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elling模型基础【一】—基本概念

Hotelling模型基础【一】—基本概念

一、模型概述:

  • 霍特林模型: 考虑空间差异,用来解释企业选址和定价的产品决策模型。

  • 霍特林博弈模型是由Harold Hotelling在1929年提出的经济学模型,主要用于分析企业在空间或产品特征上的竞争行为。该模型最初用于解释企业在一条线性市场上的位置选择,后来被广泛应用于产品差异化、价格竞争政治竞争等领域。

  • Hotelling模型是一种线性城市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市场是一条直线,消费者均匀分布在这条线上。在直线上存在两个商店。直线上存在一点,在这一点上的消费者到两个商店购买相同产品需要付出的成本(购买成本+旅行成本)是相等的,这一点成为无差异点。

  • 用来解决的问题:选址决策和定价决策

  • 常见问题类型:仅做选址决策、仅做定价决策(最常见)、先选址后定价。

二、核心概念:

1.交通成本(Transportation Cost):

也称旅行成本(Travel cost),消费者为了到达商店需要付出的成本。

广义上讲是消费者效用损失的一部分:消费者因企业位置或产品特性与自身偏好不匹配而产生的“不便利”或“效用损失”。

2.交通成本通常用一次和二次形式刻画:

一次交通成本(线性)二次交通成本(平方)
刻画形式 C o s t = t d Cost=td Cost=td C o s t = t d 2 Cost=td^2 Cost=td2
企业选址特点集中化分散化
产品类型标准化服务体验型产品
消费者对距离或差异敏感度恒定的递增(远距离的边际痛苦更大)
竞争激励企业趋同,引发价格战激励企业差异化,缓和竞争
社会福利消费者平均成本较高消费者平均成本较低
现实应用加油站、物流点电影院、餐饮业

3.无差异点:

存在一点,在这一点上的消费者到两个商店购买相同产品需要付出的成本(购买成本+交通成本)是相等的,那么这一点称为无差异点。

4.消费者效用:

消费者获得的最终效用=商品效用-交通成本-价格,即
U f i n a l = U − t r a v e l cos ⁡ t − p r i c e U_{final}=U-travel\cos t-price Ufinal=Utravelcostprice

思考?

1.在线电商平台的Hotelling模型:

在线电商平台的“距离”变为推荐算法匹配度,二次成本更适用(用户极度厌恶不相关内容)。

2.为什么一次成本的消费者平均成本高,二次成本的消费者平均成本低呢?

一次成本情况下的企业产品同质化更强,通常位置更集中,那么城市中消费者购买商品所付出的交通成本就会更大。而二次成本下的企业通常位置分散,那么消费者想要购买商品付出的交通成本就会减少,因此消费者平均成本较低。

进一步讨论社会总福利情况:

一次交通成本二次交通成本
消费者剩余较低(高交通成本+低价格)较高(低交通成本+较高价格)
生产者剩余较低(商品同质化引发价格战)较高(商品差异化引发溢价)
总社会福利较低较高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