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日常记录

过多的自我意识,反而会束缚自己
    为什么会在意自己吗?
        正因为厌恶自己,所以才只关注自己;正因为对自己没有自信,所以才会自我意识过剩。
        例如在开会的时候根本不敢举手发言。自我意识总是牵绊着自己、严重束缚着自己的言行。我的自我意识根本不允许自己无拘无束地行动。
        
    不是自我肯定,而是自我接纳
    我们再回到原点去看看你的“目的”是什么。你想要通过小心翼翼的行动获得什么呢?
        为了不被嘲笑、不被小瞧,就是这种想法。一个人的时候我也能够无拘无束。
        
        如果是一个人的时候,谁都能够像国王一样无拘无束。总而言之,这也是应该从人际关系角度出发考虑的问题。因为并不是“本真的自己”不存在,只是无法在人前展露出来。
        
        怎么办好呢?
            “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还是共同体感觉。具体来说就是,把对自己的执著(self interest)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social interest),建立起共同体感觉。这需要从以下三点做起:“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这是指更加积极、获得更强的自我肯定感、凡事都朝前看吗?
            没必要特别积极地肯定自己,不是自我肯定而是自我接纳。
            
            “不对自己撒谎”
            自我肯定和自我接纳的区别:
                自我肯定是明明做不到但还是暗示自己说“我能行”或者“我很强”,也可以说是一种容易导致优越情结的想法,是对自己撒谎的生活方式。
                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
                    说得更明白一些就是,对得了60分的自己说“这次只是运气不好,真正的自己能得100分”,这就是自我肯定;与此相对,在诚实地接受60分的自己的基础上努力思考“如何才能接近100分”,这就是自我接纳。
                
                “根本没有满分的人”
                即使得了60分也不必悲观?
                    人都处于“想要进步的状态”,反过来说也就是,根本没有满分的人。这一点必须积极地承认。
                    
                “肯定性的达观”
                “自我接纳 = 课题分离 = 不去关注无法改变的 + 关注可以改变的 ”
                    这话听起来似乎很积极,但同时又有消极的因素。
                        课题分离也是如此,要分清“能够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我们无法改变“被给予了什么”。但是,关于“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我们却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这就是不去关注“无法改变的”,而是去关注“可以改变的”。这就是我所说的自我接纳。
                        接受不能更换的事物,接受现实的“这个我”,然后,关于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情,拿出改变的“勇气”。这就是自我接纳。
                
                “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我们并不缺乏能力,只是缺乏“勇气”。一切都是“勇气”的问题。                
                
    信用和信赖有何区别?
        这种“肯定性的达观”中总让人感觉有些悲观主义色彩。
            “达观 = 看明白 = 看清事物的真理”
            
        这里的信赖是指什么呢?
            “无条件的相信就是信赖”
            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即使没有足以构成信用的客观依据也依然相信,不考虑抵押之类的事情,无条件地相信。这就是信赖。
            
            “信赖是自身的课题”
            阿德勒心理学的观点很简单。你现在认为“无条件地信赖别人只会遭到背叛”。
            但是,决定背不背叛的不是你,那是他人的课题。你只需要考虑“我该怎么做”。
            “如果对方讲信用我也给予信任”,这只不过是一种基于抵押或条件的信用关系。
            
        您是说这也是课题分离?
            “反复进行课题分离的人生,就会变得简单”
            
        难道我们就应该信赖所有人,即使遭到欺骗依然继续相信,一直做个傻瓜式的老好人吗?
            “剪断关系也是自己的课题”
            这一点我要明确否定。阿德勒心理学并没有基于道德价值观去主张“要无条件地信赖他人”。
            无条件的信赖是搞好人际关系和构建横向关系的一种“手段”。
            如果你并不想与那个人搞好关系的话,也可以用手中的剪刀彻底剪断关系,因为剪断关系是你自己的课题。
        
        “怀疑主义让一切都不真实”
            对方无意的言行、与别人通电话时的语气、联系不上的时间……如果用怀疑的眼光去看,所有的事情看上去都会成为“不专一的证据”,哪怕事实并非如此。
        
        “担心被背叛就不敢信赖”
            你现在一味地担心“被背叛”,也只关注因此受到的伤痛。但是,如果不敢去信赖别人,那最终就会与任何人都建立不了深厚的关系。
        
        建立深厚关系是信赖的重大目标。但是,害怕被别人背叛也是一种无法克服的事实吧?
        “信赖让人际关系升温”
            如果关系浅,破裂时的痛苦就会小,但这种关系在生活中产生的喜悦也小。只有拿出通过“他者信赖”进一步加深关系的勇气之后,人际关系的喜悦才会增加,人生的喜悦也会随之增加。
        
        克服对背叛的恐惧感的勇气从哪里来呢?
            “自我接纳能有克服被背叛的勇气”
            
            自我接纳。只要能够接受真实的自己并看清“自己能做到的”和“自己做不到的”,也就可以理解背叛是他人的课题,继而也就不难迈出迈向他者信赖的步伐了。
        
        遭到背叛时的怒气和悲伤又该怎么办呢?
            “害怕受伤让人不敢行动”
            悲伤的时候尽管悲伤就可以。因为,正是想要逃避痛苦或悲伤才不敢付诸行动,以至于与任何人都无法建立起深厚的关系。
        
            “选择信任目的是为了把别人当作朋友”
            我们可以相信也可以怀疑;并且,我们的目标是把别人当作朋友。如此一来,是该选择信任还是怀疑,答案就非常明显了。
        
行动指南:
    自我接纳(课题分离):不去关注无法改变的 + 关注可以改变的,让人具有被背叛的勇气 - 他者信赖(无条件地信任):让人际关系升温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