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列信号处理知识点合集
- 1 研究内容
- 2 阵列天线的辐射机理
- 2.1 干涉和衍射
- 2.2 场强表达式
- 3 专业术语
- 3.1 空间色散
- 3.2 时间色散
- 3.3 瞬时带宽
- 3.4 方向性系数D
- 3.5 天线或者阵列方向图波瓣宽度的定义
- 4 天线增益和阵列天线有效孔径,天线增益和波束宽度的关系
- 5 空时滤波算法自由度分析
- 6 单脉冲体制
- 7 宽带信号的相位控制方法
- 8 机载雷达天线
1 研究内容
阵列信号处理的研究主要包括自适应空域滤波和空间谱估计两个方面。
空域滤波也被称为波束形成。该技术的关键在于通过对接收阵列各阵元进行加权,将全方向的阵列天线方向图调整到阵列接收的方向,即增益聚集在一个方向,相当于形成了一个“波束”,以达到增强期望信号,抑制干扰、噪声的目的。
空间谱估计也称为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 DOA)估计。DOA 估计是根据阵列参考天线接收到的各个信号信息确定同时位于空间某片区域内多个感兴趣的信号的空间位置,也即是各个信号相对于阵列参考天线的方向角。DOA 估计的分辨率和天线阵列的长度有关。当天线阵列的长度确定之后,其对应的分辨率也就被确定,称其为瑞利限。对于瑞利限而言,存在能够突破瑞利限限制的方法,这类方法称为超瑞利限方法或超分辨方法。
2 阵列天线的辐射机理
2.1 干涉和衍射
”干涉“和”衍射“是区别”波“和”粒子“的两个基本特征,电磁波作为”波“的一种,自然也具备”干涉“和”衍射“现象。其中,所谓”波的干涉“,即具有相同工作频率的两个或多个波源所产生的波在空间传输的过程中,会发生叠加的现象,从而形成”波峰“和”波谷“交替出现的现象。
阵列天线的辐射机理就是大量天线单元辐射的电磁波产生了”干涉“现象,不同天线阵元辐射的电磁波,同相叠加时,产生波瓣,在反相相消的地方,形成零点。
2.2 场强表达式
3 专业术语
3.1 空间色散
由于信号频率的偏移,导致天线波束指向出现偏移,这一个现象就是相控阵天线的“孔径效应”,这个又称为相控阵的“空间色散”。
这是因为相控阵天线的权值所用的频率和方向矢量所用的频率不同,使得天线的波束指向指不准,进而导致空间色散。
3.2 时间色散
相控阵天线允许的信号带宽,除了受制于扫描角度范围、频率偏移影响外,也受制于孔径大小。对于一个阵元数为M的线阵,在最大扫描角度theta下,第0个阵元和第M-1个阵元之间的延时,称为孔径渡越时间,即
tao= (M-1)*d*sin( theta ) /c
3.3 瞬时带宽
频率的偏移对应信号的带宽,雷达中又称为信号的瞬时带宽
3.4 方向性系数D
均匀直线阵的方向性系数的定义为:主瓣最大方向的功率密度与平均功率密度之比。
3.5 天线或者阵列方向图波瓣宽度的定义
1、主波束宽度:方向图函数最大值附近的两个零值点之间的主波瓣的宽度。
2、3dB带宽(半功率带宽):主波束最大值附近降低3dB所限定的波瓣的宽度。
4 天线增益和阵列天线有效孔径,天线增益和波束宽度的关系
5 空时滤波算法自由度分析
6 单脉冲体制
阵列天线的方向图中的和波束、差波束被广泛关注,其背景为雷达搜索中的”单脉冲体制“。通过窄波束扫描获得目标的位置和距离信息是现代雷达的主要功能,其中“单脉冲技术”为应用最普遍的技术体制。
单脉冲测角体制是一种典型的同时多波束测角方法,这种同时多波束的测角方法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如目标上的自卫式噪声干扰、转发式脉冲调幅干扰、逆增益应答式欺骗干扰都对单脉冲角度跟踪系统的工作影响很小,甚至没有影响。
单脉冲雷达(monopulse radar)是一种精密跟踪雷达,其设计的初衷是为了克服圆锥扫描和顺序波束转换跟踪技术对回波幅度起伏和幅度干扰敏感,从而造成错误的目标角度跟踪误差的问题。
脉冲雷达天线要求产生一个主瓣的和波束以及具有两个(或四个)主瓣的差波束。差波束的两个峰值之间的最小值称为“零值”。和波束的作用是探测目标的距离(r)和进行距离跟踪;差波束的作用是探测目标的方位角和俯仰角信息(θ,fine)和进行角跟踪。
7 宽带信号的相位控制方法
Farrow滤波器
8 机载雷达天线
一般而言,机载雷达要求天线具有高增益(便于增加探测距离)、窄波束(利于增加测角精度)、低副瓣(抗干扰)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