道云笔记立项初期,他们就进行了详尽的市场调研,发现超过40%的用户有个人知识管理和记录笔记的习惯。随着我国中产阶级的壮大和消费升级的推进,相信国内个人云笔记市场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2]。

产品规划

我认为,C笔记可主打轻便并把受众聚集在CSDN的使用者上,具体的改动点如下:

  1. 解除C笔记与CSDN浏览器助手的耦合,单独开发C笔记的插件。因为大部分用户并不喜欢CSDN浏览器助手,喜欢使用Chrome等浏览器自带的默认页面。
  2. 提供笔记可编辑功能。因为做笔记的方式并不仅仅局限于摘抄,而是可以写自己的一些想法。
  3. 修改博客笔记查看入口,将其放在个人中心里面。使用户可以非常快速的查看自己的笔记
  4. 提供笔记分类功能。能让用户快速回想所有笔记的知识知识脉络。

开发计划

如果我是项目经理,我会招聘一人做架构与后端开发、两人做后端开发、一人做测试、一人做前端开发、一个美工。

周数任务[3]
1做好需求分析,确定项目范围与开发规范
2详细设计,UI界面、后端接口、数据库等
3-9前后端开发及单元测试
10集成测试及Bug修复
11-13上线小规模测试及修改
14灰度部署
15-16全面上线

开发工作未分的太细,由架构师根据情况弹性调整。

参考文献:
[1] https://blog.csdn.net/u014162133/article/details/109724200
[2] https://zhuanlan.zhihu.com/p/25708412?from_voters_page=true
[3] https://www.cnblogs.com/VOIDMalkuth/p/14634341.html#%E4%BA%A7%E5%93%81%E8%A7%84%E5%88%92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