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4种经典继电器驱动电路-单片机IO端口/三极管/达林顿管/嵌套连接

推荐B站视频:《4种经典继电器驱动电路–单片机IO端口直连/三极管/达林顿管/嵌套连接

一:继电器原理

继电器是一个隔离控制开关(隔离:单片机电路(3.3-5V)和驱动电路(12V/24V/…/220V))

继电器由开关和电磁铁组成

  • 开关由一个簧片和两个触点组成。
  • 开关任何时候只能一个常开,一个常闭;簧片可以通过外部电磁铁控制,进行从自然状态到压缩状态,这样子就完成了常开变常闭,常闭到常开;
  • 电磁铁由线圈组成(电生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单片机驱动电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市场产品:智能插座、智能开关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经典继电器驱动电路方案

  • 问题:单片机怎么通过IO口实现与继电器的连接?为什么不能直接连接?
  • 答案:因为支持单片机的电压和由继电器控制的电路电压不一样,直白的说,家里220V电压,如果和单片机直接连接,单片机马上冒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1 继电器驱动电路方案一:I/O端口灌电流方式的直接连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不通电电磁铁不工作:单片机I/O端口输出高电平,电磁铁那端也是高电平,继电器电压也是高电平,没有产生压差,所以此时继电器不工作
  • 这里有两个电压差=0,一个是线圈之间的电压差,一个是线圈和单片机之间的电压差,只有压差不等于0,电路才导通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通电电磁铁吸合:单片机I/O端口输出低电平,电磁铁下端也是低电平,电磁铁上端是高电平,有产生压差,所以电磁铁工作
  • 这里有两个电压差,一个是线圈上下两端的电压差,一个是线圈一端和单片机IO输出的一端电压差,只有 有电压差电路才能产生电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1.1 方案一的继电器特性要求

单片机I/O端口灌电流最大20mA
仅适用小功率的继电器型号(线圈电压 3~5V 电流小于20mA)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1.2 方案一可能会损坏I/O口

  • 线圈电感在通电时会存储电能,一旦IO口从低电平变成高电平,线圈会放电损坏单片机IO口
  • 线圈是电感,会存/放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处理方式:在线圈上并联一个二极管,将瞬间的反向电流吸收掉,从而防止损坏单片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2 继电器驱动电路方案二:三极管驱动(校招面试被问倒了)

  • 想要连接功率更大的继电器,单片机IO口肯定不够用了,因为单片机才3.3-5V,继电器连接外面电路的电压起码12V往上
  • 面试官从继电器入手,进而问关于三极管的知识让你手动画图,问你我继电器原理三极管原理,里面的偏值电阻为什么要加

3.2.1 学习和工作最常用:NPN型三极管,型号:8050

推荐文章《嵌入式-数模电-三极管NPN&PNP-依次输出高低电平

  • 理论上线圈不分正负极,线圈有两端,哪个接Vcc就可以理解为线圈正极,哪个接GND就可以理解为线圈负极,反正线圈两端通电成功就说明继电器工作了
  • 集电极C接继电器电源负极。
  • 发射极E接地。
  • 基极B通过偏值电阻接单片机IO端口输出的高低电平信号。

①当单片机的IO口输出高电平时,三极管的c和e导通,线圈通电
②当单片机的IO端口输出低电平时,三极管的c和e断开,线圈断电

  • 这里的三极管只提供一个开关信号
  • 要注意三极管基级b跟单片机控制IO一端连接,单片机只提供一个开关信号,三极管的基级相当于一个控制阀门,阀门打开了,继电器的电流从上端的VCC流到继电器下端的GND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2.2 PNP型三极管,型号:8550

  • 理论上线圈不分正负极,线圈有两端,哪个接Vcc就可以理解为线圈正极,哪个接GND就可以理解为线圈负极
  • 集电极C接继电器电源正极
  • 发射极E接电源正极(Vcc)
  • 基极B通过偏值电阻由单片机io端口输出的高低电平

①当单片机的IO口输出高电平时,三极管的c和e导通,线圈断电
②当单片机的IO端口输出低电平时,三极管的c和e断开,线圈导通

  • 这里的三极管只提供一个开关信号
  • 这里要注意三极管跟单片机控制一端只提供一个信号,三极管的基级相当于一个控制阀门,阀门打开了,继电器的电流从上端的VCC流到继电器的GND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2.3 继电器特性要求

  • 继电器驱动电压Vcc要和单片机电源电压Vdd一致否则三极管可能无法导通
  • 5V单片机要用5V的继电器

3.3 继电器驱动电路方案三:达林顿管驱动

  • 使用场景:继电器驱动电压与单片机的工作电压不一致(比如单片机控制220v家庭用电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3.1 达林顿管是什么?

达林顿管是由多个三极管组成
达林顿驱动芯片:ULN2003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达林顿管有7个电路可以控制7个继电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3.2 达林顿经典驱动电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芯片内部已经内置了二极管,所以与线圈所需的二极管不用再重复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当单片机输出高电平(逻辑1)时,线圈通电/吸合
  • 当单片机输出低电平时,线圈断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网友评论:每路500ma并不能同时用,芯片耗散功率在1W以下,而500ma时饱和压降有1v,所以同时导通2路也嫌多了。

3.4 继电器驱动电路方案四:继电器套娃

  • 当以上方案一二三都不满足需求时,当继电器需要还是有更大的负载的时候,需要对应更大的电磁铁,也就需要更大的驱动电流,甚至需要220v的电源电流来驱动继电器,这个时候就需要采用继电器嵌套的方式。
  • 继电器套娃方案可以用在所有的大功率控制电路中。
  • 3.3V单片机 控制 12V继电器,12V继电器控制220V继电器,最后的目标继电器和最后的要使用的电器电压一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以上,完,欢迎评论区补充

道友:只要你不停止,走慢一点没关系。

  • 32
    点赞
  • 7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嵌入式伺服电机是一集成了控制算法和硬件电路的电机控制系统。而MIT无刷电机foc硬件电路是其中一应用较广泛的电机控制方法。 所谓无刷电机,是指没有传统的电刷和换向器的电机,通过改变电机绕组中不同相之间的电流的方向和大小,从而实现电机转子的转动。而FOC,即场向量控制,是一通过控制电机磁场的方向和大小,使其与转子磁场同步的控制方法。 MIT无刷电机FOC硬件电路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功率电路、编码器接口电路和控制电路。 功率电路主要由功率开关、电流传感器和滤波电容组成。功率开关负责开关电机绕组中的电流,电流传感器用于测量电流值,滤波电容则用于滤除电机电流中的噪声信号。 编码器接口电路主要由编码器和接口电路组成。编码器用于测量电机转子位置和转速,接口电路负责将编码器的信号转换为字信号进行处理。 控制电路则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由控制器、电源和驱动器组成。控制器根据编码器信号和设定的目标值计算出电机的驱动信号,电源为系统提供电能,驱动器将控制器的信号转化为功率电路中开关电源的控制信号。 总体而言,MIT无刷电机FOC硬件电路是通过控制电流、测量转子位置和转速,然后根据特定的控制算法计算驱动信号,最终实现对电机的高精度控制。该硬件电路具有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响应快等优点,因此在很多嵌入式伺服电机应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