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打过工的都清楚,周末恨不得一觉睡到下午,好像才能补回上班消散的阳气!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中国学者用NHANES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周末补觉最佳时间在1-2h,能够将个体患抑郁风险降低26%,证明了周末补觉的重要性!
接下来,让我们简单看一下这篇文章!
根据美国睡眠协会的数据,成年人每天需要至少7小时的睡眠才能保持最佳的健康状况。但现实中,由工作和学习的繁重压力,大多数人难以在工作日保证充足的睡眠。因此,“周末补觉”(WCS)成为当代打工人弥补缺觉的常见方式。
为了探究这种补觉行为是否能够降低患抑郁风险,研究团队进行了本次研究。
2025年2月4日,复旦大学大学学者用NHANES数据库,在期刊《BMC Public Health》(医学top二区,IF=3.5)发表题为:“Association between weekend catch-up sleep and depression in US adults”的研究论文。
在该项研究中,研究团队主要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美国人群周末补觉(WCS)与抑郁的关联,并调整性别、年龄、慢性病等混杂因素。
本公号回复“ 原文”即可获得文献PDF等资料。想找NHANES发文捷径?NHANES Online平台了解一下,可一键快速提取和分析数据!如感兴趣请联系郑老师助教,微信号:aq566665
研究团队基于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HANES)数据库2017-2020年的数据,经过纳排,最终纳入了7,795名年龄≥20岁符合条件的参与者,平均年龄为 50.71岁,51.01%为女性。
图1 研究人群筛选流程
研究团队使用PHQ-9量表评估参与者的抑郁状态,并将参与者根据周末补觉(WCS)时长分为四组:<0小时、0-1小时、1-2小时、>2小时。
周末补觉(WCS)时长=周末平均睡眠时长 - 工作日平均睡眠时长的差值。
有趣的是,研究结果显示,补觉1-2小时是最佳的补觉时间,与未进行周末补觉的人群相比,该人群的抑郁风险降低了26%。但补觉时间低于或高于这个时间,其抑郁风险与未补觉人群无显著差异。
研究团队推测,周末适度补觉可能通过稳定交感神经、降低炎症因子(如IL-6、CRP)缓解抑郁。而过度补觉可能扰乱了昼夜节律,从而抵消了保护作用。
图2 周末补觉与抑郁之间的关联
未调整模型:未调整协变量;
模型1:调整了性别、年龄和种族;
模型2:调整了性别、年龄、种族、受教育程度、体重指数、高血压、糖尿病、失眠、HDL-C、LDL-C、总胆固醇、甘油三酯
此外,亚组分析的结果显示,周末适度补觉的益处在40-59岁的高血压男性患者中体现的更为明显。
图3 WCS与抑郁症关联的亚组分析
综上所述,周末补觉1-2小时能够显著降低个体患抑郁风险,尤其是对患有高血压的中年男性而言。这意味着,周末适度补觉可以作为一种简单、低成本的预防抑郁症的策略。
看来,周末补觉真的不是懒惰的表现,并且其益处远不止于此!我们在先前的文章中就已经解读过该类型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链接查看。
真的太6了!周末补觉,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最高降低66%!
这个研究主题还蛮有意思的,NHANES数据库中像这样有意思的选题还有很多,想挖掘的朋友可以看一下郑老师的NHANES一对一统计服务课程,好的选题加上专业统计师的指导,SCI文章还不是轻轻松松!
欢迎关注“公共数据库与孟德尔随机化”公众号,我们将持续为你提供NHANES数据库优秀文章的思路剖析和方法解读!
郑老师统计团队及公众号
全国较大的线上医学统计服务平台,专注于医学生、医护工作者学术研究统计支持,我们是你们统计助理!
我们提供以医学数据数据挖掘统计服务
同时我们提供上述数据库的挖掘的一对一指导
联系助教陈老师咨询(微信号sas555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