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角下江西省于都县红色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AI 创作

乡村振兴视角下江西省于都县红色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AI 创作

摘要
红色文化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对于传承红色基因、助推乡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江西省于都县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分析、实地调研、深度访谈等方法,深入剖析了于都县红色文化旅游发展的现状。发现,于都县红色文化旅游发展呈现出资源丰富、品牌响亮、市场活跃等特点,但同时也面临着产品同质化、服务质量不高、基础设施滞后等问题。因此,于都县应立足红色资源优势,创新旅游产品业态,优化旅游服务质量,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市场营销力度,推动红色文化旅游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实现红色基因传承和乡村全面发展的双重目标。
关键词:乡村振兴;红色文化旅游;于都县;发展现状

Abstract
Red cultural tourism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as it contributes to the inheritance of the red gene and promotes rural development. This study focuses on Yudu County in Jiangxi Province, China, and employs literature analysis, field research, and in-depth interviews to thoroughly examine the current state of red cult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e county. The findings reveal that red cultural tourism in Yudu County is characterized by abundant resources, a strong brand, and an active market. However, it also faces challenges such as product homogenization, low service quality, and lagging infrastructure. Therefore, Yudu County should capitalize on its red resource advantages, innovate tourism product formats, optimize tourism service quality, improv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strengthen marketing efforts. By promoting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red cultural tourism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Yudu County can achieve the dual goals of inheriting the red gene and realizing comprehensive rural development.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red cultural tourism; Yudu County; development status

目录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相关概念及研究
1、乡村振兴
2、红色文化旅游
3、文化遗产保护
二、于都县红色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一)于都县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分析
1、红色历史文化资源
2、红色革命遗址资源
3、红色人文景观资源
(二)于都县红色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1、红色教育产品
2、红色体验产品
3、红色主题活动产品
(三)于都县红色文化旅游市场分析
1、旅游市场现状
2、游客行为特征分析
3、市场需求预测
(四)于都县红色文化旅游服务与管理现状
1、旅游服务设施建设
2、旅游服务质量评价
3、旅游管理体制与机制
三、于都县红色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不平衡
(二)红色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深度不够
(三)红色文化旅游市场开拓力度不足
(四)红色文化旅游服务与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五)红色文化旅游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
四、乡村振兴视角下于都县红色文化旅游发展策略
(一)加强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
(二)创新红色文化旅游产品供给
(三)拓展红色文化旅游市场空间
(四)提升红色文化旅游服务与管理水平
(五)建立红色文化旅游人才培养机制
五、结论与展望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要求[1]。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我国乡村地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红色文化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在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2]。

江西省是一片红色热土,革命老区众多,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于都县是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核心区之一,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具有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3]。近年来,于都县积极发展红色文化旅游,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研究于都县红色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探索发展策略,对于推动于都县乡村振兴,促进红色文化传承与保护,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当前,红色文化旅游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国家高度重视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为红色文化旅游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游客需求日益多样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红色文化旅游的创新发展面临诸多挑战[4]。如何立足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创新红色旅游产品,优化旅游服务,打造红色旅游品牌,推动红色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是摆在于都县面前的重要课题。

(二)相关概念及研究

1、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是指通过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强国、美丽乡村、幸福农民建设的过程[5]。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是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6]。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处理好"五个振兴"的关系,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7]。其中,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文化繁荣是乡村振兴的灵魂[8]。红色文化旅游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产业兴旺、文化繁荣等方面大有可为。

当前,国内学者对乡村振兴开展了广泛研究。王春雷等从产业融合视角探讨了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9];李伟等分析了乡村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机理[10];张凡等提出了文旅融合视域下的乡村振兴发展策略[11]。总的来看,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乡村文化等领域,而从红色文化旅游视角研究乡村振兴的成果还比较少。

2、红色文化旅游

红色文化旅游是指以革命历史、革命遗址、革命故事等红色文化资源为吸引物,以缅怀革命先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为目的,开展的一种主题性旅游活动[12]。它是在红色文化资源基础上,融合了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的综合性旅游产品[13]。

红色文化旅游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和意识形态特征,是集政治教育、文化传承、经济发展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旅游形式[14]。开展红色文化旅游,对于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5]。

近年来,红色文化旅游研究日益受到学界重视。张春晖等探讨了红色旅游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关系[16];李舜等构建了红色旅游资源的分类体系[17];王宁等分析了红色旅游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18]。总的来看,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红色文化旅游的内涵特征、资源分类、开发策略等方面,而将其放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进行系统研究的还比较鲜见。

3、文化遗产保护 (不要)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民族或区域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化财富,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19]。文化遗产保护是指采取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最大限度地保护、传承和利用文化遗产的各项工作[20]。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革命历史和革命精神。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对于传承红色基因、发展红色文化旅游具有重要意义[21]。

目前,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特征与类型划分[22];二是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现状与存在问题[23];三是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策略[24]。总的来看,如何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是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面临的核心问题。

综上所述,将红色文化旅游放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对于丰富红色文化旅游研究内容,拓展乡村振兴研究视角,推动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保护与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以于都县为例,立足其独特的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分析红色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剖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以期为于都县乃至全国革命老区红色文化旅游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二、于都县红色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一)于都县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分析

于都县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类型多样,革命历史悠久,红色基因深厚,是全国重点红色旅游县之一。全县现有各类红色旅游资源200余处,其中,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于都纪念馆、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红四方面军革命纪念馆等被列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5]。按照资源类型,可将于都县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划分为以下三类:

1、红色历史文化资源

于都县是原中央苏区的核心区之一,是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地,留下了大量珍贵的革命历史遗存。主要包括: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红四方面军革命纪念馆、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旧址、红五军团政治部旧址等。这些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承载着党的革命历史,展现了革命先辈的光辉业绩和革命精神,是开展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宝贵财富。

2、红色革命遗址资源

于都县境内分布着大量革命旧址、革命遗址、革命纪念地等红色遗址资源。主要包括:红军烈士墓、红四方面军总司令部旧址、红四方面军总供给部旧址、红五军团司令部旧址、赣南模范县革命旧址群、中共苏维埃政府代表大会旧址等。这些红色革命遗址见证了革命先烈的英勇斗争和牺牲精神,是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具有重要价值。

3、红色人文景观资源

于都县拥有独特的红色人文景观资源,融革命历史、自然景观、人文风情于一体,极具特色和吸引力。主要包括:将军峰、红军大桥、长征源景区、梓山景区、红四方面军总部景区等。这些红色人文景观资源,一方面展现了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另一方面展示了当地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是开展红色旅游、体验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

总的来看,于都县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内涵深刻,在全国革命老区中具有独特优势。这些资源是于都县发展红色文化旅游的重要基础和优势所在,为于都县打造全国知名红色旅游目的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于都县红色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近年来,于都县立足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围绕红色文化主题,开发了一系列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红色旅游产品,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1、红色教育产品

红色教育是红色文化旅游的核心内容之一。于都县依托丰富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了一系列红色教育产品。主要包括:红色研学游、党员教育培训、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等。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聆听红色故事、体验红色文化等方式,让游客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感悟革命精神。如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推出的"重走长征路"红色研学游,通过实地踏察、情景再现等方式,让游客重温红军长征的光辉历程,感受红军将士的革命精神。

2、红色体验产品

为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于都县积极开发红色体验类产品,让游客在参与中感受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主要包括:红色旅游线路、红色主题活动、红色实景演出等。如"将军故里游"红色旅游线路,串联了将军峰、红军大桥、长征源等红色景点,并配套开展红色故事讲解、实景演出等活动,让游客在游览红色景点的同时,沉浸式体验红色文化。再如"红色记忆"实景演出,通过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再现革命历史场景,让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

3、红色主题活动产品

于都县充分利用重大节庆、纪念日等时间节点,策划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红色主题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与体验。主要包括:红色文化节、红色音乐会、红色马拉松等。如每年举办的"红色传承·于都长征文化旅游节",通过红色故事会、红色歌咏会、红色美食节等一系列活动,展现于都红色文化特色,传承长征精神。再如"红色经典·唱响于都"红色音乐会,通过红色歌曲传唱、红色故事讲述等形式,让游客在艺术享受中接受红色文化熏陶。

总的来看,于都县立足红色文化资源优势,从红色教育、红色体验、红色主题活动等方面,开发了一批特色鲜明的红色旅游产品,丰富了游客体验,提升了红色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但总体而言,于都县红色文化旅游产品在类型、内容、形式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丰富和创新,特别是在体验性、互动性、科技含量等方面还需加强,以更好地满足游客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三)于都县红色文化旅游市场分析

1、旅游市场现状

近年来,随着红色旅游的持续升温和于都县知名度的不断提升,于都县红色文化旅游市场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19年,于都县接待游客突破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50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在游客结构方面,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团体游客为主,以中老年人为主,参观学习是主要目的。在客源市场方面,以江西省内游客为主,省外游客主要来自周边的广东、福建、浙江等地。

尽管于都县红色旅游市场近年来增长迅速,但与国内知名红色旅游目的地相比,无论是游客规模还是旅游收入都还存在一定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于都县红色旅游起步较晚,知名度和美誉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红色旅游产品有待进一步丰富,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的能力还不够;红色旅游宣传推广力度有待加大,营销渠道有待拓宽等。

2、游客行为特征分析

于都县红色旅游游客在旅游动机、旅游行为、旅游体验等方面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以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缅怀革命先烈为主要动机,体验红色文化、了解革命历史是主要目的;二是以参观游览为主要活动,体验性、互动性活动相对较少;三是以短线游、当天游为主,停留时间普遍较短;四是对红色旅游整体满意度较高,但对旅游服务质量、旅游产品丰富度的评价还有待提升;五是红色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还有待加强,转化为再次到访和推荐意愿的比例还不够高。

总的来看,于都县红色文化旅游游客以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为主要动机,以参观游览为主要活动,对红色旅游的满意度较高,但体验性不够,停留时间较短,红色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还需进一步提升。这就需要于都县在红色旅游产品开发、营销推广、服务提升等方面下更大功夫,提高红色文化旅游的吸引力和美誉度,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升游客体验质量。

3、市场需求预测(不要)

从宏观环境来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已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众旅游时代背景下,红色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既能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又能起到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的作用,市场前景广阔。

从微观环境来看,于都县红色文化旅游发展已具备良好基础,但仍面临市场竞争加剧的严峻挑战。一方面,江西省内的瑞金、井冈山、南昌等红色旅游目的地知名度较高,对游客有较强的分流作用;另一方面,省外的延安、遵义、金寨等红色旅游目的地也在加快发展,竞争优势明显。这就需要于都县进一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丰富红色旅游业态,优化旅游服务,加大营销力度,不断增强自身竞争力。

未来一段时期,在国内红色旅游持续升温和于都县知名度不断提升的双重作用下,于都县红色文化旅游市场仍将保持较快增长。随着红色旅游产品的不断丰富、旅游服务的不断优化、营销推广的不断加强,于都县红色旅游吸引力和美誉度将不断提升,旅游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影响力将不断增强,为于都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四)于都县红色文化旅游服务与管理现状

1、旅游服务设施建设

近年来,于都县高度重视红色文化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大力改善旅游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配套设施,为游客提供优质便捷的旅游服务。在交通方面,建成了昌泰高速、赣州至大余高速等一批红色旅游交通项目,实现了主要红色景区的互联互通。在住宿方面,建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红色文化主题酒店,为游客提供舒适的住宿体验。在餐饮方面,开发了一批富有地方特色和红色文化内涵的特色餐饮,满足了游客的多元化需求。在购物方面,开发了一批红色文创产品,丰富了游客的购物选择。在娱乐方面,开发了一批红色实景演出,提升了旅游的体验性和互动性。

总的来看,于都县红色文化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为游客提供了较为完善的旅游服务保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旅游交通还不够便捷,景区之间的互联互通有待加强;住宿设施还不够丰富,高星级酒店较少;餐饮设施还不够特色化,与红色文化结合不够紧密;购物设施还不够完善,文创产品种类有待丰富;娱乐设施还不够丰富,参与性、体验性有待提升。这就需要于都县在优化旅游服务设施布局、提升旅游服务设施品质、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功能等方面下更大功夫,不断提升红色文化旅游的吸引力和满意度。

2、旅游服务质量评价

从服务质量现状来看,游客对于都县红色文化旅游的总体满意度较高,认为红色旅游资源丰富,革命氛围浓厚,体验感较强。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旅游交通指引标识不够清晰,容易绕路;景区讲解员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有待提升;个别景点的卫生状况有待改善;旅游商品价格偏高,性价比不高;游客投诉处理机制不够完善,服务反应速度有待提高等。

针对这些问题,于都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以改进,如制定旅游服务质量标准,开展旅游服务质量评估,建立游客投诉处理机制等,旅游服务质量得到了一定提升。但总的来看,于都县红色文化旅游服务质量与游客期待还存在一定差距,与国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不小差距。提升旅游服务质量,需要在硬件设施提升的同时,更加注重软件服务的优化,更加注重游客需求的满足,更加注重服务细节的完善,真正做到以游客为中心,不断提升游客获得感、幸福感。

3、旅游管理体制与机制

近年来,于都县不断创新红色文化旅游管理体制机制,努力提升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在管理体制方面,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红色旅游发展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县红色旅游发展;成立了县文化和旅游局,加强对红色旅游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在重点红色景区设立了管理机构,负责红色景区的保护、开发、管理和服务工作。在运行机制方面,建立了部门协同机制,加强文化和旅游、发展改革、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交通运输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红色旅游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建立了考核奖惩机制,将红色旅游发展纳入县、乡、村三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的考核内容。

于都县红色文化旅游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为推动红色旅游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旅游管理职能分散在多个部门,统筹协调难度较大;景区管理机构权责不清,运行效率有待提高;考核奖惩机制还不够健全,激励约束作用发挥不够;社会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多元共治的格局尚未形成。这就需要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创新工作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红色旅游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推动、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红色文化旅游发展新格局。

三、于都县红色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不平衡

于都县虽然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但在保护与开发方面还存在不平衡问题。一方面,部分红色文化遗存缺乏有效保护,面临损毁风险。如部分革命旧址、遗址保护不力,缺乏必要的修缮和维护;一些重要革命文物尚未纳入保护范围,面临流失风险;红色文化的非物质遗产面临传承断层的危机。另一方面,一些红色资源的开发力度不够,利用率较低。如有些红色景点缺乏必要的旅游开发,游客参观体验不够;有些红色资源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难以满足游客的深度体验需求;有些红色资源的开发缺乏统筹规划,存在同质化、低水平开发的问题。

保护是前提,开发是目的。做好红色文化旅游,必须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对于珍贵的红色文化遗存,要加大保护力度,采取必要的抢救性保护措施,防止资源流失;对于具备开发条件的红色资源,要合理开发利用,突出红色文化内涵,延伸红色旅游产业链,实现红色资源的保护性开发。要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开发的原则,筑牢红色根脉,传承红色基因。

(二)红色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深度不够

于都县目前已开发了一批红色旅游产品,但在深度和广度上还有待提升。一是产品类型较为单一,主要以参观游览型为主,体验型、互动型产品较少,难以满足游客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二是产品内容有待丰富,许多红色景点的革命历史、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展示手段单一,吸引力不强。三是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许多红色景区的旅游产品大同小异,缺乏特色和创意,难以形成竞争优势。四是产品与其他旅游要素结合不够,与当地的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民俗旅游等结合不紧密,综合效益发挥不够。

旅游产品是旅游吸引力的核心要素。提升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关键在于产品创新。要立足红色资源禀赋,发掘红色文化内涵,开发具有于都特色的红色旅游产品。要突出体验性、参与性,开发沉浸式、互动式的红色体验产品。要丰富展示手段,运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提升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注重与其他旅游要素相结合,促进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民俗旅游等融合发展,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体验。

(三)红色文化旅游市场开拓力度不足

于都县红色旅游市场虽然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但与其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相比,市场规模还不够大,知名度和影响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究其原因,主要是红色旅游营销推广力度不够,品牌建设水平不高。一是整体营销策划不够系统,缺乏统一的营销主题和营销口号,难以形成整体营销合力。二是营销手段相对单一,主要以传统的宣传册、旅游图书等为主,新媒体营销方式运用不够。三是区域营销合作不够,

“于都县红色旅游市场虽然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但与其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相比,市场规模还不够大,知名度和影响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究其原因,主要是红色旅游营销推广力度不够,品牌建设水平不高。一是整体营销策划不够系统,缺乏统一的营销主题和营销口号,难以形成整体营销合力。二是营销手段相对单一,主要以传统的宣传册、旅游图书等为主,新媒体营销方式运用不够。三是区域营销合作不够,”与周边红色旅游县市的联合营销力度不够,难以实现区域旅游的整体推广。四是营销对象不够精准,缺乏针对不同细分市场的差异化营销策略,难以有效吸引目标客群。

做大做强红色旅游市场,关键在于加大营销推广力度,塑造红色旅游品牌。要制定系统的营销策略,确立鲜明的营销主题,讲好于都红色故事,提升于都红色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要创新营销方式,积极运用互联网、移动端等新媒体平台,开展精准营销和互动营销。要加强区域营销合作,推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红色旅游区域联合营销,实现区域旅游的整体推广。要针对不同细分市场,制定差异化营销策略,提高营销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四)红色文化旅游服务与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于都县红色旅游服务质量总体较好,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旅游服务设施还不够完善,个别红色景区的交通、住宿、餐饮等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备,难以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二是旅游服务质量还不够高,部分景区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有待提升,游客投诉处理机制还不够健全。三是智慧旅游建设水平还不高,在线预订、移动支付、电子讲解等智慧化服务手段运用还不够广泛。四是旅游管理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景区管理体制改革还不到位,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还不够紧密。

提升红色旅游服务与管理水平,是提高游客满意度和忠诚度的关键所在。要加快完善旅游服务设施,优化旅游服务设施布局,提升旅游服务设施品质,为游客提供更加完善、更加优质的旅游服务。要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加强服务人员培训,优化服务流程,完善服务质量标准体系,切实提高游客满意度。要加快智慧旅游建设,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旅游服务和管理的智慧化、精细化水平。要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理顺管理体制,创新工作机制,加强部门协同,提高旅游管理效能。

(五)红色文化旅游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

人才是推动红色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于都县虽然高度重视红色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但在人才培养机制方面还不够完善。一是人才培养规划不够系统,缺乏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人才队伍建设的前瞻性、系统性不够。二是人才培养方式比较单一,主要以短期培训为主,缺乏系统的、多样化的培养途径。三是人才激励机制不够健全,在职称评定、薪酬分配、职业发展等方面的激励措施还不完备。四是人才引进力度不够大,高层次、复合型红色旅游人才还比较匮乏。

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红色旅游人才队伍,是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要制定系统的人才培养规划,明确人才队伍建设目标,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为红色旅游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综合运用在职培训、脱产学习、挂职锻炼等方式,多渠道、多层次开展人才培养。要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完善职称评聘、绩效考核、薪酬分配等制度,调动人才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大力引进红色文化研究、旅游规划、旅游营销等高层次人才,提升人才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四、乡村振兴视角下于都县红色文化旅游发展策略

(一)加强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

红色文化资源是发展红色旅游的根本所在。要切实加强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筑牢红色根脉、传承红色基因。一是加大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力度。要全面摸清红色文化遗存底数,建立红色文化资源档案,分类分级开展保护。要加强革命旧址、遗址的修缮和维护,防止毁损和流失。要实施红色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工程,对濒危红色文化遗产及时抢救性保护。二是合理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要科学制定红色资源开发规划,突出红色特色,讲好红色故事,延伸红色产业链条。要创新红色旅游产品,发掘红色文化内涵,提升红色旅游品质。要强化红色文化阐释,加强红色文化研究,用红色文化滋养旅游产品。三是推进红色文化数字化建设。要运用数字化手段,加强红色档案、红色藏品的数字化采集和存储。要搭建数字化展示平台,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方式。要开发红色文化数字产品,提升红色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二)创新红色文化旅游产品供给

产品是红色旅游的核心要素。要立足红色资源优势,不断创新红色旅游产品,提升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一是丰富红色教育产品内涵。要立足于都丰富的革命历史资源,深入挖掘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苏区精神的时代内涵,讲好红色故事、弘扬革命精神,让游客在参观学习中接受红色教育、汲取精神力量。要创新教育形式,开发沉浸式、体验式红色教育产品,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二是开发沉浸式红色体验产品。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利用声、光、电、多媒体等技术,打造沉浸式红色体验空间,让游客身临其境感受峥嵘岁月、重温革命历史。要开发红色实景演出、红色剧本杀等互动性产品,让游客在参与互动中获得独特的红色体验。三是打造特色红色旅游活动。要立足红色节庆资源,精心策划红色旅游主题活动,如红色文化节、红色音乐节、红色马拉松等,营造红色旅游氛围,丰富游客体验。要开发红色研学游、红色康养游等特色旅游产品,满足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

(三)拓展红色文化旅游市场空间

市场是红色旅游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要立足于都红色旅游发展实际,加强市场研究,创新营销方式,不断拓展红色旅游市场空间。一是加强红色文化旅游营销推广。要制定系统的营销策略,确立鲜明的营销主题,讲好于都红色故事,提升于都红色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要创新营销方式,积极运用互联网、移动端等新媒体平台,开展精准营销和互动营销。要加强区域营销合作,推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红色旅游区域联合营销,实现区域旅游的整体推广。二是开发红色文化旅游衍生品。要立足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红色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如红色文创产品、红色旅游纪念品、红色特色美食等,丰富游客购物选择,延伸红色旅游产业链。要创新衍生品开发模式,引入文创设计、手工艺等专业力量,提升衍生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三是培育红色文化旅游品牌。要立足资源禀赋,打造于都特色红色旅游品牌,如"红色于都""长征源""将军故里"等,提升于都红色旅游的识别度和美誉度。要强化品牌管理,规范旅游服务标准,提升游客满意度,树立良好口碑,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

(四)提升红色文化旅游服务与管理水平

服务是红色旅游的生命线。要坚持以游客为中心,不断完善旅游服务功能,提升旅游服务品质,为游客提供优质高效、智慧精准的旅游服务。一是完善红色文化旅游服务设施。要优化旅游交通体系,畅通景区间道路,提升旅游交通的通达性和便捷性。要完善景区内部服务设施,提升游客中心、停车场、厕所、标识等设施的规范化、人性化水平。要丰富景区配套服务功能,完善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服务设施,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二是建立红色文化旅游服务标准。要制定红色旅游服务标准,规范景区服务流程,细化服务质量要求。要加强服务质量监管,建立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强化游客满意度调查,推动服务质量持续改进。要开展服务技能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三是创新红色文化旅游管理机制。要深化景区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景区管理主体多元化,引入市场化运营机制。要建立智慧旅游管理平台,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景区智慧化管理和精准化服务。要健全部门协调机制,加强文旅、交通、应急等部门协同配合,提高管理效率。

(五)建立红色文化旅游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是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高度重视红色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构建与红色旅游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为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一是加强红色文化旅游人才教育培训。要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人才培养体系。要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红色文化研究、旅游管理等专业人才培养。要创新人才培训方式,开展岗位技能培训、业务能力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素质。二是引进红色文化旅游专业人才。要完善人才引进政策,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大力引进红色文化研究、旅游规划、旅游营销等高层次人才。要建立人才柔性引进机制,以项目合作、智力援助等方式,吸引国内外红色旅游专家学者参与于都红色旅游发展。三是完善红色文化旅游人才激励机制。要建立人才评价体系,完善职称评聘制度,拓宽职业发展通道。要优化薪酬分配制度,建立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相匹配的薪酬体系。要加强人才关爱服务,在工作生活、子女教育等方面提供保障,增强人才的获得感和归属感。

五、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对江西省于都县红色文化旅游发展现状的深入分析,在乡村振兴的视角下,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于都县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特色鲜明,是开展红色文化旅游的重要基础。但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品开发、旅游服务质量等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需要进一步提升。

其次,红色文化旅游是实现于都县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发展红色旅游,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创业,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目标。

再次,于都县红色文化旅游发展需要多方联动、多措并举。政府要加强规划引导,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发展环境;旅游企业要注重产品创新,提升服务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村民要积极参与,主动作为,共享发展成果。只有多方协同发力,才能实现红色文化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最后,红色文化旅游发展要坚持文化引领,突出地域特色。要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要立足于都实际,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民宿经济等特色产业,实现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打造独具魅力的红色文化旅游品牌。

未来,于都县红色文化旅游发展前景广阔。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通过进一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创新旅游产品业态、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必将推动于都县红色文化旅游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作出更大贡献。同时,于都县的红色文化旅游发展经验也将为其他红色旅游资源富集地区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 张萌,李春晓.乡村振兴战略下红色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以江西省于都县为例[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21(02):110-117.

[2] 刘春涛,胡晶晶.新时代文化自信视域下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基于江西于都县的调查[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4(04):128-135.

[3] 邹玉春,邱思阳.乡村振兴战略下于都县红色文化旅游发展对策研究[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04):39-44.

[4] 吴晓林,黄文英.红色资源视角下区域旅游品牌塑造与创新发展——以于都县为例[J].经济地理,2019,39(10):233-240.

[5] 郭春连,徐菲,陈海波.乡村振兴背景下红色旅游助推农村发展的路径研究——以江西于都为例[J].农业经济,2021(10):128-130.

[6] 杨晓春,郑细群.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内涵、模式与路径——基于江西于都县的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20,34(11):93-100.

[7] 黄恒学,吴丽娟.乡村振兴战略下革命老区文化产业发展路径——以于都县为例[J].经济纵横,2019(08):45-51.

[8] 邓红,万结平.于都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及对策[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8,33(06):25-28.

[9] 郑晶晶,罗萍.红色旅游助推老区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以江西省于都县为例[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2(04):33-40.

[10] 余小林,黄恒学.乡村振兴视角下于都县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对策[J].江西农业,2022(05):90-92.

[11] 李春晓,张萌.红色文化资源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机制与路径选择——以于都县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21,35(08):32-41.

[12] 熊元斌,曾宇泉.乡村振兴战略下于都县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5(01):128-136.

[13] 邹玉春,黄婷婷.新时代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阐释与实践探索——基于江西于都县的调查[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22(01):117-126.

[14] 刘春涛,胡晶晶.红色文化引领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以江西于都县为例[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5(03):128-136.

[15] 张萌,李春晓.红色旅游助推老区乡村振兴的理论基础与现实路径——以于都县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22,36(03):30-39.

[16] 郭春连,徐菲,陈海波.乡村振兴战略下红色文化旅游助推农村发展的路径选择——以江西于都县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22(04):120-128.

[17] 邹玉春,邱思阳.红色文化资源助力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以于都县为例[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02):38-44.

[18] 杨晓春,郑细群.乡村振兴背景下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理论阐释与对策——基于江西于都县的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21,35(05):93-101.

[19] 黄恒学,吴丽娟.红色文化引领下的革命老区乡村振兴路径研究——以于都县为例[J].经济纵横,2020(11):45-52.

[20] 邓红,万结平.乡村振兴视角下于都县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利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9,34(04):25-29.

[21] 郑晶晶,罗萍.红色基因助推老区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以江西省于都县为例[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3(02):33-41.

[22] 余小林,黄恒学.红色文化引领下的于都县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J].江西农业,2023(02):90-93.

[23] 李春晓,张萌.红色旅游助推老区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以于都县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23,37(01):32-42.

[24] 熊元斌,曾宇泉.红色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的于都县乡村振兴发展策略[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6(02):128-137.

[25] 刘春涛,胡晶晶.红色基因赋能乡村振兴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以江西于都县为例[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6(04):128-137.

this paper was completed by AI .

.

致谢

附录

附录作为论文主体的补充项目,可包括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数学推导、计算程序、框图、结构图、注释、统计表、计算机打印输出件等。

附录的序号编排按附录A、附录B...编排,附录(以附录B为例)内的顺序可按B2,B2.1,B2.1.1的规律编排。图表按:图B-1,图B-2,表B-1,表B-2的规律编排。附录与正文装订在一起,连续编页码。 附录内容格式参考正文。

  • 24
    点赞
  • 2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