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种认知偏差要注意,这样才能做最好的自己

就该从小教给所有人!
(马斯克在推特上分享了50个常见的认知偏误)
1、基本归因错误:我们经常根据个性或者性格来定义别人,但会用情境因素脱。
(Sally上课迟到,肯定是她懒;
你自己迟到,就是因为早上太忙乱了。)
2、自私偏见:失败总是有原因的,但成功全靠自己。
(你觉得得奖是因为自己努力工作,而不是靠别人的帮助和运气。
但如果考试不及格,只是因为睡眠不足而已。)
3、组内偏爱:我们会更喜欢圈子内,而不是圈子外的人。
(Francis跟你一个教堂,所以你喜欢他多过Sally。)
4、从众效应: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接收到某些理念、时尚和信仰,这些理念的影响也会随之壮大。
(Sally觉得指尖陀螺对孩子挺好的,Francis也这么觉得。)
5、群体思维:人们更希望与团体能保持一致与和谐,为了尽量减少冲突,我们偶尔会做出一些不合理的决定。
(Sally想买冰淇淋,Francis想买T恤,所以你最终建议买印有冰淇淋图案的T恤。)
6、光环效应:如果你认为一个人有积极的特质,这种积极印象就会辐射到那个人其它的特质当中(同样适用于负面特质)。
(Taylor这么可爱,她肯定一点也不刻薄!)
7、道德运气:一个更好的结果会提高人们对其道德的评价,反之亦然。
(XX文化赢得了XX之争,是因为他们比输掉的人更有德行。)
8、错误共识:现实中支持我们观点的人,要比我们想象中的少。
(“所有人都这么想!”)
9、知识的诅咒:一旦我们知道了某件事,就很容易假设其他人也同样知道这件事。
(Alice是一名教师,她很难理解新同学们看事情的角度。)
10、聚光灯效应:我们会高估人们对我们的行为和外表的关注程度。
(Sally很担心大家会注意到她的冰淇淋T恤有多丑。)
11、可用性启发式:我们在做出判断时,通常都依赖于脑海中出现的最直观的例子。
(选择商店时,你通常会选择最近看到过广告的那家。)
12、防御性归因:一件事故中,目击者会隐秘地担心自己也受到同样的指责,如果目击者与受害者的经历更相似,他们就会更少地责怪受害者,转而去攻击加害者。反之亦然。
(Sally等绿灯时一直在车里玩手机,结果被追尾了。
目击事故的Greg也有开车发短信的习惯。所以他下了车,对撞了Sally的人大吼大叫。)
13、世界公正假设:人们倾向于相信世界是公正的;因此,我们会认为出现不公正的事是有原因的。
(“Sally的钱包被偷了,看,她总因为T恤的事批评Francis,遭报应了吧。”)
14、朴素现实主义:我们习惯相信自己观察到的是客观事实,而其他人是不理性,不知情的或者有偏见的。
(“我看到了这个世界的真面目,其他人都很蠢”)
15、朴素犬儒主义:相信自己观察到的是客观事实,而其他人比他们表现出来的还要更加以自我为中心。
(“这人对我好的唯一原因,肯定是想从我这得到点什么。”)
16、福勒效应(又名巴纳姆效应):我们很容易接受一些含混不清,用途广泛的词来形容自己的性格。
(“这个星座指南真是太准了!”)
17、邓宁·克鲁格效应:你知道的越少就越自信,知道的越多就越谦虚。
(Francis自信地向大家保证,冰淇淋里绝对没有海带。海带也没有被用于乳制品行业)
18、锚定效应:我们做决定时非常依赖第一眼信息。
(“这东西写着打五折?那肯定老便宜了。”)
19、自动化系统偏差:我们很依赖自动化系统,甚至有时候会过于相信,导致真正正确的决策被修改了。
(你的手机会自动把“its”改为“it`s”,所以你会以为这是正确的用法)
20、谷歌效应(又名数码健忘症):我们经常会忘记在搜索引擎中很容易找到的信息。
(“那个喜剧片里的演员叫啥来着??我都查了8次了”)
21、阻抗理论:自由受到限制时,我们会产生不快,所以会做出一些被禁止的行为来释放情绪。
(老师和家长越让孩子去做作业,他越是不肯去)
22、确认偏差:我们倾向于找到并记住能证实我们想法的信息。
(用不完整的证据得出一个阴谋论,却忽略那些反例)
23、逆火效应:当一个错误的信息被更正时,如果更正的信息与人原本的看法不符,反而会无端加深人们对错误信息的信任。
(推翻你阴谋论的证据,很可能是政府伪造的!)
24、第三人效应:我们会认为别人比自己更受到大众媒体的影响。
(“你显然是被媒体洗脑了!”)
25、信念偏差:当我们判断一个观点是否可信时,凭借的不是这个观点是否正确,而是我们愿不愿意相信这个观点。
(“Sally说她也支持你那个阴谋论。但她没说出什么证据来。”)
26、可用性级联:某些事情越是被公开和重复讨论,为了融入社会,我们就越会相信这件事的真实性。
(一个糖果里藏了剃须刀片的故事广为流传,最终许多美国人不再在万圣节时提供自制糖果)
27、衰落主义:我们会更倾向于将过去浪漫化,并消极地看待未来,认为全世界都在走下坡路。
(“在我们那个时代,孩子更懂得尊重!”)
28、现状偏见:更倾向于保持不变,认为即使是有利的变化也是一种损失。
(即使一个APP的服务条款侵犯了Sally的隐私,她也不愿意换另一个程序)
29、沉没成本谬误(又名承诺升级):即使面临着负面的结果,人们也不愿意放弃前期投入,反而会在这些注定失败的事情上投入更多。
(“来都来了,一不做二不休!”)
30、赌徒谬误:认为未来的可能性会受到过去事件的影响。
(Alice猜硬币已经输了9次,下次肯定能猜中)
31、零风险偏差:人们会追求让小风险趋于零,却不会通过某种方式降低大风险的概率。
(“你应该买个保修服务”)
32、框架效应:人们经常从相同的信息中得出不同的结论,这取决于信息呈现的方式。
(Alice听说最喜欢的候选人以45%的支持率“大获全胜”;Sally听说候选人的支持率45%“让全国失望”;他们对相同的统计数据有不同的解释。)
33、刻板印象:人们普遍认为,尽管没有具体的个人信息,但一个群体的成员肯定有某种相同的特征。
(那个留着精致小胡子的人肯定是个嬉皮士,估计还收集了一些黑胶唱片)
34、外群体同质性偏差:人们会认为圈外人千篇一律,而自己圈子里的人各个不同。
(Alice不打游戏,但她觉得玩游戏的人都一样。)
35、权威偏见:我们信任权威人物的意见,并经常受其影响。
(“我老师告诉我可以这么做。”)
36、安慰剂效应:当我们相信某种(原本无效的)治疗会奏效,它通常就会产生一点点生理上的效应。
(Alice服用了一种安慰剂来止痛,结果疼痛真的减轻了)
37、幸存者偏差:人们更倾向于关注那些幸存下来的事物,而忽略那些失败了的。
(Greg告诉Alice,她的包包生意肯定很好,因为有一家成功的时尚公司运用了同样的策略。【但其实其它10家倒闭的公司也用了同样的策略】)
38、精神活动过速:我们对时间的感知取决于创伤、药物使用和体力消耗。
(当汽车差点撞到我的时候,时间都慢了下来……)
39、琐碎法则(又名自行车棚效应):人们通常会对琐碎的问题给予不成比例的重视,同时又避免面对更复杂的问题。
(当地政府没有考虑如何解决流浪人口问题,而是花了大量时间讨论修建自行车道和车棚的问题)
40、蔡格尼克记忆效应:比起已经完成的任务,人们更容易记住未完成的任务。
(Greg因得自己什么事都没做而感到很沮丧,直到他看了自己的任务清单上已经划掉了很多项)
41、宜家效应:人们会更看重自己参与了一部分创造过程的东西。
(“你喜欢我花20块钱买的这个盆吗?我自己上的色。”)
42、本·富兰克林效应:人们喜欢帮助别人。如果我们已经帮了别人一个忙之后,我们会更期待去帮他另一个忙,而不是从他那得到一个回馈。
(Greg给Francis借了一支钢笔,等Francis又向Greg借5块钱时,Greg很爽快就借了。)
43、旁观者效应:周围人越多,我们帮助受害者的可能性就越小。
(一群学生看到有人打架受伤,没有人报警)
44、暗示感受性:我们,尤其是儿童,有时候会将提问者的想法误认为是记忆。
(“你从沙发上摔下来是在你妈妈打你之前还是之后?”)
(注:此处为陷阱式提问,很可能妈妈并没有打孩子,但孩子的回答极易被误导。)
45、虚假记忆:我们会把想象误认为是真实的记忆。
(Greg确定Sally说了一个关于菠萝的笑话,但这个笑话其实是他自己在电视里看到的)
46、潜隐记忆:我们也会把真实的记忆误认为是想象。
(Greg以为他去了墓地,但他确定自己只是做了个很可怕的梦)
47、聚类错觉:我们会在原本随机的数据信息中发现模式和规律。
(Alice!你看那朵云彩好像你的猫啊!)
48、悲观偏见:我们有时候会高估坏结果的概率。
(“水只剩半杯了,啥都不会变好了。”)
49、乐观偏见:我们有时候会对好结果过于乐观。
(“水还有半杯呢,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50、偏见盲点:人们不认为自己有偏见,还会觉得别人比我们自己更偏激。
(“我没有偏见!”)

怎么说呢,似乎每个人都能在这些偏见当中找到自己曾经的影子。

就比如……

“谁会看这个啊!”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字节跳动认知偏差手册是一份PDF文档,它详细介绍了人们在思考和决策过程中常见的认知偏差认知偏差指的是我们在处理信息时,由于个人的主观倾向或错误的逻辑推理,而导致对于事实的误解或判断失误。 这份手册对于字节跳动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帮助员工们了解并纠正自己在工作中可能出现的思维误区。字节跳动是一家技术驱动的公司,员工们面临大量的信息和决策,并且需要在短时间内出正确的判断。因此,了解自己可能存在的认知偏差,能够帮助员工们更加客观地分析问题,出更好的决策。 这份手册主要介绍了各常见的认知偏差,比如确认偏差、接受性偏差、群体偏差等等。它不仅提供了对每偏差的深入解释,还给出了如何避免或纠正这些偏差的建议。通过学习和应用这些知识,员工们可以更加理性和科学地进行思考和决策,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字节跳动认知偏差手册的PDF格式具有很大的便利性,员工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电子设备进行阅读和学习。此外,作为一份内部文档,这份手册可以根据公司的需求进行更新和修改,保证其内容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总之,字节跳动认知偏差手册的出版对于帮助公司员工改善思维方式,增强决策能力具有很大的帮助。通过理解和应用其中的知识,员工们可以更加客观准确地对待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创造力。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分布式计算AI开源社区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