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控制技术》--谈谈模糊集合鼻祖—扎德的贡献

人物介绍—扎德

        扎德(Zadeh,L.A.; 1921~ 2017) 美国自动控制专家,美国工程科学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 外籍院士,1994年成立的 国际欧亚科学院 的5位创始院士之一。因发展模糊集理论的 先驱性工作而获电气与电子工程 师学会(IEEE)的教育勋章。

        •1921年2月生于苏联巴库。

        •1949年获哥伦比亚大学电机工程 博士。

        •生前曾任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 分校电机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教授。

扎德在控制理论方面有重要贡献

        •1949年他在关于时变网络频率分析的博士论文中引入的时变变 换函数的概念,后来成为线性时变系统分析的工具。

        •1950~1952年他和J.拉加齐尼合作,推广了维纳预测理论,在 设计有限存储滤波器和预测器中得到广泛应用。他们发展的采样 控制系统的Z变换逼近,成为分析这类系统的标准方法。

         •1953年他给出一种设计非线性滤波器的新的逼近方法。

         •1963年他和C.A.德舍尔合著的《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理论》是 该领域的经典著作。书中介绍的状态空间逼近已成为最优控制中 的标准工具,广泛用于工业机器人和社会经济系统。

         •1965年,扎德在《信息与控制》杂志第8期上发表《模糊集》的 论文,引起了各国数学家和自动控制专家们的注意。他通过引进 模糊集(边界不明显的类)提供了一种分析复杂系统的新方法。 他提出用语言变量代替数值变量来描述系统的行为,使人们找到 了一种处理不确定性的方法,并给出一种较好的人类推理模式。 20年来他所开创的模糊集领域得到了迅速发展。

         •2017年9月6日不幸逝世,享年96岁。

        1965年,身为控制论专家的扎德教授提出了模糊集合论。数学是人工智能的基础,扎德的目的是要从数学基础 上来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开辟道路。经典集合论只能表达精 确概念,刻板的程序使计算机在识别和控制上无法模拟人 脑在识别和控制中由于使用模糊词句而带有的灵活机动性 。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必须用数学描写模糊概念,从外延 上把精确集合扩展成模糊集合。他一旦提出模糊集合论, 就从数学上消除了计算机不能处理模糊概念的禁锢。他登 高一呼,经过两年的短暂沉默,就万山响应,理论和应用 文章呈指数地逐年递增,传遍了计算机应用的各个领域。

模糊数学的意义

         1. 概念是思维的单元。模糊集合论 使计算机通达人的生活概念,就可以进一步通达人的思维, 这就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找到了一个合适的突破口;

         2.。模糊数学为人类架起了一座连接定性与定量的桥梁,人文和社会科学工作者都从模糊数学获益,这就使人工智能冲破了定性知识的禁区,扫除了应用的死角,得以全方位地发展;

        3.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扎德利用模糊数学来搞词计算,把人工智 能的研究引入核心战场。

        模糊逻辑 、模糊代数、模糊拓扑、模糊微分方程、模糊泛函、粗糙集 、软集和范畴等数学理论发展严谨;在因素空间和概率计量 逻辑等方面有理论创新;模糊数学在中国应用的面最广;在 人工智能和信息革命的前沿领域也有重要战绩。其中,四级倒摆控制和模糊推理机、机器人、因素神经网络、机器证明 、直觉模糊决策和模糊结构元等项研究都出现过具有国际领 先水平的成果。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