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
为了了解价格歧视,首先必须了解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两个概念,消费者剩余表示消费者的出价和获得该商品价格之间的差额。同样的,生产者剩余表示生产者获得的市场价格和生产成本之间的差额。一个图说明白,如图1.1所示。
图1.1 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
绿色部分表示生产者剩余,红色部分表示消费者剩余。
2.价格歧视
(1)第一级价格歧视
垄断厂商按照不同的价格出售不同数量的商品,并且这种商品价格是因人而异的。这种情况有时也被称为完全价格歧视。第一级价格歧视完全拿走了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处境最差。
(2)第二级价格歧视
垄断厂商按照不同的价格出售不同数量的产品,但是购买相同数量的产品的每个人都支付相同的价格。因此,不是不同的人之间,而是不同数量之间存在价格歧视。如批量购买折扣。
第二级价格歧视获得了部分消费者剩余和全部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处境优于一级价格歧视。
(3)第三级价格歧视
垄断厂商针对不同的人按照不同的价格出售产品,但是卖给特定个人的每单位产量都按照相同的价格出售。这是常见的价格歧视形式。如对老年公民的折扣,学生票优惠。第三级价格歧视为区分市场的价格歧视。
3.三级价格歧视下的均衡条件
假设市场区分为两组人,第一组人的反需求函数为,第二组人的反需求函数为
,生产成本函数为
最大化利润函数为
均衡条件满足: