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接收机三种架构

接收机和发射机刚好相反,主要实现从空中的各种信号中接收有用信号,并经过一定的放大,达到解调器所需的功率,然后进行射频信号变频和解调,最终转换为基带信号。接收机处理的信号通常都是极其微弱的。
射频电路常见的接收套路有三种:超外差一次变频、超外差二次变频和直接变频。

一、超外差一次变频接收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将接收到的信号与本振(LO)信号(由本地振荡器产生)混频,变成中频(IF)信号,IF 信号经过中频滤波、放大后进行解调变成基带信号,整个接收过程只需要一次变频就可以进行解调。

频谱搬移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超外差一次变频的优点:
1)接受机增益可以分散在射频和中频两个阶段,所以增益实现比较容易;
2)在较低、固定的IF上进行解调和A/D转换也容易实现。

超外差一次变频的缺点:
1)存在镜像频率干扰,镜像频率会和有用信号叠加在中频上造成干扰;
2)难以集成。由于需要滤波值品质因数Q较高,往往在芯片内难以实现,需要单独添加滤波器,造成集成度低且成本增加。

二、超外差二次变频接收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将接受到的中频信号缓冲一下,经过第一个下变频器转换成稍低的第一中频信号,然后再经过第二个下变频器转换成第二中频信号,在此基础上进行解调。

频谱搬移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次变频接收机优点:
1)放大器功能更容易实现,因为这种架构把接收机分为四级,即RF(射频)、IF1(第一中频)、IF2(第二中频)、BB(基带),使放大器增益分散。
2)滤波器更容易实现,频率变换两次,频率降低滤波器设计难度降低;
3)性能优良,通过合理安排两个低频段频率,能做到很高的动态范围、灵敏度、镜像抑制等。

二次变频接收机缺点:
1)结构复杂,不利于集成且成本高;
2)存在镜像干扰。

三、直接变频接收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直接变频接收机又称为零中频接收机,超外差系统架构会带来镜像干扰问题,直接将射频信号变成基带信号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在直接变频接收机架构中,本振(LO)频率等于载波频率(射频信号频率),所以混频器将射频信号直接变频为f=0的基带信号,也就是没有中频,直接在基带信号上解调,非常直接简单。

频谱变换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直接变频接收机的优点:
1)不存在镜像干扰;
2)没有中频滤波器,便于集成,成本低;
3)电路简单。

直接变频接收机的缺点:
1)本振泄露:寄生的本振信号可以通过一些路径从接收机泄漏到天线,由于零中频架构的本振和射频频率相同,泄漏的本振信号刚好就落在了射频频段内,对系统来说就是干扰信号,因此会对整个系统造成干扰。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这个缺点基本被克服了,如采用射频路径和本振路径的对称布局等方法。
2)直流偏置:上面提到泄漏的本振信号如果通过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端口,和射频信号一起被放大并和本振信号混频,结果将产生基带的直流分量。直流分量会给接收机带来严重影响,比如使后面的基带电路饱和。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个问题也得到很好的解决,如数模转换技术(DAC)。
3)正交问题。因为信号在变频时被分为同相和正交两路信号,所以会带来诸如I、Q不平衡、奇次与偶次谐波互调干扰等问题。

三、接收机的射频指标

1)灵敏度:接收机关键参数,指接收机能满足解调要求的最低输入信号的接收电平,就是接受机能接受到的最弱信号;
2)动态范围:指接收机能够正确解调的信号电平范围,即最大电平和最小电平的区间;
3)阻塞:接收机工作范围内出现一个强干扰信号,这个强干扰信号会导致接收机输出信号变小,甚至趋向于零,这种现象称为“阻塞”(Blocking)。因此,抗阻塞是射频接收机的一个重要指标;
4)杂散:分为带内杂散和带外杂散。杂散的成分复杂,包括谐波、交调、互调,以及其他非线性产物。接收机通常关注带外杂散,指落在工作频段或信道外的杂散。
5)邻近信道抑制:衡量接收机抵抗邻近信道干扰的能力。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