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祖坟不许挖,赵匡胤后代拿出千年家谱,阻止考古队挖掘古墓

我们在上下五千年的悠久中华文化中,总能通过一些历史的碎片管中窥豹,找到一些证据证明历史的真假。国史、方志、家谱这些文字资料和现代考古相辅相成,通过探索历史的细节还原中国文化的大致历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800年历史的赵匡胤后代古墓
在浙江台州就曾经发生过一次家谱与考古的碰撞。有一位村民在建房子的时候挖到了古墓,考古专家来到现场发现,这竟然是一座夫妻的合葬墓,在进一步考古挖掘中发现,墓主人的身份浮出水面,是宋太祖赵匡胤第七代世孙赵伯澐和他的妻子。而在这个时候,一个六十岁的村民带着厚厚的家谱来到现场,阻止考古队工作。他正是墓主人的后世子孙,赵匡胤第三十代世孙。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根据家谱的记载,赵氏子孙一直知道自己祖坟的大致方位,但一直没有找到确切位置。翻阅家谱我们知道,墓主人赵伯澐殁于1216年,他的妻子李氏殁于1195年。因为古墓历史已经超过800年属于国家文化物质遗产,后世子孙不能干预考古工作,通过专家的耐心解释,村民也接受了这件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家谱中的坟茔图
坟茔图记载了家族中祖坟、朝向、墓地图等内容,是家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传统文化中,古人认为祖先坟茔的风水会影响整个家族的发展。家谱中坟茔图一般由图和文两部分组成,记载祖先的信息,方便后人祭祀。坟茔在家谱中有着三个重要的作用,首先,祖坟意味着落叶归根,象征着家族生生不息的力量;其次,家族成员一起纪念祖先也可以增强家族凝聚力;最后,坟茔图上的碑文赞语,很多都是为人处世的观点,能够为子孙后代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对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通过祖坟进行寻根
纵观历史,国有史,县有志,家有谱。修谱也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方式。家谱通过对家族人物和历史的记载,让后世子孙能够了解本族的发展源流,而随着数字家谱慢慢走进人们的视野,重修家谱这件事情被越来越多人重视起来。但是因为很多家谱在战争、火灾、洪涝、迁徙中就可能遗失了,没有老谱,我们还有办法修谱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可以通过祖坟上面的碑文信息追根溯源,通过走访族中长辈了解家族的字辈、迁徙,通过祖坟上祖先的名字,寻找县志来进行佐证,还可以借阅同姓分支的家谱进行参考。
你家还有族谱吗?评论区留下姓氏寻找你的同姓族人吧!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