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控阵天线(线阵一)

基本原理介绍

       相控阵天线是组装在一起的天线阵元的集合,其中,每个单元的辐射图在结构上与相邻天线的辐射图合成形成称为主瓣的有效辐射图。主瓣在期望的方向辐射能量,而天线设计的目的是在不需要的方向上形成零点和旁瓣。
       天线阵列设计用于最大化主瓣辐射的能量,同时将旁瓣辐射的能量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可以通过改变馈入到每个天线单元的信号的相位来控制辐射方向。图1显示了如何调整每个天线中信号的相位,将有效波束控制在线性阵列目标方向上。结果是阵列中的每个天线具有独立的相位和幅度设置以形成期望的辐射方向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相控阵天线设计的另一个关键方面是天线阵元的间隔。一旦我们通过设定阵元数量确定了系统目标,物理阵列直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每个单元构件的大小限制,其要小于大约二分之一波长,因为这样可以防止栅瓣。栅瓣相当于在无用方向上辐射的能量。

相控阵天线方向图

       相控阵天线指的是通过控制阵列天线中辐射单元的馈电相位来改变方向图形状的天线。
控制相位可以改变天线方向图最大值的指向,以达到波束扫描的目的。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控制副瓣电平、最小值位置和整个方向图的形状,例如获得余割平方形方向图和对方向图进行自适应控制等。
        用机械方法旋转天线时,惯性大、速度慢,相控阵天线克服了这一缺点,波束的扫描速度高。它的馈电相位一般用电子计算机控制,相位变化速度快(毫秒量级),即天线方向图最大值指向或其他参数的变化迅速。这是相控阵天线的最大特点。

相控阵天线阵列的设计

       相控阵天线阵列本身的设计主要是幅度、相位分布设计和单元阻抗设计。阵列尺寸由波束宽度最窄时的宽度值和副瓣电平决定。相位分布主要根据波束要求而定。由于单元方向图和阻抗的限制,通常平面相控阵最大扫描范围为±60°的圆锥,加上一个球罩透镜后也可得到半球扫描。
       若仅要求方向图最大值在空间移动(扫描),只需要形成线性变化的相位分布。这时方向图的最大值方向垂直于等相位面。使用数字式移相器时,除了几个特殊角度以外,一般得不到精确的线性相位分布。这时在方向图的某些方向上会出现寄生副瓣,其大小与具体的相位分布规律有关。为了满足特殊要求,则需要采用方向图综合法,事先算出所需的阵面相位分布。例如,可以将阵面分成若干个区域,把每一区域都看成独立的阵面来设计这个阵的方向图,这样就能在空间得到多个同时存在的波束,也可以利用特殊的相位分布使方向图变宽或形成余割平方形方向图。
        为了简化馈电结构,有些相控阵天线是等幅度的。为了克服等幅分布时副瓣电平高的缺点,可采用密度加权,即有源辐射单元在阵面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其分布密度按一定的规律变化。在有源辐射单元的边上放置不馈电的无源辐射单元,以改善辐射单元的阻抗特性。
       相控阵天线辐射单元的数量多,当失效单元数在5%以下时对天线阵性能的影响不大,因而可靠性较高。雷达中使用相控阵天线后,波束控制灵活性显著提高,故可制成多功能雷达,使一部雷达起几部常规雷达的作用。随着微波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和新型移相器的出现,相控阵天线的成本正不断下降,体积越来越小,重量也在进一步减轻。

方向图仿真

        下面给出线阵方向图三种不同的生成办法:

源代码
%%%%%%%%%%%%%%%%%%%%%%%%%%%%%%%%%%%%%%%%%%
%        函数功能:得到8线阵的方向图
%%%%%%%%%%%%%%%%%%%%%%%%%%%%%%%%%%%%%%%%%%
clc; 
clear all;
close all;

%%%%%%%%%%%%%%%%%%%%%%%%%%%%%%%%%%%%%%%%%%
%               参数设置
%%%%%%%%%%%%%%%%%%%%%%%%%%%%%%%%%%%%%%%%%%
c=3e8;       % 光速
f=500e6;     % 信号频率
lamda=c/f;   % 波长
d=lamda/2;   % 阵元间距
N=8;         % 阵元个数
theta0=0;    % 波束指向角度
bujing=0.1;
theta=-90:bujing:90;   % 扫描角取值范围
n = [0:1:N-1]'; % 列矢量


%%%%%%%%%%%%%%%%%%%%%%%%%%%%%%%%%%%%%%%%%%
%               权值计算
%%%%%%%%%%%%%%%%%%%%%%%%%%%%%%%%%%%%%%%%%%
W = exp(1j*2*pi*f*n*d*sin(theta0*pi/180)/c); 



%%%%%%%%%%%%%%%%%%%%%%%%%%%%%%%%%%%%%%%%%%
%1
%%%%%%%%%%%%%%%%%%%%%%%%%%%%%%%%%%%%%%%%%%
 for p=1:length(theta) % 扫描角取值范围    
     V = exp(1j*2*pi*f*n*d*sin(theta(p)*pi/180)/c);% 方向矢量
     B1(p) =W'*V;   % 阵元功率叠加    '表示共轭转置   .'表示转置      
end
F1=abs(B1);             % 取信号的模
F1=20*log10(F1/max(F1));% 归一化



%%%%%%%%%%%%%%%%%%%%%%%%%%%%%%%%%%%%%%%%%%
%2
%%%%%%%%%%%%%%%%%%%%%%%%%%%%%%%%%%%%%%%%%%
for p=1:length(theta) % 扫描角取值范围         
    B2(p) =sum(exp(1j*2*pi*f*n*d*(sin(theta(p)*pi/180)-sin(theta0*pi/180))/c));   
end
F2=abs(B2);% 取信号的模
F2=20*log10(F2/max(F2));


%%%%%%%%%%%%%%%%%%%%%%%%%%%%%%%%%%%%%%%%%%
%3
%%%%%%%%%%%%%%%%%%%%%%%%%%%%%%%%%%%%%%%%%%
 for p=1:length(theta)    % 扫描角取值范围 
   t(p)=pi/2*(sind(theta(p))-sind(theta0));
   B3(p) =sin(N*t(p))/sin(t(p));    
end
F3=abs(B3); %取信号的模
F3=20*log10(F3/max(F3));



figure(1)
plot(theta,F1,'-r*');hold on;
plot(theta,F2,'-g^');hold on;
plot(theta,F3,'-bo');grid on;
xlabel('角度/度');ylabel('方向图');
axis([-90 90 -50 0]);
legend('法一','法二','法三');
仿真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回答1: PSPICE 17.2 是种用于电子电路仿真和分析的软件工具。下面是份简单的 PSpice 17.2 使用初级教程: 1. 安装和启动:首先,你需要下载并安装 PSpice 17.2 软件。安装完成后,双击图标启动软件。 2. 创建电路:在软件界面上,选择“文件”>“新建”,然后在电路编辑器中创建你的电路。你可以从元件库中选择组件,并将其拖放到画布上。连接元件的引脚以构建电路。 3. 设置元件参数:双击元件以打开元件参数设置对话框。在对话框中,设置元件的值、名称和其他参数。对于电阻、电容等基本元件,可以直接输入数值。 4. 设置仿真配置:选择“仿真”>“设置和校验”,然后在仿真设置对话框中选择仿真的类型和参数。你可以选择直流分析、交流分析、暂态分析等。设置仿真参数后,点击“确定”。 5. 运行仿真:选择“仿真”>“运行”来启动仿真。在仿真过程中,软件将模拟电路的响应,并将结果输出到仿真波形窗口中。 6. 查看仿真结果:在仿真波形窗口中,你可以查看各个元件的电流、电压等参数随时间变化的波形。你还可以对波形进行放大、缩小、平移等操作,以更详细地分析电路的性能。 7. 保存和导出结果:在仿真过程中,你可以选择将结果保存为文件或导出为其他格式,如图像文件或数据文件。 以上是 PSpice 17.2 使用初级教程的基本步骤。随着实践的深入,你可以进步了解复杂电路的建模和分析方法,并尝试更高级的功能和技术。 ### 回答2: PSPICE 17.2是款电子电路仿真软件,用于对电路进行分析和验证。以下是PSPICE 17.2的使用初级教程: 1. 下载和安装:在官方网站上下载PSPICE 17.2并进行安装。 2. 组件库:打开PSPICE软件后,点击“Capture CIS”图标,进入组件库界面。选择适当的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二极管等,将它们拖放到画布上。 3. 电路连接:在画布上拖放所需元件后,使用导线工具连接它们。点击导线图标,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并将其拖动到适当的端口上。 4. 参数设定:双击元件,弹出元件属性对话框。在这里设置元件的数值,例如电阻的阻值、电容的电容值等。 5. 电源设置:在画布上点击右键,选择“Power Sources”,然后选择适当的电源,如直流电源或交流电源。设置电源的电压或电流数值。 6. 仿真设置:点击画布上方的“PSpice”选项,选择“Edit Simulation Profile”打开仿真配置对话框。在仿真配置中,设置仿真参数,如仿真类型(直流、交流、脉冲等)、仿真时间等。 7. 仿真运行:在仿真配置对话框中点击“Run”按钮,开始进行电路仿真运行。仿真完成后,可以查看并分析仿真结果,如电流、电压、功率等。 8. 结果分析:通过菜单栏中的“PSpice>Probe”选项,打开特定信号的仿真结果。通过选择信号节点,可以显示该信号的波形、幅值和频谱等信息。 9. 数据输出:仿真结束后,可以通过“PSpice>Results”菜单栏选项,导出仿真结果到文本文件,以供后续分析。 10. 误差调整:如果仿真结果与预期不符,可以检查电路连接、元件参数等以找出问题。根据需要进行调整,重新运行仿真以验证改进效果。 以上就是PSPICE 17.2使用初级教程的简要介绍。在使用过程中,请参考软件的帮助文件和官方文档,以获取更详细的指导和解决方法。任何新的软件都需要不断的实践和尝试,希望这个教程能对你有所帮助。 ### 回答3: PSPICE 17.2是款常用的电路仿真软件,用于电路设计和分析。下面是个简要的PSPICE 17.2的初级教程: 1. 下载和安装:首先,从官方网站下载PSPICE 17.2,并按照安装向导进行安装。安装完成后,打开软件。 2. 创建新工程:在PSPICE 主界面上,点击“File”菜单,然后选择“New Project”来创建个新的工程。给工程起个适当的名字,并选择工程的存储位置。 3. 添加电路元件:在工程界面上,点击“Place”图标,然后选择不同的元件来构建你的电路。你可以从库中选择各种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电感等,并将它们拖放到工程界面上。 4. 连接元件:选择“Wire”图标,然后点击元件的引脚来连接它们。确保连接顺序正确,以保证电路的正确性。 5. 设置元件参数:对于每个添加的元件,你需要设置它们的参数。右键点击元件,选择“Edit Propertiess”,然后在弹出的窗口中输入适当的参数值。 6. 添加电源:在电路中添加电源,以提供电路所需的电能。选择“Place”图标,然后选择合适的电源元件并将其拖放到电路中。同样,设置电源的参数值。 7. 设置仿真配置:在工程界面上,点击“PSpice”菜单,然后选择“Edit Simulation Profile”来设置仿真配置参数。你可以选择仿真类型、仿真时间和仿真步长等。 8. 运行仿真:点击“PSpice”菜单,选择“Run”来运行仿真。PSPICE将自动运行仿真并显示结果。 9. 分析和优化:根据仿真结果,可以分析和优化电路的性能。你可以观察电流、电压和功率等参数,以评估电路的性能,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10. 保存和导出结果:在分析和优化完成后,可以保存你的工程并导出结果。点击“File”菜单,选择“Save Project”来保存工程,然后选择“Outut”菜单,选择“Export”来导出结果。 以上是PSPICE 17.2的初级教程的简要介绍。通过以上步骤,你可以开始使用PSPICE 17.2进行电路设计和仿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学习,你将成为个熟练的PSPICE用户。
评论 5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