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布线规则
1.1 连线精简
保证布线路径最短,尽量不要拐弯,换层;
1.2 避免直角布线(避免信号反射)
阻抗影响:PCB中传输线是有一定阻抗的,其与传输线宽度成正相关,PCB拐弯时会造成传输线变宽,从而导致传输线变宽的那部分线的阻抗要大一些,导致阻抗不连续;(拐的弯越急,传输线宽度就会越宽,阻抗不连续就会越明显)
电磁干扰:阻抗不连续会导致信号反射,直角尖端会产生电磁干扰(EMI),直角尖端的直角点非常小,故这里的面积也小,这导致这点的电荷密度很大,此时此点就会产生巨大的电场强度,这个电场会击穿空气,从而产生巨大的电磁干扰(所以要拐弯的话尽量走135°钝角)
1.3 差分走线(高速信号用的多)
抗干扰能力强:差分信号是用过两根线上的差值来确定0与1的,由于两个信号线的距离很近,所有两根信号线上的信号抖动是几乎相同的,所以做差后的信号几乎不变;
有效抑制EMI:由于差分信号的极性相反,又由于这两根线它距离比较近且对称,所以它们产生的极性相反的磁场会相互抵消,也就是磁场被抵消掉了;
时序定位精确:差分信号的特点;
布线时需要注意的点:
等长:保证差分信号时刻保持极性相反,减少共模分量;
等距:主要为了保证两者的差分阻抗(也就是两根线的距离产生的阻抗)一致,减少反射;
1.4 蛇形线等长(保证时序一致)
若同一组信号用两三根线去传递,要保证这个信号传输到终点的时序不变,由于几个信号的速度是一样的,若还想要保证时序一致,则需要使这几个线等长,等长/等速=等时,此时就能保证时许一致(若这几个线不一样长,则这几个信号在组合后会产生时间上的偏移);
1.5 圆滑走线(泪滴)
为了避免必要直角走线时,直角带来的电磁干扰;
1.6 数字模拟分开
数字信号都是范围信号0,1抗干扰能力强,而模拟信号往往是微弱信号放大后的信号,其抗干扰能力弱(若模拟数字没分开,则数字电路的窜扰可能就会被模拟电路给放大,此时噪声可能会比模拟小信号还要大),若放在一起则模拟模块就可能奔溃,要不然这两个电路就隔得很远,要不这两个电路就一个放正面一个放背面,它们接地点一定要分开(一个数字地,一个模拟地,有时候数字地和模拟的电位要相同,这时候它们两个电路单点接地(将影响降到最低));
1.7 3W原则
线与线的中心间隔应该在3倍线宽以上,这样信号之间的干扰会减少65-70%;(黄色的就是铜箔线)
若满足10倍以上,则信号之间的干扰会减少约98%;
1.8 20H原则
H是电源与地之间的厚度,电源层内缩20H,可以把70%的电场限制在接地层边沿内;
若内缩100H,则可以把98%的电场限制在边沿内;
2.安全载流原则
2.1铜箔承载电流
2.2过孔承载电流
3.孔
3.1通孔
从顶层到底层的贯穿孔,其在内层也有电气链接属性,内层只要有线碰到他,那么那条线就与它相连;
3.2过孔
除了内层没有电气连接属性外,其它属性与通孔一致;
3.3盲埋孔
用于多层板,当走线从顶层换到第2层而不是底层的时候,就需要这个类型的孔;
3.4微孔
直径小于0.1mm,相对于普通孔来所具有更小的尺寸,更高的加工密度;
4.层
eg.8层板构造(其中的“铜箔层”就是能链接传输线的层)
4.1机械层
就是整个板子的外围轮廓,电路的底盘;
4.2 禁止布线层
可以在这个层级画一个范围,这个范围之外是禁止布线的;
4.3信号层
就是能布线的层级;
4.4接地层
方便统一管理,这一层都是地;
4.5电源层
这一层都是电源,此时若又元器件要链接电源,则直接通过过孔下去就可以链接到电源;
4.6丝印层
做标记的层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