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挽输出和开漏输出的区别

推挽输出(Push-Pull Output)和开漏输出(Open Drain Output)是两种常见的电子电路输出配置,它们在驱动负载(如LED灯、传感器、其他IC等)时具有不同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一、推挽输出

推挽输出配置中,输出端由两个晶体管构成:一个N沟道晶体管和一个P沟道晶体管。这两个晶体管一般不会同时导通,避免短路。

  • 工作原理:当输入高电平时,P沟道晶体管导通,N沟道晶体管截止,电路输出接近电源电压;当输出低电平时,N沟道晶体管导通,P沟道晶体管截止,电路输出接近地线。
  • 优点:能够提供电源电压或地线电平的稳定输出,适合驱动电流较大的负载。
  • 缺点:由于两个晶体管的存在,推挽输出可能会增加电路的复杂性和成本。

二、开漏输出

开漏输出仅使用一个N沟道晶体管。晶体管的漏极直接输出,没有连接到电源电压。

  • 工作原理:当晶体管导通(开启)时,输出端接近地线;当晶体管关闭时,输出端是悬空的,需要外部上拉电阻连接到高电平,以确保输出端能够达到高电平状态。
  • 优点:简化了驱动电路,方便与不同电压的电路接口,常用于I2C等总线通信协议中。
  • 缺点:输出高电平时依赖外部上拉电阻,对电路的设计提出了额外要求;输出电流能力较弱。

image.png

三、(总结)应用场景对比

  • 推挽输出:**高电平近似VCC,低电平近似GND。**适用于需要高低电平都能提供较强驱动能力的应用,如LED驱动、电机控制等。
  • 开漏输出:**高电平自由度高电压可调,低电平近似GND。**适用于多主设备通信的总线系统(如I2C总线),通过外部上拉电阻以实现多个设备之间的电平匹配和信号完整性。

总体来说,选择推挽输出还是开漏输出,取决于具体的应用需求、电路设计考虑以及成本和复杂性的权衡。

  • 4
    点赞
  • 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