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香浓认为信息就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单位为bit
信息特征:客观性、普遍性、无限性、动态性、相对性、依附性、变换性、传递性、层次性、系统性、转换性
信息的质量属性:精确性、完整性、可靠性、及时性、经济性、可验证性、安全性
信息功能:为认识世界提供依据、为改造世界提供指导、为有序的建立提供保障、为资源开放提供条件、为知识生产提供材料
信息传输模型
信息技术的目的主要是解决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传输、处理、计算、转换表现等
信息的传输模型包括:信源、信宿、信道、编码器、译码器、噪声
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系统是有相关联系,相关依赖,相互作用的事务或过程组成的具有整体功能和综合行为的统一体
系统的特性:目的性、整体性、层次性、稳定性、突变性、自组织性、相似性、相关性、环境适应性。表现比较突出的特性分别是开放性、脆弱性、健壮性
信息系统:输入数据,加工处理,生成信息的系统。面向管理和支持生成是信息系统的显著特性
信息化
信息化从小到大五个层次:产品信息化、企业信息化、产业信息化、国民经济信息化、社会生活信息化
信息化的主体是全体社会成员,时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空域是政治、经济、文化
、军事和社会的一切领域
代表成果:一站、两网、四库、十二金
信息化体系六要素
信息技术应用:龙头
信息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信息网络:基础设施
信息技术和产业:物质保证
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成功的保障
信息化政策法律和法规:协调信息化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信息系统生命周期
软件作为信息系统最重要的一部分,可以用软件的生命周期来代表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软件的生命周期:可行性分析和项目开发计划、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运维等
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运行维护
简化版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立项(系统规划)、开发(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运维、消亡
五阶段生命周期的主要工作
系统规划阶段:对组织的环境、现行的系统的状况进行初步的调查,确定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生成可行性研究报告
系统分析阶段:系统分析阶段是整个系统建设的关键阶段,也称作为系统的逻辑设计,生成系统说明书
系统设计阶段:为系统的物理设计,是对分析阶段的系统说明书描述的逻辑模型的实现,生成系统设计说明书(概要设计、详细设计)
系统实施阶段:按照系统设计阶段的设计说明书实现系统功能,并对系统进行测试、安装和调试等
系统运行和维护阶段:记录系统运行状况,评价系统质量和效益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结构化方法:结构化方法也称为生命周期法,是一种传统的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由结构化分析、结构化设计、结构化程序设计组成,是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过程。优点(开发目标清晰化、开发工作阶段化、开发文档规范化、设计方法结构化) 缺点(开发周期长、难以适应需求的变化、很少考虑数据结构)
面向对象方法:客观世界是对象组成的,任何一个对象都属于一个对象类
原型化方法:原型化方法称为快速原型法,根据用户的最初的需求,利用信息系统的开发工具,快速的搭建一个系统模型展示给用户,从原型是否实现功能来看,分为水平原型和垂直原型,从原型的最终结果看,分为演化式原型和抛弃式原型
面向服务方法:OO的应用是建立在类和对象的基础之上的,对相关对象按照业务功能进行分组,就形成了构件的概念,对于跨构件的调用,采用接口的形式暴露出来,将接口定义和实现进行解耦
网络标准和网络协议
OSI协议: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网络协议和标准:IEEE802定义了网卡如何访问传输截止,如何在传输介质上上传输数据
TCP/IP协议: 应用层协议(FTP、TFTP、HTTP、SMTP、DHCP、telnet、DNS、SNMP;传输层协议(TCP、UDP);网络层协议(IP、ICMP、ARP)
网络设备
中继器:实现物理层协议转换,在电缆间转换二进制的信号,工作在物理层
网桥:实现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数据转换 ,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路由器:实现网络层和以上各层协议转换,工作在网络层
网关:提供最底层到传输层或以上各层的协议转换,第4-7层
集线器:工作在物理层
二层交换机:数据链路层
三层交换机:网络层
多层交换机:高层
网络存储技术
直接附加存储DAS:主要是通过直接将存储链接到服务器上,本身就是硬件的堆砌
网络附加存储NAS:NAS以数据为中心,将存储设备和服务器分离
存储区域网络SAN:是通过专用交换机和磁盘阵列与服务器链接起来的告诉专用子网
网络规划与设计
网络规划: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对现有网络的分析和描述
网络设计:网络设计的核心是分层设计,主要包括接入层、汇聚层和核心层。网络设计工作包括:网络拓扑结构设计、主干网络设计、汇聚层和接入层设计、广域网链接与远程访问设计、无线网络设计、网络安全设计、设备选型
数据仓库技术
ETL:清洗、转换、加载,按照预先定义好的数据仓库模型,将数据加载到数据仓库中
元数据:关于数据的数据,指在数据仓库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有关数据的源定义
粒度:数据仓库中保存数据的细化程度的级别
分割:结构相同的数据被分为多个数据物理单元,任何给定的数据单元且只属于一个分割单元
数据集市:小型的,面向部门的数据仓库
数据模型:逻辑数据结构
数据仓库概念:数据仓库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非易失的、随时间变化的数据集合,支持管理决策
中间件技术
概念:在一个分布式系统环境中处于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之间的软件;中间件是一个独立的系统软件或服务程序
底层中间件:JVM、JDBC
通用型中间件:CORBA、J2EE
集成型中间件:WORKFLOW
软件工程
- 需求分析:软件需求是指用户对新系统在功能,行为,性能,设计约束等方面的期望
- 需求的层次:业务需求(企业或者客户对系统高层次目标的要求);用户需求(用户描述的系统具体要具备的一些功能);系统需求(从系统的角度说明软件系统的需求,包括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设计约束)
- 质量功能部署:是一种将用户要求转换为软件需求的技术,包括需求、期望需求、意外需求
- 需求获取:需求获取是一个确定和理解不同干系人的需求和约束的过程
- 需求分析:使用SA的方法进行需求分析,核心是建立数据字典,有三个层次的模型,分别为数据模型(E-R图)、功能模型(数据流图DFD)、行为模型(状态转换图STD)
- 软件需求说明书:范围、引用文件、需求、合规性规定、需求可追踪性、尚未解决的问题、注解、附录
- 需求验证:需求评审
- UML
软件架构设计
软件架构风格:数据流风格(批处理序列、管道/过滤器);调用/返回风格(主程序/子程序、数据抽象和面向对象);独立构件风格(进程驱动、事件驱动);虚拟机风格(解释器、基于规则的系统);仓库风格(数据库系统、黑板系统、超文本系统)
软件测试及其管理
- 测试方法
静态测试(文档的检查单、代码的走查、桌前检查、代码审查)
动态测试(白盒测试、黑盒测试) - 测试的类型
单元测试
集成测试
确认测试(内部确认测试、alpha测试和beta测试、验收测试)
软件集成技术
表示集成:界面集成
数据集成:集成点在中间件层面
控制集成:功能集成或者应用集成,集成点是在应用逻辑上
业务流程集成:过程集成
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
一是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战略的融合
二是信息资源与材料能源等工业资源的融合
三是指虚拟经济与工业实体经济的融合
四是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IT设备与工业装备的融合
智能的特点
一是具有感知能力,既具有能够感知外部世界,获取外部信息的能力
二是具有记忆和思维能力,即能够存储感知到的外部信息及思维产生的知识,同时能够利用已有的知识对信息进行分析、计算、比较、判断、联想、决策
三是具有学习能力和自适应能力,即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不断学习积累知识,使自己能够适应环境变化
四是具有行为决策能力,即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映,形成决策并传达相应的信息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的内容
四控: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变更控制
三管: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安全管理
一协调:沟通协调
信息系统规划流程
1、分析企业信息化现状
2、制定企业信息化战略
3、信息系统规划方法
4、企业系统规划(BSP)流程:项目确定、准备工作、定义企业过程、识别定义数据类、分析现有系统、确定管理部门对系统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